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炉、一壶、三茶杯……传统的潮州工夫茶述说着中国古老茶文化的故事。红泥炉、榄仁炭、羽毛扇,经久不息世代工夫传家。<br> 潮州工夫茶之冲法,有一套十分繁琐的程序。按过程,是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筛茶等。传统的潮州工夫茶一般只有三只小杯,寓意三杯为“品”,“品物流形”、“田获三品”、“三为万物”,三是最稳定的结构。不管人数多少均只用三个杯,大家轮流喝,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衷共济圆融一体人文精神。品茶时一杯茶要刚好分为三口。香味从舌尖逐渐向喉咙扩散,最后一饮而尽,可谓畅快淋漓。这就是工夫茶的三个境界———“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咙,神明凌霄汉”。 传统茶具。 精致的茶点。 工夫传家。 红泥炉加榄仁炭起火。榄仁炭易燃少烟,火力均匀,烧出的水顺软润滑,略有甘甜。 羽扇轻摇助火。 闻茶。 纳茶,将茶叶倒在一张白色的纸上,观察干茶条索、颜色。 壶纳乌龙,用手轻轻触碰茶壶,让茶叶在壶里平摊均匀整齐,在注水时更好地与水接触。 高冲,开水沿壶边定点入水,不能直冲壶心,不可断续。 淋罐,其作用一是去沫二是追温,壶外追热令香气冲盈壶中。 烫杯,既可以消毒,又能够提升杯温,“汤沸茶香”,热杯有利于起香。 滚杯,烫洗茶杯的边缘。 关公巡城。低斟出汤,勿令飞溅,勿生气泡,能含香藏韵。筛茶时执壶循回往复匀速出汤,是谓“巡”,目的在于让三个杯里的茶汤浓淡均匀份量均等,勿厚此薄彼,勿有分别心。 韩信点兵。“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只讲前四字不讲后半,体现幽默感,重点在没有说出来的后半句。茶汤点滴务尽,勿使残留浸泡过久致后续苦涩。 敬请品茗,宾主互相礼让,按照长先幼后顺序轮流着喝。同时以客为尊,必须待所有宾客喝过一巡然后才轮到主人喝。待客之道,礼让三先。 品茶,要先闻香味,然后看茶汤的颜色,最后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刚好分为三口品完。 <p>地道的工夫茶,配上传统潮乐,是否更添古风古韵呢?</p>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