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为了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增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学习,秉承 “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共谋发展”的原则。2020年10月13日杨集一中、方城一小积极展开了校际交流活动。</p><p> 早晨,杨集一中金玲军校长、吴延坡副校长带领二十多位教师,来到方城一小,在尚继中校长和张廷云副校长的引领下,8点10分活动正式开始。来自我校的张长荣,段中歌等六名老师分别展示了优质示范课。</p> <p> 此次活动旨在加强两校间的教学教研互动交流,共享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助推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深化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p> <p>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a(255, 186, 0, 0.07); color: rgba(62, 62, 62, 0.82);"> 我校为杨集一中呈现上了语数英共6堂示范课。每一堂课,我校老师们都设计了精巧的课堂环节,并依据方城一小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合理的教学设计。巧妙的评价、亲切的语言、温情的关注,把方城一小全面融合的教育文化充分展现出来。</span></p><p><br></p> <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走进语文课堂</i></b></p> <p> 段中歌老师执教的多文本阅读——《走近鲁迅》从鲁迅学医救国又弃医从文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一句“生活中的鲁迅又是什么样的?”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学生潜心阅读做好铺垫。本组文章一共有四篇课文组成,段老师通过前两篇文章的学习感悟,引领学生梳理出了解人物的方法,进而由扶到放,让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总结出鲁迅生活中更多的特点。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段老师一次次,一句句真诚恰当的鼓励和赞扬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上,同学们独到的见解接二连三,真可谓“百花齐放”!令人遥不可及的伟人鲁迅渐渐在孩子们心中变得清晰而亲切: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他关心知识青年成长,尊重孩子意愿,他还是一位温柔慈爱的父亲。最后推荐学生阅读的鲁迅著作——《朝花夕拾》又巧妙地为初中的学习做了衔接。</p> <p>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五年级张长荣老师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古诗课。张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学习第一首诗,然后总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张老师把第二首诗抛给同学们,让同学用刚才学的方法,分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大家分析得头头是道,领悟了诗的大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张老师结合学生、班级、学校等生活实际,激学同学们爱国、爱家、爱集体的美好情感,赢得了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p> <p> 杨集一中的老师们非常认真地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巧妙的教学设计让老师们频频称赞,相信此次活动也会对他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启发。</p> <p><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走进数学课堂</i></b></p> <p> 梁瑜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梁老师以自然的教态,亲切的语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利用多媒体呈现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情景中。利用观察,思考,展示,交流,操作等环节,有浅入深,层层递进,理解相同加数的含义,感受到乘法的简洁性。最后在操作中深化乘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需要表达能力。</p><p> 梁老师不仅抓住“加数相同的加法用乘法比较简便”这一数学本质,还<span style="color: rgb(68, 68, 68);">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span></p> <p> 吴生娇老师所授《两个未知数的和倍问题》一课,这节课,从理解信息,画线段图,解决问题,老师放手给学生,独立尝试,这样给学生学习的机会,课堂的探究活动,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都动手画一画,想一想,做一做。教学环节完整流畅,环环相扣,备课充分,老师充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思考,整节课不仅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也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p> <p> 瞧,一边是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一边是听课老师用心聆听,时而记录,时而思索。此刻此地,尽管老师区域不同、经验不一,但都一样践行着教书育人的理想和抱负;尽管孩子层次有别,却一样显露着不断进取、求知求学的精神。</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i>走进英语课堂</i></b></p> <p> 金老师的课言语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精心设计的课堂练习,体现了趣味性和层次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p> <p> 李荣娟老师讲授五年级的英语课,由歌曲导入,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全英教学,发音准确,讲解详细,在合作、交流、探讨的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孩子们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p> <p> 听课教师认真做笔记,在听中思考,在听中补短板,在听中获得提升。</p> 评课研讨,思维碰撞 <p> 听课之后,金玲军校长和张廷云副校长带领各个学科组进行了听课感悟和收获的专题交流。</p> 语文组评课 <p> 听一节课,课后的评课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课堂。评课就像多面镜,总能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细致入微的评课给老师指明了更具体的教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共同探讨,答疑解惑之中,无论是教者还是听者,都成了收获者。</p> 数学组评课 <p> “积水成渊,积土成山”,我们努力迈出的每一步,终将成就抵达远方的路。我们唯有坚持不懈追求教师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才能绽放绚丽的教育之花。</p> 英语组评课 <p> 评课中,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对课堂中的优点给予了肯定,同时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办法。有效促进了老师们教学能力的自我审视与提升,对如何守好课堂阵地有了更深的共鸣和展望。</p> <p> 课后,几位教师分别就自己的课作了深刻的反思,既表达了自己课堂的亮点也提出了自己课堂的不足。</p> <p> 金玲军校长的分享总结和尚继中校长的讲话引起了在场教师的共鸣。</p> <p>最后杨集一中吴延坡副校长当场即兴做诗,将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p> <p><b style="font-size: 22px;">张老师的课:</b></p><p>语文要素指方向,</p><p>出示目标把航向;</p><p>自学提示抓关键,</p><p>展示讨论不迷茫;</p><p>学以致用提素养,</p><p>方法总结能力强;</p><p>首尾呼应检目标,</p><p>爱国情感升华高。</p><p>“大处着眼,小处落实”,</p><p>这样的老师:有方法,有情怀;</p><p>这样的课:有激情,有内涵。</p> <p><b style="font-size: 22px;">段老师的课</b>:</p><p>导入激情真感染,</p><p>板书工整让人赞;</p><p>阅读提示学不厌,</p><p>学生感悟勇于展;</p><p>善于鼓励蕴智慧,</p><p>拓展延伸课不凡。</p><p>“你认真读书做批注的样子很美”,</p><p>“我非常喜欢孩子们在课堂上说出不同的见解”。</p><p>这样的老师:有志,有才,有爱,有法;</p><p>这样的课:很真!很美!</p> <p> “学如弓弩,才如箭簇”,愿此次活动成为教师们专业成长的新起点,推动教师们树立新目标,创造新奇迹,为学校教育事业,奏出更加美好的乐章!</p><p> </p><p> 本次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今后,我们定一如既往地继续承担这份沉甸甸的使命,以不息的热情钻研,鼎力前行……</p> <p> 为期半天的送教活动虽然短暂,但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增进了两校教师同行的交流,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形成了教育合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