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秋十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光阑珊而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岁月匆匆流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许秋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缕秋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浸染了凤凰山上千树万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荡起了汉丰湖水阵阵涟漪。</p><p><br></p><p> 10月12日上午8:30,重庆市2020年秋季渝东北片区德育主题教研工作会在市教科院德育所杨昌弋副所长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p><p><br></p> <p> 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所长赵仕民、开州区教工委委员.教委副主任王家全、开州区教工委委员.教师进修校校长郑贵成等嘉宾出席会议。</p><p> 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渝东北片区各区县教委、教研部门德育教研分管领导、德育教研机构负责人或德育教研员、部分中小学校长和开州区德育干部、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等232人。</p> <p> 开州区教育工委委员、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郑贵成热情洋溢地欢迎各位嘉宾和老师的莅临。</p> <p> 开州区教育工委委员、教委副主任王家全对本次渝东北片区德育主题教研会的大会意义作了概述,欢迎渝东北各区县德育工作者莅临汉丰九校共同研讨新时代德育新课题,共同探寻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策略。</p> <p> 重庆市教科院德育所所长赵仕民做了重要讲话。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德育教研科研工作谈了三点意见:一是切实增强立德树人的政治自觉,二是着力深化立德树人的基础研究,三是健全完善德育研究的机制体制。</p><p> 赵所长指出:立德立人,兴研兴教,是我们的教育使命和教育担当,让我们进一步肩负使命,开拓进取,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智力支持作用,为各地教育优质发展做出新的贡献!</p> 立德树人特色项目经验交流 <p> 开幕式后,首先是汉丰九校刘达富校长就“市立德树人特色项目72行生活实践课程”建设与实施中探索出的新路径作了详细汇报。刘校长基于学校“生活教育,朵朵陶花放光彩”的办学理念和始终“让孩子站在校园正中央”的办学宗旨,一直着力思考并践行培养合格未来小公民。72行生活实践课程的推进和实施,孩子们学会负责任、有爱心、阳光自信地生活,习得“会生活、品生活、美生活”的品质,童年的本真、本色飞扬起来,九校学子过上了真正属于童年的幸福生活。</p> <p>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冯国宾从行动德育的“提出背景、基本策略、价值成效、深度思考”四个方面作重要阐述。拟定的行动德育体系,让新时代德育发展的实践诉求,区域推进德育的内在需要在“一条主线、两个依据、三级规划、四大行动、五大路径”中突显。行动德育就是知行结合自主建构的德育,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德育,是真正落实到学生具体行动上并指向学生所有行动的德育。</p> <p> 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副校长杜文峰分享了《城市寄宿制中小学生活育人路径探索》,就城市寄宿制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与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p> <p> 来自彭水教师进修学校的吕丹秀老师所作的汇报是《立德树人特色项目实践与探索》,主要从实际操作的层面交流项目推动下的“行动德育”是如何动起来,如何在实践中建构区域德育系统化,如何建立机制体制,如何破解区域中小学德育整体推进中“干什么”“怎么干”和“谁来干”瓶颈问题。</p> 基地建设专题培训 <p> 重庆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谭轹纱老师为大家作了基地立项专题培训,为大家详细解析了基地立项申报主题、条件和具体要求,并介绍了立德树人特色项目研究基地建设路径。</p> 课程育德精品课研讨 <p> 12日下午2:00,开州区汉丰第九小学课程育德研究课朱占超老师执教《1亿有多大》,让学生通过猜想、实验、推理和对比等实践活动,体会“化繁为简”“从部分到整体”的研究方法,构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懂得“积少成多”的道理,朱老师从学科特点、学生经验到课程内容选择再到环节设计和课堂实施都处处育德,时时渗透感知“少与多”的关系,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观念,在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中从我做起,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p><p><br></p> <p> 市教科院中教所生物教研员吕涛就生物学科育德从二十四节气入手,挖掘生物学科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等内容,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p><p><br></p> 市级课程育德精品课解析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的王端老师,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深度解析了如何通过教材让学生与生活建立联系。</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来自重庆八中的梅春练老师,以一堂物理课《静电现象的应用》,深度挖掘物理学科德育价值,巧妙地嫁接资源,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重庆两江中学的畅婧老师,以美术课《千姿百态的水》为例,通过分析教学背景、目标、过程、效果,开发美术课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融德育于美育,化美育为点滴。</span></p> <p> 杨昌弋副所长对五位老师的课例作了精彩评析,并重点谈了课程育德的价值指向与育德要素。他指出,当前我市课程育德的背景、现状、问题,并点明了课程育德的道德价值应指向生活价值、生命价值、社会价值。</p><p><br></p> <p> 接着德育研究所教研员何梅为大家明确指出中小学德育建设的价值意义、主要内容和评价标准。她强调,德育课程要让学生自己建构课程思维、生长思维、价值思维,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促进学生成长,全面提升课程德育综合育人价值,发挥课堂育人主体作用。</p> 班主任工作室经验交流会 <p> 13日早上8:30,余小游老师就“感•悟•行”三元一体式道德教育模式为主题,向我们介绍了云阳中学 “在观中感,在感中悟,在悟中行”三元育人模式的“道德感悟教育”,既有理论专著,也有实践专著,引导班主任开发适合中学生的班会课。</p> <p> 汉丰五校的王芳校长根据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作了“创新‘3s’模式,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报告。“3s”即“识”,认识、见识;“时”即找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节点;“实”即推动专业成长的进阶。全程用活动展现了五校孩子们与太阳齐飞的精彩童年!</p> <p> 接着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张希老师解读《重庆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建设规范》。张老师先为大家解读了班主任工作室的建设背景、理论依据和建设价值,再详细解读了工作室建设的主要职责和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她强调,“教育的本质不是传达,而是转化”,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p> 心理危机预防培训会 <p> 德育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赵淑兰提醒大家从日常生活入手,关注心理危机的常见表现,并强调作为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成长智慧,更要帮助学生健康发展,还要维护自己身心安宁。</p> 家校共育及研学旅行专题培训 <p> 13日下午,我们首先观摩了汉丰四校“大美汉丰湖”家校社区共育主题实践课程的成果展示。</p><p><br></p> <p> 接着在赵仕民所长的主持下德育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何云山、以及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李琪月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了专项培训;同时汉丰四校校长朱成波就《强化协同育人课程建设 增强协同育人内生动力》和大家做了分享。</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为期两天的会议很快就要落下帷幕了,</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德育研究所杨昌弋副所长总结了本次大会并布置了学期总体工作。杨所长特别强调,要求各中小幼学校落实德育首位、落实中央政策、落实各项通知的内容,全面推进接下来的六大活动和七项研究。</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遇见十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轻拥丝丝微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语时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拾起德研盛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踏寻芬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期许沁脾花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眸驻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捕捉温暖阳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路追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浸润悄无声响……</p> <p>期间,参会嘉宾还参观了我校石画未来城</p> <p>指导了我校72行生活实践课程之未来新城行政服务大厅的行政服务课程</p> <p>参观我校德育生活展区:</p> <p>品尝了我校72行课程之餐饮行业所做的甜品及糕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