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全面提高新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加快班主任的成长速度,使新聘班主任能尽快成为班级管理的行家里手,10月13日下午,我校在二楼会议室开展班主任“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德育副校长李强,德育处主任丁亚霖,副主任崔世轮、李东亮,以及此次活动相关的全体班主任指导教师和新聘班主任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德育处主任赵世琳主持。</p> <p> 赵世琳主任在讲话中强调,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将决定学校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师徒结对,为新教师指定老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师带教,是我校的优良传统。此次活动的目标是使新教师尽快成长,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班主任管理水平,建设一支高质量师资队伍,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师德高尚、境界高远、能力高强、学识高深、言行高雅"的"五高"教师。</p><p> 为师的过程,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的经验传授过程;是一个一招一式地学,继而认真揣摩、摸索出具有适合自身特色的教育风格、管理风格的过程;更是一个双方互动、双赢,不断开拓、创新、提高的过程。</p> <p> 李东亮副主任逐条宣讲了绥德中学班主任“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实施方案,透彻的理解,细致的要求都体现了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厚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丁亚霖主任宣读结对名单</p> <p> 师傅们隆重接过学校的聘书,将开始履行各自的职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师傅代表贺建勇老师发言</p><p><br></p> <p> 贺老师以《共结一心,共创辉煌》向学校和徒弟承诺:我们一定秉承绥中的传统,学习各位行家的精神,对自己的徒弟毫无保留,尽自己所能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有德尚需有才,德才兼备才是人才。作为师傅,“学高方可为师”,绝不能仅靠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教育经验,更重要的是要用勇于探索、不断钻研的拼搏精神影响徒弟。师傅的责任就是应该与徒弟共同钻研教育内涵、精心指导并督促徒弟总结工作经验、细心引导并鼓励徒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并力争在这些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抓住机遇,自我加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徒弟代表杨青松老师表态发言</p><p><br></p> <p> 他表态:作为徒弟的我们,需要进步,需要成长。我们会制定好计划,明确发展方向,向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在结对期间,我们定会勤学多问,及时总结,仔细研究带班方法,增强带班能力,尽快提高自身水平。诚心、精心、细心、耐心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态度;勤学、勤问、勤看、勤听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方法;成长、成熟、成才、成功是我们拜师学习的目的。</p><p> 作为徒弟,我们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期望。我们一定会抓住这次机会,借鉴师傅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的带班经验和精湛的业务水平,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带班风格,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争当学习型班主任。</p> <p> 李强副校长借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来启发在座班主任,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阐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使与会班主任接受了前沿的教育思想。</p> <p>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我校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年轻班主任的成长速度,必将有效促进我校班主任管理团队的共同进步、发展,为绥德中学的明天打下坚实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