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游之一

路过风景

<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云冈村有一个放羊的老汉,个子不高不低,说话嗓门很大,村里人也搞不清楚他倒底有多大。有一天他把羊群赶到武州山上放牧,天气非常的闷热,他预感要下大暴雨或大冰雹,于是就急忙赶着羊群回村,当走到武州山西头的时候,乌云密布,瞬时就下起了大冰雹,他怕羊群被冰雹砸伤,只好就近赶进了西崖的一个天然石洞中。谁知刚进山洞,就听到下面传来了“唿隆唿隆......”的声音,仔细一听声音是从武州山下面传上来的,而且像是一个人在说:”我要出去,我要出去.....",他一边听一边琢磨,那些山神土地也有什么人间烦恼不成?于是打定主意,冲出洞外,举起放羊铲朝山上猛地一劈,手起铲落,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天崩地裂,电闪雷鸣,武州山顿时变了一个世界,山崖上到处塌裂出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洞窟,洞窟中是一尊尊大小不一的佛像、夜叉、飞天等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是云冈石窟由来的传说,传说是神奇的,正因为有了传说,而使其伟大和神秘,更显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云冈是一个佛的世界,佛的乐土,它始建于北魏年间,见证佛教在北魏时期的重要性。近几年在原来的石窟基础上又进行了恢复和扩建,可供游览的面积增加了好几倍之多。今年疫情过后,山西省出台了5A景区在工作日期间免门票的政策,为了占这个便宜,我和儿子提前在网上预约,进行了一次云冈石窟的免费之旅。</span></p> <h3> <font color="#167efb">  在去往停车场的道路的两侧,有很多这样的造型,是由废旧的机器设备改造而成,这也算是废旧再利用,与里边庄严的佛像相比,有着不同的风格,也是一种创新。</font></h3> <font color="#167efb">  这是用碑头砌成的一面墙,按照古代的规矩像这种有着两个龙型的碑头应该是官方的建造的,现在还能找出如此多的龙碑头,可见云冈在历史上的地位。</font> <font color="#167efb">  在售票大厅塑立着昙耀五窟其中的几尊金身佛像,据说是北魏几位帝王的化身。</font> <font color="#167efb">昙耀,就是他带领建造了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五窟(16-20窟),就是他造就了云冈石窟的伟大及历史的地位,一个北凉国的比丘。</font> <font color="#167efb">高大的佛像幢排列在道路两边,一直顺延到新建的山堂水殿,让游人顿时感觉到了佛的世界。</font> <font color="#167efb">这就是山堂水殿,这个名称来源于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十里河畔,武周山麓,山堂水殿,那是多美一幅画面。</font> <font color="#167efb">  立在水殿院内的佛塔,每层四面均有石刻,源于石窟里的造型,大多数讲佛的故事。</font> <font color="#167efb">耿先生作的对联,真是入了政界的文学家。据报道,耿先生目前已经退居二线,真希望他能做做文学,一定会给人们再带来新的惊喜。</font> <font color="#167efb">  水殿湖里的金鱼,它们与鸭子一起生活在这片湖里,过往的游人站在桥上喂养着他们,为了和鸭子抢食,他们有时候跃出水面,相互争抢。它们生活在佛的世界里,接受着佛的洗礼,若干年后,会不会也成佛啊,哈哈。</font> <font color="#167efb">  从北面的角度拍摄的水殿,水殿四面环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倒影在水面,真是重现了北魏时的盛景。</font> <font color="#167efb">这个亭子是从其它地方搬过来的,现在已然成为一个小卖部,它后面有一个水池,里面有很多的小金鱼,集体出动,游动起来,着实壮观。</font> <font color="#167efb">  进入此门,就到了云冈真正的石窟了,横批是“入佛知见",这是个非常有禅学的词,以我个人的见解,大体意思应该是"学习了解佛法,使之深入内心,修行自我”。下面一副对联是“于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众生”这是佛经中对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精神境界的描述,我觉得也是告诉佛门之外的人们,在生活及事业上要积极上进,在社会上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益之人。</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