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记“国培计划(2020)”江西省义务教育课标三科教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段🌸真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2020年10月12日上午,“国培计划(2020)”——江西省义务教育课标三科教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南昌市豫章师范学院拉开帷幕。本次参训学员为江西省11个区市的小学、初中语文教师代表,共计259人。作为广昌一中邱虹名师工作室成员,我有幸参与了此次培训活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午八点三十分,“国培计划(2020)”——江西省义务教育课标三科教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由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龚金良主持,继续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古小琳、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胡晓、省教研员徐承芸出席了本次活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豫章师范学院古小琳书记致开幕词,对国培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表示将精心筹备、认真对待,以保障本次培训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对学员们提出了严格要求并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学员们能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学以致用,将培训所学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此次活动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随后,徐承芸教研员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相关背景及课程内容。她指出,此次培训所请的专家老师均为一线教师,有着独特的教学理念。作为学员,应把所学知识指向新的高度,化为一颗种子,带回当地播撒,并努力让其开花结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接着,小学语文学员代表罗颖婷和初中语文学员代表周思文上台发言。她们表示:定会珍惜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摆正位置、转变角色,强化自我管理,以提高自我师德修养和个人综合素养,圆满完成培训任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开班仪式结束后,是胡晓主任的《以“育人”为核心,用好统编语文教材》讲座。胡主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主任编辑,担任过多套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和编辑工作,参与了中国百年教科书、名著阅读课程化设计等课题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胡主任的讲座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从国家事权的高度认识教材;2.从课改方向和学科规律把握教材;3.强调“学生自主”,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语文能力;4.从课本走向丰富的人生社会、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5.注重读书,关注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胡主任对统编教材的深入解析,让我明白到:作为语文教师,应以“育人”为核心,认真研读文本、钻研教材,不断提升自身与学生的语文素养!</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午,大家一起观摩了九江实验中学罗燕老师的示范课——《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罗老师的课堂始终围绕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识记并积累诗词有关知识,在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反复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意境,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从而培养学生美读、赏读诗歌的能力,达到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罗老师在交流教学设计时提到:之前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想到的仅仅是让学生在读背的同时,引导他们去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体会诗歌的意境,但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却发现很多同学学完之后仍然不懂得该如何去鉴赏诗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是,罗老师将教案重新设计,变为先通过《观沧海》的学习,引导学生归纳阅读古代诗歌的基本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该方法自主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当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时,老师再加以指导、解决问题。如此,由理论到实践,再巩固所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升了师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谓是“一举两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培训第二天上午,我们所观摩的是临川二中邝胜孙老师的《红星照耀中国》(八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指导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邝老师围绕“1.了解作品内容,理解作品价值;2.掌握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理解探究专题;3.把握阅读任务,制定阅读规划”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名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学生从名著导读部分找出该书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之后,再自读教材“专题探究”部分,明确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即“探究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探究有关长征的问题和探究共产党人的信仰与长征的精神”。然后,根据任务制定阅读计划安排表。在“读中测评课”中,邝老师引导学生再读名著,完成“自我测评·专题探究”的学习内容。</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邝老师在互动交流时指出:这堂课并没有经过试讲,是最真实的课堂再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名著阅读指导是容易被老师们忽视的部分,这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去完成的一项任务。如何把名著阅读指导落到实处,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深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午,我们学习了来自宜春实验中学易瑛老师的一堂议论文阅读探究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上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易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把握文章的批驳论点和立论论点,在分析文章结构的过程中学会区分驳论与立论,理解驳论的批驳方式和立论的论证过程,明确文章论证的特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语言特点,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易瑛老师在交流教学设计时指出:研读课文,应把教材读懂读透,把握课文的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根据单元教学任务提取教学资源,讲究取舍得当;根据学生特点与知识基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讲究有的放矢;以板块式的课堂实践活动,训练、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讲究步步为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变“教学课文”为“利用课文”;二要变“泛谈感受”为“精读训练”;三要变 “碎问碎答” 为 “实践活动” ;四要变 “思路不清” 为 “板块思路” 。</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易老师以余映潮先生的话作为结束语——高效的阅读教学有两种可靠形式:一是“板块式”教学思路,让教学过程清晰起来,让教学活动安排周密起来、变化起来,这是很可靠的;二是“主问题”活动方式,就是提出话题、任务、要求和建议等,学生借此进入课堂实践的美好的氛围,这也是很可靠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天的培训内容是聆听文清实验国际学校吴中鸿校长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讲座。</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校长指出,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重点解读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自律、尊重、认真的品格和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而语文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言谈举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何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育人为本,培养学生探究文本、自主阅读、鉴赏语言和善于写作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次培训,不仅加深了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更在精彩课堂的研讨中领悟了“如何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真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么教?”专家们的发问振聋发聩,带给我们启迪和思考;“语文教师既是读者,又是教者,不仅要有学语文的态度,更要有教语文的追求。”专家们的解答给我们辨明了方向,指明了道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今后的教学探索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努力把必备品格的塑造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做到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培养知行合一、学思统一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发自内心的热爱语文,成就美丽人生!</span></p>

语文

教学

学生

素养

老师

阅读

诗歌

探究

培训

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