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寿诞 天地共存

民博书苑

<p>  今天,是父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父亲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为党、为国家、为家庭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其后人更不会忘记。伟绩千古,功德永传,略书小记,鞠躬缅怀。</p><p>摘抄一段《刘家庄村志》以表纪念。</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nbsp; 第四编政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第一章村政建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村一级组织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有、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级组织虽是自治组织,但历朝历代都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村政建设的健全如否,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固,经济建设的壮大与发展。历史以来尽管对村级主要负责人的叫法不同,有庄长、保长、村长、大队长、村委会主任等称呼,但起的作用是一致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一节村级建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村在新中国建国前的村负责人已无考证,经过走访村内年老知事者,也只是提供了几个人名,他们是刘凤巢、刘从闵、刘惠之、初占宣、刘普之、王瑞芳、刘从安、刘桂寨等。建国后历任村长大队长、村委会主任的是:</p><p>起止年月&nbsp;&nbsp; 负责人&nbsp;&nbsp;&nbsp; 当时称呼</p><p>1949-1951王瑞芳&nbsp;&nbsp;&nbsp; 村长</p><p>1952—-1953刘惠之 村长</p><p>1954—1958刘振涛&nbsp; 村长、合作社社长</p><p>1959—1966王瑞芳&nbsp;&nbsp; 大队长</p><p>1967—1972刘从璽&nbsp; 革委会主任</p><p>1973—1991初正业&nbsp; 大队长、村委会主任</p><p>1992--1998维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村委会主任</p><p>1999—2007刘维彦&nbsp; 村委会主任</p><p>2008—2014刘克涛&nbsp; 村委会主任</p><p>2015——&nbsp;&nbsp;&nbsp;&nbsp;&nbsp; 刘克锋&nbsp; 村委会主任</p><p>村委会会计是村务中重要的一员,是记录村庄经济变化的主要角色。本村会计一职,土改前无法查证。有记载的是土改时期到合作化期间是葛洪祺担任,合作化开始到1964年是葛洪滨:1965年刘从里:1966年初占文:1967年刘继顺:1968年至1978年刘从运1979年至今是刘继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节生产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生产队是自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设立的。到1983年体制改革,归村委会统一领导而消失。历经二十七个年头,在此期间,本村一开始设立了三个生产队,於1960年春由二队分出第四生产队,1961年春一队又分出第五生产队。到1960年春又合并为三个生产队。在这二十多年中,各生产队干部、社员艰苦奋斗艰难创业,为国家建设、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p><p>现将各生产队的队长记录如下:</p><p>队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队长姓名</p><p>第一生产队&nbsp;&nbsp;&nbsp;&nbsp;&nbsp; 刘维政刘清珂刘从铎刘克海&nbsp;刘桂礼</p><p>第二生产队&nbsp;&nbsp;&nbsp;&nbsp;&nbsp; 刘悦之刘维传刘维令刘克智刘从芬刘连之刘维江</p><p>第三生产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汝旺刘从祥刘从先初正业刘维强刘克敬刘从信</p><p>第四生产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维安刘普之刘应之</p><p>第五生产队刘维政</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章党的建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家庄这个古老的村落,历代不乏仁人志士,,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勇敢无畏的献身精神。1943年刘维祥在教学中结识了一些革命进步人士,经过党的考验和培养,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刘家庄第一个共产党员。1945年刘普之在昌邑独立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瑞芳在太平集扛长活,经过徐玉昌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土地改革时期上级党组织安排此三人成立了党小组,1947年发展了刘维明、刘克俊、刘振涛、刘维财四名党员,组成了党支部,刘普之任支部书记,对外称指导员。1948年又发展了刘从</p><p>宁、刘维平、刘汝坤三名党员。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本村共有十名中国共产党党员。</p><p>刘家庄自1946年建立党组织以来,先后有多名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领导党员群众进行了各项政治运动和生产斗争,党组织也不断扩大,先后有48名优秀村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全村现有党员34名。根据有关资料整理,本村历任党支部书记、负责人如下:</p><p>起止年月&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姓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时称呼</p><p>1946—1951&nbsp; 刘普之指导员、党支部书记</p><p>1952—1953&nbsp; 王瑞芳党支部书记</p><p>1953—1958&nbsp; 刘维平党支部书记</p><p>1958、7—1959、2刘从宁指导员</p><p>1959、2--1964、10刘振涛党支部书记</p><p>1964、10—-1965、1刘维安主持党内工作</p><p>1965、1—1966、1刘维平党支部书记</p><p>19661-1967、1葛洪滨党支部书记</p><p>1967、2—1972、10刘从璽革委会主任、党支部</p><p>1972.10—1973、1刘从俊主持党内工作(原付书记)</p><p>1973、1—1984刘维政党支部书记</p><p>1985—1991、3刘克敬党支部书记</p><p>1991、4—刘克涛党支部书记</p><p><br></p><p>备注:我的父亲王瑞芳。</p> <p>附大哥诗一首 </p><p> 父亲百年</p><p> 寿诞祭诗</p><p>秋风秋雨思绪纷,</p><p>百年祭拜父诞辰。</p><p>三十年前驾鹤去,</p><p>儿女悲泪欲断魂。</p><p>苦菜花伴童年泪,</p><p>烽火硝烟献青春。</p><p>家国情怀感天地,</p><p>鞠躬尽瘁报党恩。</p><p>农时不误战风雨,</p><p>丰产粮棉爱农村。</p><p>含辛茹苦育儿女,</p><p>织机声声夜深沉。</p><p>今逢盛世祭寿诞,</p><p>英风豪气上青云。</p><p>(2020.10.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