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紫禁城)是世界五大宫之首,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末末

<p>2020年金秋,适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1420年——2020年),并隆重推出: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出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以及文华殿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展”!机会难得!呵呵!</p> <p>明清两朝的权利中心</p> <p>紫禁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p> <p>此次展览使用了午门区域的西雁翅楼、正楼及东雁翅楼三个展厅</p> <p>午门是故宫的正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p> <p>太和门前广场,是一个横长的广场,长宽比约为3:2。</p> <p>太和门前的铜狮</p> <p>军机处</p> <p>三大殿建在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p> <p>东华门</p> <p>“丹宸永固”展厅</p> <p>玉令牌</p> <p>木令牌</p> <p>《坤宁宫铭》挂屏</p> <p>雍正帝御笔对联</p> <p>文华殿苏轼主题书画展</p> <p>胜事传说</p> <p>苏轼乐于提携后进,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四人被后人称为“苏门四学士”。其中艺术成就最高,也与苏轼最为亲密的无疑是黄庭坚。</p> <p>寒食帖</p> <p>释文</p> <p>苏轼 新岁展庆帖</p> <p>苏轼 人来得书帖</p> <p>苏轼 春中帖</p> <p>苏轼 归院帖</p> <p>黄庭坚</p> <p>黄庭坚在艺术创作观念上深受苏轼的影响</p> <p>明拓《晚香堂苏帖》</p> <p>蔡襄 京居帖</p> <p>米芾 盛制帖</p><p>米芾与苏轼的交谊也在师友之间,他在苏轼被贬黄州时曾前往拜访,在艺术创作思想上也深受苏轼的影响。</p> <p>赵孟頫 道场何山诗</p> <p>明拓苏轼书醉翁亭记(部分)</p> <p>雍正帝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此作墨色饱满、圆熟劲健、一气呵成,是雍正帝典型的书法风格。</p> <p>青玉乾隆帝《重华宫记》</p> <p>董其昌</p> <p>“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p> <p>翊坤宫 皇后住所 </p><p>就是《如懿传》中周迅扮演的角色</p> <p>皇太后寝宫 — 慈宁宫</p> <p>高大红墙之下小息,呵呵</p> <p>走出神武门…</p> <p>万春亭被誉为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尽享天时地利</p> <p>在景山公园万春亭看到的故宫</p> <p>紫禁城的角楼,隔着筒子河,矗立在近10米的高墙之上,倒映在52米宽的护城河之中,一动一静,一虚一实,如中国山水画一般的美感。</p> <p>对角楼的第一个记忆或许是复杂和玲珑。惊异于它有众多的翼角,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看角楼,好似千变万化,建筑之美令人称奇!</p> <p>北京天安门</p> <p>华表</p> <p>排队安检</p> <p>安检后</p> <p>武警战士的岗亭</p> <p>金水桥</p> <p>隔着宽宽的长安街,观看天安门对面的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和国庆花篮。</p> <p>前门大街</p> <p>观光轨道车</p> <p>史家胡同</p> <p>北京的胡同游有各种层次的,但最靠谱的胡同游据说还是史家胡同,是为外国领导人设置的胡同游。史家胡同以前是抗清名将史可法的祠堂,因此得名。</p> <p>王府井大街</p> <p>入住王府井大宅门酒店</p> <p>天安门全景图</p> <p>日晷(gu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