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片红叶绘写椰乡雨景 听众言妙音牵动同读情思

赵小妮

<h3>——2020年小学语文省级骨干教师,小学语文省级学科带头人学科实践专题研修暨第二次集中培训(第一天)</h3> <h3>  繁华尽处,寻一席芳草地,铺一地青石,与你捧书而伴,世间美好尽收眼底……</h3><h3> 10月的文昌虽秋雨绵绵,但从未减弱它风姿,水清沙幼,白如凝脂,椰树婆娑,海浪轻歌……在这秋意浓浓的日子,携书而行是人世间的一种幸福。</h3> <h3>  2020年10月14日下午,跟随着台风“浪卡”刚刚远去的脚步,我们迎风而行,不惧风雨,来到了美丽的文昌,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学科实践专题研修培训活动。匆忙行走间却闻见一卷书香……</h3> <h3>  下午的活动紧扣着整本书阅读指导展开,有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例展示,由洋浦第一小学的陈晓园老师展示的《稻草人》,海口市英才小学符碧玲老师执教的《鲁滨孙漂流记》,还有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琴玉老师的示范课《美人树》。课例结束后还有精彩的主题沙龙: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灵魂与痛点。</h3> <h3>  活动在王国健工作室成员林苗老师的介绍中拉开序幕,听了林老师的介绍,我们既兴奋又充满了期待,整本书阅读如何开展?希望从优秀课例中及专家的引领中获得启发,并真正运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为我所有。</h3> <h3>  陈晓园老师如一位亲切的姐姐,带领孩子们走进了《稻草人》,通过观封面了解作者、编者、出版社等,猜猜它是谁探人物形象,写读书记录卡寻找打动心灵的词语或句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轻松地引领学生走进书中的世界里,触摸文学给予的独特魅力。</h3> <h3>《稻草人》导读课课堂流程:</h3><h3>一、观封面目录</h3><h3>1.稻草人的作用,有什么不同?</h3><h3>2.引入课题,我发现了什么</h3><h3>3.观察封面,了解作者</h3><h3>4.了解出版社</h3><h3>二、探人物形象,</h3><h3>猜猜他是谁</h3><h3>1.从书中任选一个角色进行简单的描述,可以是性格,也可以是身上发生的事,让大家猜猜这是书中的哪个人物。</h3><h3>2.学生交流分享书中的人物形象描写。</h3><h3>3.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要求:要说出理由及对人物的情感。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h3><h3>三、写读书记录卡</h3><h3>1.拿出阅读记录卡,找出书中能打动你心灵的词语和句子。</h3><h3>2.学生分享优美词句。</h3><h3>3.写一写想对稻草人说的话。</h3><h3></h3><h3>四、总结阅读方法</h3> <h3>  符碧玲老师的课堂如同一部意味深长的电影,让学生在怦然心动中,感受语言文字中渗透出来的真谛。符老师重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师生交流感悟中提升对整本书的阅读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h3> <h3>《鲁滨孙漂流记》导读课教学过程:</h3><h3>一、问题、视频导入</h3><h3> 1.拿到一本书,你会怎么做?(看目录、作者、作者简介,再看书)</h3><h3>2.观视频,师简介,鲁滨孙漂流记</h3><h3>师:部电影哪个片段镜头画面打动了你?</h3><h3>生分享。</h3><h3>师:为什么?</h3><h3>3.想大概了解一本书的内容,还有什么方法?</h3><h3>师:看目录、试分段。</h3><h3>师:书分为两部分,你最想读哪一部分?哪一章节?为什么?</h3><h3>二、重点章节的阅读分享</h3><h3>1.出示导读单</h3><h3>(要求:1.自由默读第四章</h3><h3>2.圈画最能打动自己的句段,做到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h3><h3>3.鲁滨孙当时面临的困难有哪些?他又是怎样克服的?选择两处记录下来,并在旁边写下此时的感悟。)</h3><h3>2.出示书中的段落,师生接读,从重点字词的反复朗读中悟出文字中蕴含的感情,分享读书心得。3.你读懂了什么</h3><h3>师生分享读书感受引出主题:学会生存。</h3><h3>三、总结阅读方法</h3><h3>1.关注情节、思维导图。</h3><h3>2.关注人物,人物名片</h3><h3>3.推荐阅读、资料袋</h3><h3>4.主题阅读、读同一类书作比较阅读。</h3><h3>5.班级读书会集大成者。</h3> <h3> 王琴玉老师的课堂永远让人回味无穷,受益频多。她风趣的话语如魔力一般,牵动着每一位孩子的心灵,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王老师巧妙的课堂活动引领着学生圈画新鲜词词,画出生动的句子,品读神奇的故事情节,质疑疑惑之处……在愉悦的师生互动、交流中,学生领略了阅读的方法。</h3> <h3>《美人树》课堂流程:</h3><h3>一、热身游戏——开心抢答</h3><h3>1.《美人树》这本书的作者是谁?</h3><h3>2.《美人树》的全书有多少章?</h3><h3>3.这个故事的主角叫什么名字?</h3><h3>4.阿布和阿丹是什么?</h3><h3>5.这个故事起因是什么?</h3><h3>6.故事的结果如何?</h3><h3>7.这四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啊?</h3><h3>8.怎样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内容简介)</h3><h3>二、活动一,新鲜词语圈一圈</h3><h3>1.默读第一章,快速圈出有新鲜感的词语。</h3><h3>2.师:我圈出了23个,谁能在一分钟圈出和我一样多?甚至比我更多的</h3><h3>3.师:超过10个、20个的请举手,并分享用什么方法?</h3><h3>4.指名读圈出的词语</h3><h3>师小结:只要认真阅读,你就能找到新鲜感的词语。经常阅读,就积累很多词语。</h3><h3>三、活动2——生动句子画出来</h3><h3>师:什么是生动的句子?</h3><h3>生:用上比喻、拟人、夸张的句子。</h3><h3>1.快速默读,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描写生动的句子(生动的句子:有画面感的、生动的、感觉奇妙的、特别喜欢的……)</h3><h3>2.给方法:老师出示句子,师读句子说自己读书时看到的画面,并让学生模仿老师的阅读方法去圈画句子,再分享读书感受。</h3><h3>四、活动3——神奇想象品一品</h3><h3>1.同桌合作,找出故事中最神奇的一处情节交流。师生交流,师点评。</h3><h3>2.师分享,交流感想。</h3><h3>3.生读最后一段。</h3><h3>五、活动4——疑惑之处,问一问</h3><h3>1.在书中空白处写下一个最想问的问题,2.师出示问题,生去书中找答案。</h3><h3>六、总结读书方法</h3><h3>用PPT帮助学生回忆并总结读书方法。</h3> <h3>  听着,赏着,我们恍如置身于美妙的阅读境界中,闻见书香,和着秋风,眼前不单有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童,还有那一幅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画卷,画卷里有书、有你与我……让我不禁想起“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h3> <p>  整本书阅读如何指导?在王琴玉老师的主持下,“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灵魂与痛点”主题沙龙开始了,沙龙专家有王琴玉老师、梁胜娟老师、冯珺老师,时间不长,但句句让人深思。授课老师陈晓园与符碧玲老师都就自己的课堂实践说了自己的做法及授课的感受;指导专家梁胜娟老师针对“灵魂”的两大含义跟我们道出了整本书阅读的关键之处:课堂应该是有生命的,整本书阅读时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读后欣赏、交流,运用阅读支架让学生有方法,有感悟,让课堂有了生命的成长。决定整本书阅读的因素是教师应该注重设计“焦点”,带着自己的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冯珺老师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谈了整本书阅读的痛点,说实在的,冯老师的痛点就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痛点,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困难重重,虽怀揣梦想,但能够坚持的不多。结合自己的疑惑与不足,此时我认真地记下王琴玉老师说的话:“我愿意去做一件愿意做的事。”“不在于你哪个岗位,但我们有相同的身份,同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领着孩子们读书。”“每位语文老师都应成为资深的阅读领读者”……</p> <p>  晚风轻轻地吹拂,驻足街旁,一片片叶子如蝶儿飘落,轻轻地触到身上,虽没有痕迹,却敲打在心间,涟漪阵阵。有人说,阅读是生命的光合作用,有了阅读,便有了生命的春意盎然。不知你我,行走于书丛间,是否闻见了生命的气息?愿携书而行,引领阅读,做一名幸福的语文教师……(王国健教师工作室)</p> <h3> 撰稿排版:赵小妮</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文字记录:王 芬</span></h3><h3> 摄影:符帅</h3>

阅读

整本书

老师

学生

句子

课堂

语文

分享

痛点

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