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本美篇在朋友群中贴出后,群中诗人@哲理教授即刻赋诗一首,实为本拙文增辉添彩。现将诗文置于篇前以谢其鼓励之情。再次谢谢老学友。</p> <p>紫竹院,位于北京城西郊,国家图书馆南側。因为离家很近,所以经常去,自认为再熟不过了。今日国庆最后一休息日,去逛逛。</p><p>一般去紫竹院都是沿湖走半圈或一圈,再顺路到清行宮院转。至于去流经紫竹院内的长河东岸则是多年前的事了。这次想去看看。由东边正门进,沿左手边走,到院内的长河向北走,不远即有一跨长河的小桥,过桥,即,筠百苑。It is long time no see 啊!</p> <p>筠石苑整体俱有中国园林的典型建筑风格: 楼台亭阁,回廊飞檐。,小桥流水,瀑布湖塘,丘山幽谷,荷花绵鲤,斑竹绿植,真是一步一景,曲徑通幽。最为可贵的是人出奇的少,幽境!</p> <p>真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p> <p>在一小院正房内正在举办一展览: “言色”,展览将与色彩有关的东西作了详细的介绍,将看似十分简单的色介绍得如此专业且内容齐全实为难得。</p> <p>景泰兰,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将色彩溶入工艺品的绝佳代表。</p> <p>张旭的“古诗四帖”</p> <p>走出展室,不远,又见一古式建筑。门楣上有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启功先生书写的“有贤山馆”四个大字匾。门柱两边配有一副对联。进门处掛有“书房”二字牌。应当理解为一读书处。室内置有少许书架和一些桌椅。书架放有文史之类的图书,其中“启功全集“较为少见。有一些人在看书。管理员处还出售饮料,咖啡等。书房佈置的典雅大方,古色古香,是一处游累后小息的绝佳去处。</p> <p>苑内竹林小徑,很少游人。</p> <p>又见一小院“江南竹韵”,又见红楼“潇湘馆”?</p> <p>见到了这一片淺粉色的花(草?),过去没注意到。花池边置有囲栏,但花丛中己有几处花被人踏倒,整个花圃看上去像人头顶出现斑秃一样,甚为可惜。想必是某些人想留下美照,而进入花圃造成的。但与美照留下的确是自己的缺少公德和缺少教养。(现在有管理人员在边上守护。)</p> <p>全文完,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