本集的景点包括朔州市的应县木塔和忻州市的雁门关、万年冰洞、悬空村。<br><br>应县木塔,它不是寻常的旅游景点,也不是寻常的古迹,而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是文物宝库,是名副其实的宝塔。它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世界最高、中国唯一的木结构佛塔。梁思成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到它:“今天正式去拜见佛宫寺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这塔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注:梁思成在此用到overwhelming,相信也是一时难以用一个中文词汇来表达当时的心情,那是一种无比震惊和折服的感受。)<br><br>国家文物局对释迦塔的评价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最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最有价值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史典”。<br> 远观释迦塔,它像一座山峰立于大地之上,与大地连成一体,坚如磐石,稳如泰山。想到它历近千年地震不倒、战火不毁、雷击不焚,令人不得不对这位千岁老者肃然起敬。在经历的多次地震中,300多年前120公里之外的灵丘发生9级强震,它丝毫未损。在历次战火中,1926年曾中枪弹200多发,1948年被12发炮弹击中,奇怪的是炮弹竟都穿塔而过。此外,木塔四周常有雷击现象,仅上世纪50年代在离塔100米左右的地方就有两次雷击,木塔却安然无恙。 位于县城西街佛宫寺入口处的木牌坊是一座清代建筑,三楼四柱悬山顶。原有一块“释迦塔”大匾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现匾额上书“浮图宝刹”。 上世纪50-60年代,佛光寺山门只存基址和四大天王塑像泥胎,如今气势恢宏的山门为90年代末复建,“佛宫寺”寺名大匾是赵朴初亲题。遗憾的是,山门之前近年新建了一座粗糙的观音塑像,不伦不类,大煞风景。据悉为应县某酒业公司所赠,实为其广告。 <p>释迦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明五暗四实为九层。全塔耗红松木料3,000立方,重达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此外,它不只是一座凝聚无比智慧、结构奇绝的木塔,还是一座真正的宝塔。1974年在塔内佛像里发现了一对佛牙舍利,至此才明白,之所以称为释迦塔,原来是供奉了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不仅如此,在释迦塔里还发现6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辽代秘藏90多件都是绝品,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的空白。</p> 释迦塔建筑共有54种、480朵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从下向上仰望,一朵朵斗栱宛如一簇簇莲花在塔身上盛开,古人称之为“百尺莲开”。这些斗拱作为一种柔性构件,在木塔历经多次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甚至炮弹轰击中屹立不倒,起了重要作用。 历代名人挂匾题联,每一块背后都有故事,成为木塔的一道风景。其中“释迦塔”三个字是金代大书家王瓛(音环)所题,为颜体书法精品。三字两边有236字题记,分6次做成,记述了历次修塔的历史,是珍贵史料。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朱棣率军给予南侵的鞑靼和瓦剌部有力打击,回京途中驻跸应州,写下了“峻极神工”四字。正德十二年(1517年),明武宗朱厚照率师击败来犯鞑靼小王子,次年登塔宴赏群臣,题下了“天下奇观”四字。“正直”出自清雍正年间怀仁知县李佳士之手,一语双关,既指木塔,又指为官做人。 据计算,木塔底层外圈的24根支撑木柱每根平均负重达110吨,然而木柱的石础竟未用巢臼,也无任何粘合材料,木柱直接立于石础之上。以柔克刚,这也是木塔建筑的奇妙之处。<br> 佛光寺为前塔后寺布局,释迦塔后有一处甬道连通的院落是寺院的大雄宝殿,只是我们被路牌误导,没有入内。 雁门关,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最悠久、战事最频繁、影响面最广的古关隘,被誉为“中华第一关”。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据不完全统计就达140多次。最早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在此与匈奴作战;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也曾在此与匈奴战斗;北宋时雁门关成为与辽对峙的主战场,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雁门关还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道,见证了古代边贸的兴衰,成就了晋商的辉煌。 我们从北面来到景区入口,杨家将花岗岩石雕群像分列关桥左右,一面是杨业带10位男将,另一面是佘太君率12名女将,杨家将似穿越历史,策马飞驰而来。 走过关桥,首先看到的是古代雁门关城廓的北口第一道门户明月楼。该楼为近年复建,城门设3门洞,正中嵌“雁门寨”石额,上建城楼。<br> 走过颇长的一段路,经过名存实不存的雁门关村,穿过新建的仿古边贸街,见到一座“达北漠”木制牌坊。这里是中原与塞外的分界点,古时从这里往北,就进入荒凉的塞外了。 继续往南来到瓮城门,俗称小北门。此门为2010年在明代主体的基础上修复;两侧曾镶嵌砖镌楹联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一字一砖,可惜在1937年全部遗失。后根据辗转寻回的“要”字砖,将楹联仿制恢复。 穿过瓮城门和地利门,从南面回望地利门。地利门为关城北侧之门,主体为明代所筑,2010年将残缺部分整修如初。原建门楼为杨六郎祠,可惜毁于1937年。恢复后的城楼,成为展示古代冷兵器演变历史为主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天险门为关城南侧之门,是关南第一道城门,主体为明代所筑,残缺部分已于2010年整修。天险门上建有关楼,又名雁楼,历史上主要供兵丁巡查、瞭望,现充实为古代建筑博物馆。原关楼毁于1937年,重建之后在规模、形制和气势上均无法与原建相比。 <p>天险门门洞内的青石板为明代原物,600多年前的清晰车辙印,似默默向人们诉说着经历的沧桑岁月。</p> 天险门南侧门额上“天险”二字,相传为武则天所题,但是“天”系自造。据分析,此字上面草头可隐喻粮食,中间“田”字隐喻国土,下面“戈”字隐喻军队,武则天是将这三者当作国家的天。 镇边祠,位于关城天险门外东侧,占地面积3,1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10平方米,是雁门关最具规模的建筑群之一。公元1506年为纪念战国时守边十余年威镇塞北的赵国大将李牧而建,俗称李牧祠。1856年在旧址上兴建佛寺,成为佛寺为主兼祀李牧的复合建筑。1937年遭日军破坏,2009年后按原样复建,改名镇边祠,成为展示姬幸、李牧、薛仁贵、杨家将等西周至明朝2,600多年间守关名将的展览馆。 门前楹联“高林有风闻夜雨 远山无事见秋深”,表现了一种苍凉意境,为代县书法家杨献磊所书。 山门之后分前后两院,前院过殿供奉李牧塑像,后院正殿为大雄宝殿。 雁门关古驿站,其中分为帝王洞、将军洞和公主洞。3,000多年来众多历史人物在雁门关留下足迹,成为中国悠远历史华章的一部分。他们是周穆王、汉高祖、唐太宗、宋钦宗、明武宗、清光绪等22位帝王,卫青、霍去病、李靖、薛仁贵、杨业、徐达等22位将相,还有西汉王昭君、东魏兰陵公主、隋朝义成公主、唐朝威安和太和共5位出塞和亲的公主。 雁门关长城建于雁门山上,我们虽已是奔八、奔七之人,来到这中华第一关,还是要做一回好汉的。<br>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 脚下的雁楼之外,长城沿山势蜿蜒爬升,连接山顶的烽火台。 景区定义了亲子型、中老年型、业余型和专业型四种登山步道,由于时间和体力所限,我们3位奔八之人只走到诗碑处,可能全程6.5公里吧。该服老时还是要服老的,为了今后还能走更多路,膝关节必须省着用。 到了这里,也算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了。 万年冰洞,位于芦芽山景区,形成于新生代第四冰川期,距今已有300万年的历史。它是地球上永久冻土层以外迄今发现的罕见大冰洞。冰洞腔体巨大,基本呈垂直桶状,现已开发近百米,分成上下多层,下部仍有洞通往山体的深处。冰洞的成因有多种猜测,但至今尚无定论。有意思的是,其中的冰有再生功能,雨水进入后融化的冰还能重新凝结。相距200米的地下有煤层自然,对它也没有影响。原以为这是世界永久冻土层以外唯一的大型冰洞,但是近年在其南面500多公里的云丘山又发现一个大型冰洞,令人感到意外。 沿台阶进入冰洞,周围全是厚厚的冰层。洞内温度并非想象那么冷,工作人员说有-6度,实际上参观大约半小时毛衣也够了。洞外有棉大衣可租,20元一件。 冰洞内是冰的世界,其形态有十种以上,冰柱、冰帘、冰菩萨、冰瀑、冰花等,千奇百怪,晶莹剔透,在多彩灯光的映照下如同梦境,美轮美奂。这是冰瀑。 冰瀑和冰柱 冰帘 冰帘和冰晶 冰柱 冰柱和冰帘 多种形态的组合,洞口上的冰挂有点吓人,使人联想到童话王国里的形象。 <p>悬空村也在芦芽山中,与万年冰洞相距不远。悬空村原名“王化沟”,相传有两三百年历史。村庄位于半山腰上,从谷底和对面山上看去,好似空中楼阁。</p> 沿着石砌台阶一步步攀爬,渐次见到眼前立于峭壁上的村子。 村子入口是高高台阶上的一个方形洞口,大小仅能容一人钻进钻出。可见,在此建村的目的一定是为了避祸自卫。西班牙的龙达小镇也是建在悬崖之上,与罗马帝国时代阿拉伯人的入侵有关。无论古今中外,战争中遭殃的都是百姓,处于弱者地位只能躲避。 在村东头见到一间废弃的小庙,挂上了宁武县人民政府的“传统建筑”牌子,意味着受到保护。 村东头有个羊圈,养着一大群羊,令人感到有点意外。 <p>村民的住宅有土坯房、砖瓦房。从山下到山上随处可见红灯笼,这已是一个开发的景点,进山的门票60元。</p> 村里仅有的一条街用原木铺成,悬空架在岩壁之上,这条街上既有客栈也有土菜馆。 见到两位老人摆摊,卖的都是山里产的干蘑菇。与其中一位聊起来,据说目前村里只有十来户人家,年轻人都已出外打工。 有意思的是,这棵大树上挂着一副秋千,牌子上写着“树底照相5元 荡秋千大人5元小孩2元”,但是无人看守。 走到村西头,见到这位衣着邋遢的老人举着牌子讨钱,心理咯噔一下。牌子上写着年老多病,请求帮助。我不明白,一个村子以其独特的资源已开发成景点,只有十来户人家,游客也算不少,为什么还有这种现象? <p>(待续,第4集为碛口古镇。)</p><p><br></p><p>欢迎浏览:</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6x7ebrf?share_from=self&user_id=512207&uuid=bb3c893145144135666acca5fb9d033b&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512207&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9a9f7f59fac6ec385232910ae05cfcc4"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寻古揽胜游山西:1、五台山</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765uo0a?share_from=self&user_id=512207&uuid=bb3c893145144135666acca5fb9d033b&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512207&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9a9f7f59fac6ec385232910ae05cfcc4"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寻古揽胜游山西:2、大同古城</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7gyjzq4?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寻古揽胜游山西:4、碛口古镇</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7nzln8j?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寻古揽胜游山西:5、平遥古城</a><a href="https://www.meipian.cn/37w5ki8t?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寻古揽胜游山西:6、王家大院</a><a href="https://www.meipian.cn/3874fmop?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寻古揽胜游山西:7、壶口瀑布和皇城相府</a><a href="https://www.meipian.cn/38h2pf1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寻古揽胜游山西:8、乔家大院和太原晋祠</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