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凯风自南,吹彼棘心。</p><p>棘心夭夭,母氏劬劳。</p><p>凯风自南,吹彼棘薪。</p><p>母氏圣善,我无令人。</p><p> —— 题记</p><p><br></p> <p> 秋风瑟瑟,落叶纷纷,层林尽染时节,我们学习了《秋天的怀念》《荷叶 母亲》等怀念母亲,歌颂母爱的文章,与同学们学习交流的时候,我自然就想起了我的母亲。</p><p> 我的母亲是勤劳能干的。她生长在贫瘠的钟山上,自小就同大人一起劳作,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她说小时候放牛,有一次牛发疯,她差点被牛角顶死,虽是凶险,她说的时候却是云淡风轻。外公没有儿子,就把她当儿子养,小小年纪就开始管家,其中酸辛怕是没多少人能够体会。十几岁的时候就嫁给我父亲,我父亲是老大,爷爷去世得早,奶奶体弱,父亲经常在外面工作,长嫂如母,母亲用她柔弱的双肩挑起了一个大家庭的重担。</p><p> 为了生活能好一些,母亲昼夜辛劳,勤俭节约。要强的她农活比别人做得好,收的粮食比别人多,就连砍的柴都比别人的实在。记得1984年,一场火灾烧毁了母亲辛苦攒下的谷子,花生等粮食,还有码了一墙的从江西砍回的硬柴,看着那烧焦了稻谷,花生,母亲坐在门槛上放声大哭,我们也跟着哭,怎么能不伤心啊,那么多的血汗就那样付之一炬了。但是伤心过后,母亲坚强的挺着,建了一栋新房,那时候我还小,难以想象母亲是有多能干多坚强!我想房子之所以能重建,绝对离不开她的勤俭持家。</p><p> 小时候,她在吃穿方面精打细算,对我们要求很严:吃,只要求吃饱,不论好坏。红薯,南瓜,酸菜就是家常饭,也许是以前吃多了,我现在对于红薯之类都没有好感;穿,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做一身新衣裳,所以我们小孩最喜欢过年,有好吃好喝好玩的,还有新衣服,谁会不喜欢呢?可我们却不知道,为了孩子的开心,母亲得筹谋计算多久。</p><p> 后来我们家搬到了镇上,生活依然清苦,母亲前前后后做过很多工作,她做过走村串户卖小商品的货郎,也摆过地摊卖菜,还在皮具厂里做皮箱,做沙发套,在缝纫店里做衣服,在爸爸的工作单位做厨子,做清洁工……似乎是没有她不会做的事,没有她不会干的活。</p><p> 母亲一直这么勤劳,问她辛不辛苦,她说:“不辛苦,力气用完了休息一下又会有的。”她就这样任劳任怨的操持着一大家的生活。生活啊,把曾经美丽的母亲生生磨成了“资深美人”。不知道看着青丝变白发,母亲会不会有诸多的慨叹。</p><p><br></p> <p> “你的白发,我的青春”,每一个孩子都是在母亲的眼里长大的。“丝丝白发儿女债”,我的母亲养育了五个孩子,儿多母苦,回想伴同母亲的这几十年,我发现母亲是有很大变化的。小时候,母亲十分严厉。也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也许是孩子多且不懂事,她的脾气很暴躁,对我们几个经常打骂,特别是大姐,干的活最多,挨的打骂也最多,活没干好或是贪玩没有完成母亲交代的事都会被打骂,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太靠近母亲,(我小时候大多数时间是跟大姐睡的),有一次上病了,母亲为了方便照顾我,让我跟她睡,我至今都记得那一晚我吓得一动都不敢动,我想那时候姐弟几个都是怕她的吧。其实那时候母亲也并不是总是严厉的,我也记得她心情好的时候给我用红布条扎小辫子,出去干活摘野果带回来给我们吃……现在想来,母亲被生活所累,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所以家庭琐事便往往触她之怒,只是小的时候我们不懂罢了。</p> <p> 儿女渐次长大成家,母亲不用再为生计操心,但是,“儿活百岁,母忧千年”,她为儿女牵挂的心依然。工作的事她帮上忙,只能从生活上给予关怀,记忆中,有那么几件事我刻骨铭心。</p><p> 多年前的一个冬日,我感冒了,较严重,外面风雨交加,我坐在办公室的火盆边昏昏沉沉的熬着,正在我自怨自艾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开了,妈妈和爸爸一人拿着伞一人拿着饭缸,抖落一身雨珠,对我说:“你感冒了,给你煮了辣椒油面,快趁热吃,发点汗就好了。”我看着他们,本来就酸涩的眼睛更酸了,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接过那缸面,眼泪一滴一滴地落在面中,我怕父母看见,头埋得很低,大口大口的吃着,艰难的咽着,他们不知道,那一缸面带给我多大的震撼,又给了我多大的慰藉。后来看了一部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有时候啊,哪怕只是一碗面,也足以温暖半生。”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当时的心情。</p><p> 还记得三年前的一个晚上,母亲陪我去找领导办事,半道上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只拿了一把伞,路上母亲半搂着我,伞遮在我的头顶,我说不用,把伞往她那边推,母亲仍是推回来,她说:“你身体不好,我比你还好点,不要紧。”她就那样护着我,任自己的衣衫尽湿,母亲风雨中护着我的情景像极了《荷叶 母亲》里面荷叶护莲的情形,那一刻,我也想说:母亲啊!心中的风雨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p><p> 自我成家后,母亲对我越来越好,每一次心情不好的时候,跟她说活着好累,她就说:“谁活着都不轻松,想开点。”每一次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她会告诉我:“勇敢点,尽力去做就好了。”特别记得我每一次生孩子,她都陪在我身边,很心疼的唤着“崽唉,坚持一下就好了”,那种语气是小时候的我不曾听过的。难道是岁月夺去了她的锋芒?还是生活磨平了她的棱角?总之,我的母亲对我们是越来越温柔了,也许她没有惊艳我的时光,但母亲一定温柔了我的岁月,我希望岁月绵长。</p><p> </p> <p> 现在的母亲对我们爱的体现在一顿顿饭中,每一次我们回家,无论身体状况如何,她都会张罗一桌好菜,希望我们吃饱吃好,逢年过节,大姐她们多数是赶不回来的,她就会让我拍一段视频,然后总会说:“大家都来吃哦,有好吃的。”那个时候的母亲是累并快乐着的吧!前几天回去,看我没吃午饭,就利落的给我煮了一碗猪肝面,把猪肝都舀给我,我说吃不了,她还是往我碗里加,也许这就是“妈妈觉得你饿”吧。饭后,我准备洗碗,她非是不让,那一会儿我突然发现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娘家洗碗了,可小时候,碗都是我们姐妹几个洗的呀,是我变懒了,还是妈妈更疼我了呢?</p><p> </p> <p> 过几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风雨人生路,她已经走了60多年,很庆幸,她还将继续走在这条路上。前年,母亲生病,病床上,她头晕得抬不起头,可她对我说:“希望我还能再活几年,等你弟弟的孩子大一些,我也放心点。”听后我很是动容,这就是母亲啊!她时时刻刻念着的都是儿孙。去年三姐夫出事的时候,我说如果可以,我愿用我的五年换他的五年,母亲听了,说:“傻孩子,如果能换,也应该是让我去换,你的寿命是不能动的啊!”我顿时泪意满满。古人说:娘疼儿,长江水;儿疼娘,扁担长。这话说的没错,父母的深恩,我们又能报答几何呢?每一次拿回娘家的东西,有很多又重新被拿回,她自己收到的果蔬,自己费心做的吃食,都会分大部分给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p><p> 肖复兴说:母亲是一本书,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是啊!余下岁月,我会好好的读懂母亲这本大书。值此母亲生日来临之际,恭祝母亲福禄双全,喜乐平安!也愿天下母亲安康幸福,福寿绵长!</p><p><br></p><p> 漫漫岁月,悠悠母心。其心其情,荡涤心灵!祈愿母亲,永远康宁!</p><p> ——后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