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的美篇

碧水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华清宫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八月中秋,那是个秋雨淋漓的日子,我带着怀古的愁绪,来到了西安,来到了骊山,来到了华清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1302米,由东西绣岭组成,是秦岭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骊山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文物胜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遍布着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上善湖、七夕桥、尚德苑、遇仙桥、三元洞等众多著名景点,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上古时期,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秦始皇将他的陵寝建在骊山脚下,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盛唐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之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1982年4月基建开挖地基时发现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经考古专家发掘整理,在4200平方米面积内发现5个汤池遗址,并确认它们分别是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和星辰汤,分别为皇帝、贵妃、太子、大臣的御用浴池遗址。在这些遗址上建成“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于1990年10月正式开放。华清池内的五间厅是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蒋介石住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唐代鼎盛时期的华清宫在“安史之乱”(8世纪中叶)后规模大为缩小。如今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之上经过多次修缮、扩建以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面积85560平方米,分为东区、西区和中区。骊山加强了植树造林的工作,原有的遗址也得到保护。山下建有华清池公园 ,温泉疗养院,山上有缆车连接老母殿和烽火台,山中景色可尽收眼底。骊山是中华民族历史脉络的见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骊山是中国名山之一,她是唐华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森林景观独具特色,有千亩侧柏林、骊山拧拧柏、八戒显形树等。其山势峻峭断层地貌别具一格。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在骊山均留下烙印,古迹遗址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离宫别墅皇家风范、地热温泉极具魅力。这里已构成了一处令人殊堪神往的旅游胜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唐玄宗很爱杨贵妃,每年春季都要从长安带她到骊山华清宫享乐,泡温泉,华清宫日夜歌舞升平。玄宗只爱美女,不爱江山,才有了后面的“安史之乱”,国破山河碎,在逃往蜀地避难时,马嵬坡驿前,羽林将军兵谏,要求“天子舍妖姬”,诛死杨玉环,否则六军不发。唐玄宗危在旦夕,不得不忍痛赐死杨贵妃。杨玉环与唐玄宗生离死别,血泪相和。一条如雪的白练,带走了杨玉环的芳魂香魄……留下了千古遗恨,盛唐这段凄美的爱恨情愁,下面两首诗可体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一首是杜牧《过华清宫绝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诗意是: 广阔深远的骊山,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宫门外,一名驿夫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的妃子看到之后,嫣然而笑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新唐书·杨贵妃传》里记载:杨贵妃爱吃荔枝,但荔枝易变味,那时候没有空运,只能靠驿传,相当于现在的陆运快递。《大唐六典》记载:在唐玄宗时期,全国大约有1639个驿站,其中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水陆相兼驿86个,唐代各道陆驿分为六等:第一等驿配驿夫20 人,二等驿配驿夫15 人,三等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第六等驿为驿夫二至三人。水驿则根据驿务繁闲,也分为三等:事繁水驿配驿夫12 人,事闲配驿夫九人,更闲水驿配备驿夫六人。有些学者据有关各种资料统计,在唐代,全国的驿夫数总数合计当在25000 人以上。那么,唐代的快递员(驿夫)一天要跑多远的路呢?隋唐时期的规定: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比如送赦书,书到晚了,人可能就死了)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这个速度,并不逊色现在的快递,重要的是,驿使是国家官办,所有开支出自国库。在唐朝法律中,把邮递过程中的种种失误的处罚都规定得很细。稍有差错,便要受到严厉的处置。比如,驿长必须每年呈报驿马死损肥瘠,呈报经费支出情况。若有驿马死损,驿长负责赔偿;若私自减去驿站人员和马匹,则“杖一百”。对驿丁的处罚更严。唐朝规定,驿丁抵驿,必须换马更行,若不换马则杖八十。唐律还规定,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假如耽误的是紧急军事文书,则罪加三等。因书信延误而遭致战事失败则判处绞刑。这比现在的快递要严格得多得多。因此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很多次驿丁起义的事。比如唐武宗时候,肃州(治所在今甘肃酒泉)驿丁起义。为首者汜国忠、张忠都是亡命的囚犯。他们从肃州一直打到沙州,一路上得到各驿户的支持。政府得不到情报或得到的是假情报,仓皇不知所措,起义军却“张皇兵威”,“千里奔腾,三宿而至”。唐政府损兵折将,给统治者很大震动。但就是这样的严苛的驿传制度,这样重要的国家资源,皇帝却没有拿它做与国政相关的事,而是拿它给自己的女人送小吃,可见李隆基有多爱杨贵妃。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也是在此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烽火戏诸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另一首便是白居易写的《长恨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长恨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诗译: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官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重女轻男。 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 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九重宫殿霎时尘土飞扬,君王带着大批臣工美眷向西南逃亡。 车队走走停停,西出长安才百余里。 六军停滞不前,要求赐死杨玉环。君王无可奈何,只得在马嵬坡下缢杀杨玉环。 贵妃头上的饰品,抛撒满地无人收拾。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头看贵妃惨死的场景,血泪止不住地流。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无色,日月无光。 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带悲。 叛乱平息后,君王重返长安,路过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萋萋马嵬坡下,荒凉黄冢中,佳人容颜再不见,唯有坟茔躺山间。 君臣相顾,泪湿衣衫,东望京都心伤悲,信马由缰归朝堂。 回来一看,池苑依旧,太液池边芙蓉仍在,未央宫中垂柳未改。 芙蓉开得像玉环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心生悲戚?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兴庆宫和甘露殿,处处萧条,秋草丛生。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 戏子头已雪白,宫女红颜尽褪。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孤灯油尽君王仍难以入睡。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阴阳相隔已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 临邛道士正客居长安,据说他能以法术招来贵妃魂魄。 君王思念贵妃的情意令他感动。他接受皇命,不敢怠慢,殷勤地寻找,八面御风。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遍寻天堂地府,都毫无结果。 忽然听说海上有一座被白云围绕的仙山。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数之不尽,个个风姿约。 当中有一人字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杨贵妃。 道士来到金阙西边,叩响玉石雕做的院门轻声呼唤,让小玉叫侍女双成去通报。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太真听说君王的使者到了,从帐中惊醒。穿上衣服推开枕头出了睡帐。逐次地打开屏风放下珠帘。 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长流,犹如春天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的姻缘早已隔断,蓬莱宫中的孤寂,时间还很漫长。 回头俯视人间,长安已隐,只剩尘雾。 只有用当年的信物表达我的深情,钿盒金钗你带去给君王做纪念。 金钗留下一股,钿盒留下一半,金钗劈开黄金,钿盒分了宝钿。 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语中誓言只有君王与我知。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先生的这两句诗恰到好处地向人们诉说着骊山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1936年12月12日,时任剿匪总司令、东北军总司令的“少帅”张学良与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在西安华清宫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最终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启,被称为“西安事变”。80多年后的今天,在华清宫景区“五间厅”,当年兵谏的紧张与凶险,从灰砖墙上残留的弹痕上还能读见。尽管时间如流水冲刷着记忆,但有些历史终将被铭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华清宫最高处的两个泉眼,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专用的。 唐玄宗的专用浴殿称为“御汤”,也叫九龙汤,还叫莲花汤,由38 块青石砌成,两层台式,东西长10.2米,容水量达100立方米,是杨贵妃“海棠汤”的六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星辰汤建于唐贞观十八年,是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地方。当年这个汤池是一个天然的汤池,皇帝晚上在这里沐浴时可看到日月星辰,因此叫做“星辰汤”。星辰汤是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是所有汤池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进水孔也特别大,直径为1米左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贵妃池,是海棠汤的俗称,因供杨贵妃沐浴而得此雅称。池内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是唐明皇作为爱情的礼物赐给杨贵妃的。汤池是上下两层台式结构的,池中有专供杨贵妃沐浴用的长条石,上刻有“杨”字。池中间还有一进水口,出土时有一汉白玉雕刻的底座,底座上接莲花喷头,下接陶水管与总水源相通,温泉水从莲花喷头四散喷出,水雾四起,飞珠走玉,贵妃娇体如置云雾之中。站在池边,诵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当知诗人韵句何等入神。</b></p>

骊山

君王

杨贵妃

清宫

唐玄宗

贵妃

杨玉环

汤池

华清池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