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游记121】探弱水黑城遗址,观怪树林悲壮史诗

星空

【星空游记】拍摄曾经去过的那山、那水、那景,记录曾经感悟到的美景美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在星空走不动的那天重新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国著名的游记有:《山海经》、《历游天竺记》、《徐霞客游记》,星空不是旅行家,随性而已。 游记不属于文学创作,只是忠实地记录所走过的路,以及那人、那事、那情。星空也不是历史、地理、民俗的专家学者,只能做一个文字搬运工,串接专家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偶尔写一点个人感受,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有点更深的体验。分享是一种快乐,偶尔看到星空游记的朋友,欢迎指点迷津,并在此一并感谢,不再回复,见谅。 【游历世间】2020年09月30日18点至10月08日19点。在青岛跟随户外美女领队“行走的云”乘坐旅游大巴一路向西、向北、向大西北,沿青(青岛)银(银川)高速、乌(乌海)银(银川)高速,途径鲁、陕、甘、宁、晋、蒙六省之地,穿越3000公里时空,到达内蒙最西部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后再次穿越3000公里时空返回青岛,来回行程6000公里左右。在领略西北风情、风貌、风光的同时,探访游玩:永宁山古寨、雨岔大峡谷、腾格里沙漠、额济纳胡杨林、古丝路要塞嘉峪关、靖边波浪谷-水上丹霞、山西王家大院-平遥古城。 2020年10月03日天还不亮,队友们乘坐大巴,从内蒙的腾格里大沙漠,一路赶到额济纳黑城弱水胡杨景区,到达景区时已是中午时分。星空对有历史痕迹的古迹比较感兴趣,故挤出时间前往黑城遗址一观,后返回怪树林游览一番,感觉不错。 匆匆游览弱水胡杨林后,坐景交车到达黑城,原来是坐复建的黑城,并不是黑城遗址。经与工作人员咨询得知,从西门进入黑城,到东门乘坐景交大巴车可前往黑城遗址,从黑城遗址有直达怪树林的景交大巴车,感觉景区安排的很合理。 到达黑城,不管复建的新城,还是遗址旧城,应该看一眼再说,故由西门上城墙,到东门下城墙,乘坐景交大巴车前往黑城遗址。 复建的黑城,从外观看,城墙都是用“干打垒”方式建造的,而且遵循原城的构建模式,在城门前面加了一堵墙,类似于内地古城的“瓮城”,增加了攻城难度。 城里面人还是不少的,不过里面都是小商小贩,商业气息很重,基本是一座商城。 上城墙的阶梯旁,同样留了“马道”,将士们可骑马直接上城墙。 站在西门城墙向下望去,城内商铺摊点林立。 城墙上的白塔外面都糊了层泥巴,看似有些古旧,有些泥巴都开始脱落了。 经过多年的环境治理,黑河古道引水成功,是城外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景色很美。 一对恋人,在黑城外,在黑河边,海誓山盟,十分感人,但愿人长久。 到东门下城墙,乘坐景交大巴车赶往黑城遗址,一路上看到成片死掉的胡杨树,令人有些伤感。 【大同城遗址】沿途路过“大同城”遗址,正在修建遗址景点。大同城遗址在额济纳旗以南约三十公里的隔壁中,距黑水城大约五公里。 城址为回字形,两圈城墙,夯土墙残存已不多,但城墙基础仍然明晰。 据考证大同城设立于北周,唐代时安北都护府数次迁移驻地,曾经有一段时间驻扎在这里。 一千多年前金戈铁马,如今已经断壁残垣。 【红城遗址】沿途还有一座红城遗址。额济纳旗南边二十多公里的戈壁滩上,有一座红城遗址,这里是汉代留下的一座鄣城。红城是一座22米见方的方形城堡,高七米余,南边开门。 和西北地区大多数古城不一样,红城不是采用夯土墙,而是用一块块土坯砌筑起来的。城堡内部的西南角有窄小的上城通道,结构和玉门关小方盘城很相似。 红城所在地过去很可能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而道路一般伴随河流,两千年风云变幻,现在已看不到道路和河流的痕迹了。 下车后,有个巨大的广场,广场全部用小石子覆盖,以免沙化。游人沿主路前往入口,空旷无比的广场上,即无围墙,也没有围挡,只有一个象征性的入口建筑。 大巴车密集发车,一车车把人拉来,又一车车把人拉走,还是感觉人挺多。进景区时都收过门票了,入口无人值守,直接进入即可。 【黑城遗址】继续前行,到达黑城遗址。额济纳旗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 黑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公元1372年明朝大将冯胜攻破黑城后遭废弃。至今城内还埋藏着丰富的西夏和元代等朝代的珍贵文书。近年来,由于周边地区沙化严重,流沙从东、西、北三面侵蚀黑城,许多遗址已埋于沙下。文物保护工作者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行动起来,抢救性保护黑城遗址。<div><br></div> 近年来,由于周边地区沙化严重,流沙从东、西、北三面侵蚀黑城,许多遗址已埋于沙下。文物保护工作者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行动起来,抢救性保护黑城遗址。 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周长约1公里,东西434米,南北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 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伊斯兰教拱北一座,巍然耸立地表。 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残高约9米。城西北角建有一覆钵式喇嘛塔,原有的街道和主建筑依稀可辨,四周古河道和农田的残貌仍保持其轮廓。 沙漠已经快将这里吞噬,黑城里面还埋藏有多少珍宝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它给人类带来的思考绝不应该仅仅是珍宝…… 虽然黑城因水源枯竭早在14世纪中期就已成为沙海中的孤城残址了,但两千年前开辟的丝绸之路的北线--居延北线,就在黑城附近通过,因而黑城仍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历史背景】黑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时期,位于居延地区。因此,黑城属于居延文明的一部分。"居延"一词为匈奴语,其意为"天"。19岁的大汉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后,汉朝曾在居延屯兵戍边,创造了居延地区灿烂的汉文明。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军第四次南征攻破黑城,1286年元世祖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这里成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马克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东方天堂。1372年,明朝征西将军冯胜攻破黑城后明朝随即放弃了这一地区,此后黑城便在尘封的历史里沉睡了的近700年。<div><br></div> 礼拜寺。早在20世纪初,不少外国探险家、考察团等就对居延文化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 1908年4月,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这里掘得大量西夏文物,其中包括珍贵的汉文、夏文对照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及《音同》、《文海》等古籍,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和掠夺行径轰动考古界和史学界。 【遗址简介】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而成。平面为长方形,周长约1公里,东西434米,南北384米,周围约1600米,最高达1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保存有高约13米的覆钵式塔一座,城内的官署、府第、仓敖、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仍依稀可辨。城外西南角有伊斯兰教拱北一座,巍然耸立地表。 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残高约9米。城西北角建有一覆钵式喇嘛塔,原有的街道和主建筑依稀可辨,四周古河道和农田的残貌仍保持其轮廓。沙漠已经快将这里吞噬,黑城里面还埋藏有多少珍宝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它给人类带来的思考绝不应该仅仅是珍宝……<div><br></div> 虽然黑城因水源枯竭早在14世纪中期就已成为沙海中的孤城残址了,但两千年前开辟的丝绸之路的北线--居延北线,就在黑城附近通过,因而黑城仍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2001年06月25日,黑城遗址作为夏至元时期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归入居延遗址项中。 在游览城外古迹后,前往古城入口。在此碰到了队友79岁的老兄,这么大年纪了,腿脚依然很快。老兄与星空感慨一番,大家匆匆分别。 进入古城,一座巨大的古城遗址呈现在眼前,在那个年代修建这么大的一座城池的确不易,关键是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要集中这么多人更是不易,可见这座城池是古丝绸之的重要关口。 黑城遗址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 黑城市北方的西夏国古都,名叫亦即乃,就是党项语的黑水城黑城平面为长方形,现今城墙仍高耸地表达10米城内的街道和墙壁及整齐排列的木头檐柱,从流沙中露出。 城外西南方,一座穹坊庐式顶、壁龛样式的礼拜堂完整地矗立于荒野,土坯建成的圆顶清真寺尚未被风沙掩埋。 城外西南一座礼拜堂完整屹立于荒野,近代有不少人来多次探宝,掠夺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在黑城出土的不少珍贵的历史材料中,在出土的《番汉合时掌中珠》西夏文字典中,人们解读了西夏文。给后人更完整的诠释了神秘的西夏国。 西夏,又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王朝,主要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族、回鹘族与吐蕃族等民族在内的国家。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夏。 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 金朝崛起并灭辽、北宋后,西夏改臣服金朝,获得不少土地。两国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 之后,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最后于公元1227年亡于蒙古。 公元1038年西夏立国时,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以及陕西北部地区。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占地两万余里。西夏东北与辽朝西京道相邻,东面与东南面与宋朝为邻。金朝灭辽宋后,西夏的东北、东与南都与金朝相邻。 西夏南部和西部是吐蕃诸部、黄头回鹘与西州回鹘相邻。国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沙漠地形,水源以黄河与山上雪水形成的地下水为主。首都兴庆府所在的银川平原,西有贺兰山作屏障,东有黄河灌溉,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称”。 西夏的经济是以畜牧业为基础,主要以牛、羊、马和骆驼为大宗。农产品主要有大麦、稻、荜豆和青稞等物。药材和一部分手工制品也特别有名。西夏在冶炼、采盐制盐、砖瓦、陶瓷、纺织、造纸、印刷、酿造、金银木器制作等手工业生产也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由于西夏领有丝路商业要道河西走廊,再加上国内只盛产畜牧,对于粮食、茶叶与部分手工品的需求量大,所以对外贸易是西夏经济的命脉之一,主要分为朝贡贸易、榷场贸易与窃市。西夏国内的城市商业十分繁荣,兴庆、凉州、甘州、黑水城都十分兴盛。 西夏文化深受汉族河陇文化及吐蕃、回鹘文化的影响。并且积极吸收汉族文化与典章制度。发展儒学,宏扬佛学,形成具儒家典章制度的佛教王国。西夏设立蕃学和汉学,使西夏民族意识增强,百姓“通蕃汉字”,文化也增加了许多。 返回黑城遗址入口,乘坐大巴前往怪树林,时间太紧张,只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走马观花。不管怎么说,星空来过了,也不失古城守望了这么多年。 前往怪树林的途中,看到大面积死亡的胡杨树,内心感觉有点悲凉。除了修建水库的人祸原因外,应该以地球的气候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感慨而已。 到达怪树林。怪树林实际上是大片胡杨树枯死而形成的。怪树林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南20公里处的荒漠中,这里曾是一片茂密的胡杨林,由于河水改道,水源断绝造成树木大面积枯死。因枯木形态各异、奇形怪状而得名“怪树林”。 这片枯树林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对生命之水的强烈渴望,体现了它们与恶劣自然环境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怪树林是一片东西宽、南北长的辽阔地带,这里枯死的胡杨“陈尸”遍野,呈现出古老的原始风貌。冥冥之中,渗透出一股狰狞恐怖的气氛,令人毛骨悚然。 近代以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极大的破坏了胡杨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特别是额济纳河断流,沿河两岸的大片胡杨林因缺水而枯死。胡杨特有的耐腐特性,使大片枯死的胡杨树干依然直立在戈壁荒漠之上,形成形态怪异的悲凉景观。<div><br></div> 怪树林被称为:折叠胡杨的坟墓,死神的纪念碑。因90年代初黑河上游无度用水,造成下游地下水位下降,达2000亩枯死的胡杨“陈尸”遍野,被当地称为胡杨的坟墓。本身耐腐蚀的特点,让它以最原始的风貌直立在戈壁沙漠中,看上去总透着一股狰狞恐怖的气氛。同时也在警示人们,保护胡杨林刻不容缓。 如今怪树林已成为了警示后人的生态纪念碑。 在怪树林匆匆转了一下,集结时间快到了,急急忙忙向出口赶去,前往集结地点。 门口高坡上聚集了很多游人在等待看日落,星空没时间了。 队友们集结完毕,大巴车赶往驻地,一夜无语,第二天一早前往嘉峪关。 胡杨林的枯干同样很美,整理收录到本游记中,以后慢慢欣赏。 死后一千年不倒,似乎在诉说着,英雄死的不甘心。 先来点阳光,温暖一下。 倒后一千年不朽,似乎在诉说着,英雄死的不瞑目。 遍地都是英雄的尸骨,真的很悲壮。 像是一块骨关节。 像从地下爬出一具尸骨。 像从地下伸出一只手掌。 不心思了,自己琢磨吧。 太悲壮了,加点阳光。 加点温度。 据说森林里很怪,很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