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逆流而上,寻找绿江两岸遗落的细节

周正

<p><br></p><p><br></p><p> 总以为还有更好的,其实最好的就在身边——走着走着,就想起了这句广告语。</p><p><br></p><p> 总是迷恋江南春色,其实家乡东北也是很美的。</p><p><br></p><p> 这个“十一”长假,约同窗几人,逆江而上,且慢且行,用心体味鸭绿江两岸的旖旎风光与风土人情。</p><p><br></p><p><br></p> <p><br></p><p><br></p><p>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全长795公里,古称坝水、马訾水,汉称为訾水,唐朝始称鸭绿江,因其水色青绿、恰如鸭头而得名。鸭绿江流沿中朝国界线,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吉林省的长白县、临江市、集安市、辽宁省的宽甸县、丹东市,在辽宁东港附近流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p><p><br></p><p> 鸭绿江入海口,也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北起点。</p><p><br></p><p> 本来,按照我的个人计划,这个假期中要拿出4天时间,去丹东探寻海岸线的北起点,为未来徒步祖国海岸线作准备。然后去往绿江村,弥补曾经的遗憾。然而,既是与好友相伴,便不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意志而行。</p><p><br></p><p> 鸭绿江下游,位于辽宁丹东辖内,与朝鲜碧潼、清水、义州、新义州隔江相望,江水蜿蜒舒缓,两岸峭壁嶙峋,林木郁郁葱葱,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古代城堡遗址,明代万里长城遗址、近代战争遗迹等。</p><p><br></p><p> 而此行程,我们选择不入景区,一行六人,带上烟酒,沿江而行,看一江之水,观两国风光。</p><p>&nbsp;</p><p> 行于蜿蜒曲折的沿江公路上,如穿行在画廊中,江水曲折多姿,委婉袅娜,两岸山峰染翠,白云如絮。鸭绿江千年流淌而不废,一路跌跌撞撞,浩浩汤汤,流走了横跨汉唐的东北古国高句丽的铁骑、硝烟,也流走了建国之初抗美援朝的轰鸣与悲壮……</p><p><br></p><p>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鸭绿江有了沧桑之变,沿江两岸随处可见现代的柳庭农家小院,它们星罗棋布点缀于江畔,一派静谧的田园风光。鸭绿江,哺育了两岸世世代代的中朝人民,为历经沧桑的江水谱写了一段段美丽的篇章。</p><p><br></p><p><br></p><p><br></p> <p><br></p><p><br></p><p> 在宽甸县城小驻后,决定赶往绿江村,去弥补四年前的错过。那年,同窗七人就计划去绿江村,然而千回百转的盘山公路令一个女同学晕车不止,到达青山沟之后便不得不返程,仅一百余公里的路程让我遗憾至今。</p><p><br></p><p> 绿江村是个美丽的边陲村落,东南临鸭绿江,与朝鲜隔江相望,一座半岛伸入鸭绿江,让鸭绿江在这里有了一个几乎180度的大回转,是辽宁省的最东端,称之为“辽东第一村”。</p><p><br></p><p> 绿江村,她的美,一如她的名字那么诗意,有着“东北的香格里拉”之美誉。这样的秋日里,江水如高山湖,青山环绕一潭碧水,无风似明镜,日月、云霞、山石、草木、蓝天白云倒影在水中,神神秘秘,白日舟楫来去,晚上渔火点点……群山层林尽染,枫叶火红。</p><p><br></p><p> 当今的网红“渔翁撒网”就在这里。</p><p><br></p><p><br></p> <p><br></p><p><br></p><p> 穿得有些少了,到了傍晚,江边已有些凉意,毕竟已是深秋,只穿一件背心的我还是在岸边坚守了两个多小时,并把相机设置为连拍模式,为这位已是七十岁,仍打着赤脚的老人拍了近百张“工作照”。与老人的敬业精神相比,我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p><p><br></p><p> 其实,我们行走在路上,会遇到太多让你崇尚和学习的人与事……</p><p><br></p><p><br></p> <p><br></p><p><br></p><p> 住在临江的农家院,我独自在江边拍片的时候,同伴们已经在山坡上和果园里采摘了许多果实与野菜,做了一桌丰盛的农家宴,大杯喝着从沈阳带来的“老雪花”,别有一番情调。</p><p><br></p><p> 饭后,我们挤在东北农家特有的小火炕上,伴着窗外泥土和青草的味道,扯起童年往事,忆起旧日时光,延续着两小无猜、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友情,彼此的身心都沉浸在“去哪不重要,重要的是与谁在一起”的愉悦里……</p> <p><br></p><p><br></p><p> 绿江村外有个叫神仙顶的山峰,海拔588米,是绿江村最高最险的山峰,登顶后视野开阔,可观日出,看云海,云散后,可俯瞰这个边境村庄的全貌,尤其壮观,特别震撼。只是此山尚未开发,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p><p><br></p><p> 数月前,身体抱恙,此次回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去医院确诊,等待治疗方案。也许,不服输,是我一生的倔强。我要去爬山,观日出,看云海。</p><p><br></p><p> 同伴们没有这个意愿,也没有与我一样的毅力。为不打扰他们,凌晨三点,我一个人悄悄走出村庄,并徒步5公里的盘山公路到达了登山口。漆黑的夜色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爬,终于登顶。遗憾的是,当天浓雾,没有日出,也无云海。还好,下山时天已大亮,在迷雾朦朦的原始森林中穿行,也收获着别样的生动……</p><p><br></p><p><br></p> <p><br></p><p><br></p><p> 告别绿江,有女同学提议要返回凤城东汤去泡温泉,洗却近日疲劳,而男生的意见却如此坚决:继续沿江北上,不到源头不回头!</p><p> 没有异议,你们上哪我就上哪,即使跟你到天涯。半个世纪的相知相伴,彼此早已默契。</p><p><br></p><p> 浑江口,浑江在这里汇入鸭绿江。此处也是两国(中朝)、两省(辽吉)、两江(浑江和鸭绿江)的交汇处。也许,这是个值得留下记忆的地方,驻车、留影,必不可少。</p><p><br></p><p><br></p><p><br></p> <p><br></p><p><br></p><p> 沿江而上,便已是吉林省的地界。集安市是通化市的一个县级市,这里距鸭绿江源头只有四十公里。干净,是小城给我的第一好感,无论是滨江公园,还是乡间小路,你见不到一块垃圾甚至纸片。没有环卫工人在忙碌,有的只是人们的自觉。</p><p><br></p><p> 集安市地方不是很大,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古代灿烂的文化,在集安境内留下了蜚声遐迩的文物古迹,多处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好太王碑、五盔坟、国内城、丸都山城以及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等高句丽古迹早已蜚声海内外。</p><p><br></p><p><br></p> <p><br></p><p><br></p><p> 集安与朝鲜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200余公里,是我国对朝三大陆路口岸之一。傍晚时分,登临集安东部的云峰大坝,对面就是朝鲜美丽的三江里,国门、城市和忙碌的人们清晰可见。拍了个视频,准备发个抖音,但听说拍摄国门是被禁止的,想想也就算了,这个年纪少惹事。</p><p><br></p><p><br></p> <p><br></p><p><br></p><p> 依然选择江边小驻。清晨,一轮红日从江边的山坳中升起。从朝鲜民居传来一声声的雄鸡啼鸣,雾气氤氲的江面幻化出中国边民的袅袅炊烟。于是鸭绿江开始醒来。捕鱼的小船有节奏地敲着船帮向江中划去,向网中赶着鱼,一群鸭子漫向江中,远处一艘机动巡逻船由远至近,船上的五星红旗猎猎飘飞,马达声渐渐远去……</p><p><br></p><p> 时间关系,不得不与鸭绿江道别。</p><p><br></p><p> 悠悠的江水,承载了我太多的思绪,深深隐藏着我内心的秘密:我多想,多想在未来的某一个日子里,能与你逆流而上,那一定是我余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旅行……</p><p><br></p><p>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