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实验学校

迂腐老头(原创 华为手机随拍)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广西极度贫困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一所乡镇学校一一七百弄实验学校。学校现有学生2300多人,90%以上为瑶族和壮族子弟,大部分出身贫困户家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七百弄乡是大化县海拔最高的大石山区,全境为世界罕见的典型喀斯特地貌,石山连绵,峰峦叠嶂,幽深神奇,高峰丛,低洼地,山峰密集成四面环围状,中间深凹如锅底。弄,在瑶语指四周高峰环绕的深洼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乡幅员面积203平方公里,海拔800~1000米的峰丘有5000多座,1300多个洼地(弄),有324个原始古朴的壮村瑶寨分布点缀于洼地底部,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是石多土少,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有人说,七百弄“金木水火土”五行具缺,唯独不缺石头。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全乡无河无井水源贫乏,当地曾进行勘探打井找水,结果打下去300多米仍未见水,只好放弃。因为缺土缺水,山上连灌木都难以生长,满山遍野生长的都是些面黄饥瘦的杂草。山里少见成片的土地,大多为散布在岩石缝隙的狭窄地块,农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间种、套种黄豆、黑豆和红薯等杂粮,特殊的地形光照不足,只能单种。由于山高石多,水源稀缺,土地贫瘠,土地产出率极低,当地长期以来全年缺粮达三四个月,属国家深度贫困县中的极度贫困乡。</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环境就很能反映当地自然经济的状况,仅就日照而言,冬天最短时不足五小时,通常是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三点半之间可见阳光(日照在校园最高的楼顶出现和离开的时间),因此,对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孩子,大自然对人类生存必须的阳光空气和水显然十分吝啬,就遑论别的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贫困,许多山里的孩子上学要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上走几个小时;寒冷的冬季光脚穿凉鞋上学的孩子不是少数,许多学龄前儿童常赤裸下身作人体艺术展示(缺水致换洗衣物成为难得的奢侈);在校寄宿不吃早餐的学生占半数以上(能享受国家补贴的免费午晚餐);教师招不进留不住和因流动缺额情况严重(甚至不得已用小学教师到中学顶岗);校园生均面积不足和大班额的问题也长时间难以有效解决;学校仍时不时有断水断电断网之虞,村校和教学点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及普及程度与乡、县学校差距更远,电脑是基本没有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全校学生中贫困户子弟占到80%以上,虽然国家对山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予以重点关怀和照顾,实施孩子上学免费及其在校食宿补助政策,并对学校的设备设施和校舍建设予以巨大投入,学校的硬件建设已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因基础薄弱,条件限制,人才缺乏以及历史积欠太多等原因,总体而言教育仍面临众多发展中的困难,尤其是作为中心校下属的10个村完小和34个教学点,更是与现代化教育相去甚远,甚至维持正常教育教学,保证日常教学秩序,按标准配足师资设备,开足开齐规定课程,都仍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山区孩子仍难以享受到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亟待进一步提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通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大化瑶族自治县已宣布整体脱贫,壮乡瑶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山里的七百弄也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现今已实现屯屯通公路,家家住新房,户户有水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山区学校也在致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为山里的孩子提供优质教育,各级政府和部门以及教育工作者正在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相信不久的未来,山区的孩子会走上幸福美好的锦绣前程。</p><p class="ql-block"><br></p> <p>大山夹缝里的七百弄</p> <p>群峰峥嵘</p> <p>雾迷瑶山</p> <p>高山深弄</p> <p>这就是“弄”</p> <p>山路弯弯</p> <p>千山万弄</p> <p>比小心落石的告示更有效</p> <p>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著名的八里九弯</p> <p>石缝长大的玉米羸弱低产</p> <p>七百弄山羊倒是好东西,但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大山对植被的损害也很明显</p> <p>飞上北京两会餐桌的七百弄鸡</p> <p>农作物并无特产,不成规模且品质不好的这些果树根本没产生效益</p> <p>弄确的二里十弯进屯路</p> <p>坎坷的弄荣进屯老路</p> <p>弄细屯在修的进屯路</p> <p>弄合村弄合屯的旧房</p> <p>弄平村弄洪屯的旧房</p> <p>瑶寨西满屯</p> <p>弄呈村弄朴教学点</p> <p>远处是弄雄村小学</p> <p>周日返校</p> <p>二年级的黄章弼同学上学两年来每天在这条路上走两个多小时</p> <p>曲折崎岖的上学路</p> <p>瑶家儿女扬帆远航的锚地</p> <p>校园俯瞰</p> <p>校园纵览</p> <p>阳光明媚</p> <p>校园里的水柜</p> <p>综合楼实验楼</p> <p>初中部教学楼</p> <p>弄里学堂</p> <p>大山深处</p> <p>群山环抱</p> <p>升旗台</p> <p>上学路上</p> <p>等候进校的学生</p> <p>升旗仪式</p> <p>小学部早操</p> <p>孩子们上课前的笑脸</p> <p>要上课了</p> <p>课堂上</p> <p>看到了几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p> <p>初中部课间操</p> <p>队列操比赛</p> <p>队日活动</p> <p>七百弄实验学校在乡府街上最低洼的弄底,每次下雨山水夹着泥沙都冲到校园里,水顺着下水口进入地下溶洞,雨后沉积的泥沙是大扫除不变的理由</p> <p>雨后的这汪积水令他们乐趣无穷</p> <p>上篮</p> <p>课外活动</p> <p>博士讲课</p> <p>饶有兴趣</p> <p>深圳来的支教老师</p> <p>支教老师的数学课</p> <p>北大博士作科普讲座</p> <p>北京来的老师在教学点手把手教孩子洁牙</p> <p>七百弄实验学校小学生宿舍</p> <p>寝室里</p> <p>我最棒!</p> <p>寝室外</p> <p>课间操</p> <p>入冬了光脚着凉鞋或赤脚出操的不是少数</p> <p>课堂上</p> <p>孜孜不倦</p> <p>专心致志</p> <p>深圳老师送来的物理课</p> <p>深圳老师送来的英语课</p> <p>粤桂一江牵</p> <p>结对谋发展</p> <p>温情暖瑶山</p> <p>善行无辙迹</p> <p>深圳市石岩公学捐助的电脑,初中部教师达到人手一台</p> <p>支教老师作初三年级中考备考辅导</p> <p>课间休息的校园</p> <p>童心飞扬</p> <p>下课了</p> <p>体质检测</p> <p>课外活动</p> <p>深圳宝安区捐建的大水柜</p> <p>冬天里校园光照仅四小时</p> <p>弄里的文化高地</p> <p>餐厅</p> <p>饭桌餐桌兼而用之</p> <p>晚饭后</p> <p>人气最旺的就餐位</p> <p>席地而餐</p> <p>洗漱时间</p> <p>建挡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政策明白卡</p><p>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幼儿园到大学的建挡立卡贫困户家庭。</p><p>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国家给予的生活补助:小学住校生每年1000元,初中住校生每年1250元,非住校生小学500元,初中625元。</p><p>高中(中职)阶段实行“一免一助”政策,即免学费、住宿费和课本费。可以申请获得每年国家助学金3500元生活费。</p><p>高等教育阶段国家已建立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p> <p>瑶山枫红</p> <p>大红柿子高高挂</p> <p>冬天的颜色</p> <p>夕照瑶山</p> <p>瑶山落霞</p> <p>校园暮色</p> <p>晚自习</p> <p>月映校园</p> <p>静中有动的校园之夜</p> <p>安宁静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