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同课异构,同课异教,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变的是教学内容,不同的是教学艺术。10月13日上午,我校数学组在同频互动室举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由张海玲老师和刘威风老师同上一节课。两位老师经过前期的认真备课、试讲,在本次教研中呈现了两节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数学课。</h3> <h3> 张老师开课用两幅课间活动拔河跳绳的图片直奔主题,“在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你看到了哪些线?”</h3> <h3> 通过“观察→画线→想象→认识”,张老师,循序渐进,引导孩子们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h3> <h3> 孩子们积极动手画线,牛老师巡视。 </h3> <h3> 老师们聚精会神地听,被张老师的课所吸引。</h3> <h3> 瞧,孩子们坐姿端正,精神饱满,台上的两位同学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张老师的练习设计的充满趣味,孩子们特别感兴趣。</h3> <h3>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哪里运用到了这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呢?张老师利用图片和音频给同学们答疑解惑。</h3> <h3> 刘威风老师布置了前置性自主学习,开课就进行自学检测,学生一一汇报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h3> <h3> 刘老师给同学们挖了一个个"陷井”:画了一条射线,画了一条直线,没想到被同学们一一识破:只画出了射线和直线的一部分。</h3> <h3> 动手画一画:过两点能画直线。听听孩子们的答案:2条,5条,6条……刘老师没有立刻否定,而是让画六条直线的孩子上黑板演示,通过亲身体验我相信孩子对这个知识点一定印象深刻。</h3> <h3> 刘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瞧瞧课堂上大家多积极。</h3> <h3> 两节课后,牛老师进行了精彩详细的点评,既高度赞扬了两节课精彩之处,也指出了两位老师各自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点滴不足,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方向性与实效性。</h3> <h3>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