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建筑之“程阳八寨”

也行~

程阳八寨人文地理 <p>  程阳八寨属于丘陵山地,地势北高南低,区域内群山环绕、河流纵横、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三江自治县的典型缩影,冬季无寒冬,夏季无酷暑,气候 湿润,全年降水丰富,平均降水量可达 1493 毫米,春夏两季较为明显。土壤肥沃。</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山穿地貌</b></p><p>三江侗族自治县处于云贵高原、湖南丘陵、广西丘陵三者交汇处的狭长地带。</p><p>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民族文化</span></p><p>侗族传统建筑承载着侗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建筑特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侗寨民居具有历史悠久、造型美观、 结构独特、用途多样等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民族民俗 文物价值。侗族鼓楼将中国木结构的“井干式”、“穿斗式”和“抬梁式”三种主 要方式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建筑科学价值。</span></p><p>程阳八寨是侗族现存完整的侗族聚居地,整体上保留了侗族的文化建筑风俗习 惯等自然形态。通过对程阳八寨的地形地貌、建筑形态以及传统文化的研究不禁 让我们感叹侗族人民的伟大智慧和民族精神。</p> 鼓楼建筑 <p>  程阳八寨来说,主要分为平坦、东寨、程阳大寨、马安、平寨、岩寨、平 埔、吉昌等八个自然村寨。</p><p> 下面是程阳八寨的鼓楼建筑,每个寨子都有一个鼓楼。因其建筑面积不同,高度不一,所以每个鼓楼的内部建筑构造形式不同,给人的空间感觉不同。</p> <p>  塔式鼓楼的内部空间具有很强的聚心性, 周围通过栅栏、木板、柱子合理围合后产生一种 极具向心性的力量,从平面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 出这样的布局。而四周墙体采用檐柱外围或栅格 的形式围以木板时,鼓楼既从空间上由产生了连续性,这样的分割及恰好起到了阻隔的作用同时 又没有完全封闭。自然而然的产生中心聚拢性。 栅栏内部的十二根象征一年 12 个月份的檐柱成 网排列,使空间的聚心性得到加强。同时,鼓楼 内部的象征一年四季的四根中柱威严屹立</p> <p>  下图是鼓楼的夜景,当地人在鼓楼的沿下放置一圈灯光,晚上的时候,点亮它,又有不一样的景色。</p> <p>  在我们走访中,看见了好多比较老旧的鼓楼建筑,鼓楼高度不是很高,甚至比旁边的居民住宅还要低矮,我们发现,里面有阿婆在里面织布做工,还有的鼓楼里面,阿公在里面拉二胡大牌,其乐融融,生活气息非常浓郁有氛围。如下图</p> <p>鼓楼中,人们围在火坑旁聊天</p> 程阳八寨建筑细节 <p>下图是建筑细部,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了好多居民在建造房子,他们用传统的建筑方式来搭建,而且非常有学习价值,通过了解,建造一做房子,大概要用3到4个月,里面的榫卯结构非常神奇,不用一根钉子。</p><p> 通过观察穿插形式非常有规律,构造形式我认为比较复杂,骨架非常好看。</p> <p>侗族的木楼有两种变形:如果村子建在平地上,楼板离地2米至3米,称为“干栏楼”。如果木楼建在山坡上,则以杉木支架“找齐”,叫“吊脚楼”。这种木构建筑的居住区高高在上,防水防潮,又利于通风散热,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相宜。木楼式样历经数千年而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结构变得复杂一些,多为两层或三层,上层住人,下层为畜舍或厕所。</p><p><br></p> <p>  我们分析的乔是程阳八寨中第二大桥,因为行程问题,所以我们没有看到那个最大的桥。——程阳永济桥</p><p> 程阳永济桥又名“程阳风雨桥”,建于1916年,桥长76米,宽3.7米,木石结构,五个石砌的桥墩上铺设有木板。桥上建有遮雨的长廊,长廊两旁设有长凳,供行人避雨和行人休息。楼阁廊檐上绘有许多精美的侗族图案,整个桥面的廊楼建筑造型美观,风韵别致,富有民族风格。</p><p><br></p><p> 永济桥不仅在造型上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整座桥梁用木材凿榫相互接合,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复杂但丝毫不差,并且形式优美,雄伟壮观,是侗族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的体现。</p><p> 里面最吸引人我的是,桥里面会供奉一些神明,还会有一些独立的空间。</p><p><br></p><p> </p> <p>成员:刘畅 张甜甜 金方 陈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