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竹日出,是霞浦摄影的重头戏。许多霞浦大片,都出自花竹拍摄地。花竹村,位于霞浦县三沙镇东北部,依山傍海,与东边的福瑶群岛遥相呼应,海面上布满浮标竹竿,海上养殖业非常发达,是闽东重要的紫菜产地。每天清晨,太阳从福瑶群岛方向升起,前景后景搭配极佳,是拍摄霞浦日出的最佳地点,被誉为“中国观日地标”。中央电视台于2013年元旦在花竹现场直播了“新年第一缕阳光”,使得花竹名声大噪,受到摄影界的追捧<br> <p>我们凌晨4点30分到达拍摄地,这里只有一条上坡的路,只看见大批摄影人呼隆隆一拨拨地赶来,清一色肩扛手提摄影器材,抢占着可放置三脚架的巴掌地块,不一会儿,三脚架已经像冬青树林一样,犬牙交错地针插不进了</p> 右侧有一个渔业码头,灯火明亮正忙着作业 霞浦拥有4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长年累月的潮起潮落,形成了海岸与海水间的潮间带,并形成了滩涂。每当日出日落、潮涨潮退,所有景物都会在神奇的光线中忽暗忽明,演绎着一首首动人的旋律,也会带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令人由衷地赞叹 天色渐渐泛白、泛红 5点50分,太阳出来了 今天的云层蛮厚的 今天的云层过于厚实,我们干脆就只拍穿破云层的太阳吧 海面上终于能看到泛着阳光的波光了 波光粼粼的海面,多么漂亮 被阳光照亮苏醒后的花竹村,山上有座寺庙 中央电视台曾在元旦、国庆多次前往此地拍摄实况转播,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天已大亮,看看雄伟的摄影师队伍 太阳已经高高挂起,我们立即收拾好照相家什赶往下一个拍摄早晨阳光的景点 7点20分终于赶到杨家溪榕枫公园,它地处福建省霞浦县牙城镇渡头村,是杨家溪的一个重要景点。公园主要是由大片的枫树林和古榕树群所组成的 村里四处转悠的家禽 据村民介绍,这些鹅都经过两年的专业训练 村民演员上岗啦 这里的古榕树数量多、舒展壮观、枝繁叶茂、交柯成排,特别古朴、怪异。其中最大的一棵小叶红皮榕,高29米、冠幅直径51米,冠幅占地3.06亩,树干为椭圆形,长轴胸径5.1米、短轴胸径3.6米,周长12.6米,因该榕树干中空,可通7个洞口 这里所谓公园,其实就是村民把这片约五千多棵香枫树和几十棵古榕树形成的林地圈起来,在门口收钱(每人20元)就变成公园了。为了服务好各地蜂拥而至的摄影师们,村民们组织起驯服动物的表演队和村民模特队,在古榕树背后安装大型鼓风机和长长的排烟管道,最终营造出特别娇艳的上午阳光,透过烟雾的光幕,显现出若影若现的影像线条,使得村民演员、动物演员和拍摄者都成为镜中之景 榕枫公园另一壮观景象就是占地面积250亩的纯枫香林,每年冬天枫树叶变红,景色迷人,引来众多观光客 这片古榕树属桑科榕属的小叶红皮榕,其中大者为南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渡头先民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指导下种植的风水树,至今820多年。小者系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陈族先辈补种,至今也有160多年。这片榕树地处北纬27度,为全球纬度最北的古榕树群;虽地处中亚热带,但根系均呈现热带丛林才见得到的板状根,且盘根错节,绞杀包容,数不清确切根数:其中有棵树干周长12.6米,冠幅直径51米,单棵占地3.06亩,素有“榕树王”之称,被国家林业部列入《中国树木奇观》一书 据这位赶鹅的姑娘介绍,这群鹅已经三岁了,从一出生就开始训练,共培训了两年才上岗,现在它们都很听话 直到上午8点10分,我们结束了在榕枫公园的拍摄,鸣金收兵回酒店 下午3点半,我们来到西山拍摄滩涂和日落。小皓是霞浦滩涂风光最经典的拍摄点之一,距离霞浦城区16公里出三沙互通口往三沙方向4公里处 扛着绿色捕捞工具来回走的是当地村民扮演的演员,小皓西山实质是个港湾,相对风平浪静 <p>为了赶上在日落之前太阳照到沙滩上形成的最佳反光角,我们匆匆结束在西山滩涂的拍摄,绕到了小皓的另一端东壁,趴在东壁大桥栏杆上开始了日落的拍摄创作</p> 金色的阳光在沙滩上的反光格外惊艳 <p>各种不同肌理的沙滩光影</p> 海浪与金色沙滩的协奏曲 大自然的画笔 看看那么多插在海水中的竹竿,你知道是干嘛的?密密麻麻的竹竿是一年四季都插在海里面的,竹竿除了是用来晾晒海带之外,还可以作为围网的工具、或者可以挂海蛎 海浪拍岸 沙滩上的光与影 如风的海浪水痕 太阳渐渐被乌云笼罩 最后一缕阳光 东壁余晖 夕阳西下时的东壁岩石 大气的金色泼墨写意画 落日熔金 神鬼莫测的金色火龙 和谐一家 荡漾在金红色的海浪畔 <p>太阳真正下了山,摄影师们才收拾起装备开始回返县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