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春草梦 梧叶已秋声,——广西2020“区培计划”全区教研员专业素养提升研修班简报,2020-10【总第2期】

天涯LR

<p>.题记——</p><p> 南京是一座秋天的城市,它有太多属于这个季节的性格。高大的梧桐几乎遍布了南京的街道,仰望那些树梢,好比在观赏一支支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而这“万花筒”正好是江苏教育人“先行先试、敢闯敢拼”的缩影。</p> <p>  初冬时节,在广西教育研究院、自治区师培中心精心组织下,全区各市教科所负责人及中学教研员88人,怀着憧憬,带着希望,迎着冬日暖阳,齐聚六朝古都南京,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研修学习。此次培训由南京师范大学智库联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p> <p>  由于时空的错位,我们没能有幸到被誉为东方最美校园——南师随园校区里“馨染”。但玄武湖随处可见的参天古柏和墙面斑驳的古建筑无不显彰着南京的厚重与底蕴。呼吸着弥漫浓厚文化气息的空气,我们内心对各位苏派名师大家的讲座充满了无比的期待。</p><p> 12日下午,我们聆听了南京师大教育科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黄伟教授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六级进阶》课题报告。</p><p> </p><p><br></p> <p>  首先,黄伟教授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需要弄清楚的六个问题:我教到了吗?学生学到了吗?学生学会了吗?学生会学了吗?学生会用了吗?学生用活活用了吗?”揭开了讲座的序幕……</p> <p>  其次,他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个误区:</p><p> 一是一厢情愿的认为教得越多越好。</p><p> 二是教的方法与内容不匹配。</p><p> 三是只管“教”,不管“到”。</p> <p>  .紧接着,黄教授诠释怎么样才算“学到了”?他认为“学到了”包括三层意思:</p><p> 一是在老师指导引导下的学习,有着清晰目标的学习。</p><p> 二是指通过自己心智的努力而学有所得。</p><p> 三是指“学到”要落实在“到”字上,心到、手到,学生要学为己有,而非书袋也非装书四角柜。</p> <p>  再下来,针对如何引导学生真的“”学到”的问题,他指出老师至少要有三个“作为”:</p><p> 一是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p><p> 二是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投入学习。</p><p> 三是课堂上除了设计好学生的活动策划好学习方式以外,还要注意深化转化。</p> <p>  其五,黄教授根据多年来基地实验得出了结论,他指出,学生“学会了”一般都具有以下的表征:</p><p> 1.掌握了知识的内在结构和逻辑框架,对所学的知识有比较全面的整体把握。</p><p> 2.能够建立知识之间和新旧之间的自然联接,找知晓知识的背景和情境性意义。</p> <p>  最后,黄伟教授提出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会用了”意味着什么?二是“活用了”又意味着什么?</p><p> 他指出了两个关键要义:</p><p>“会用了”跟“活用了”的是两个不同的层次。</p><p> 两者虽然都属于迁移,但“会用了”是同化性迁移,“活用了”则属于重组性迁移。</p> <p>  黄伟教授深耕多个学段的教育,博学多才,积累丰富,思维敏捷,口若悬河,他的讲座基于问题,基于课堂,源于教师,根植学生,深入浅出,贴近实际,对教学的前沿问题有着敏锐的嗅觉,许多观点具有很强的导向意义,他的讲座激荡了我们的心灵,启迪了我们的思想,激发了我们的思维。</p> <p>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这也是中国基础教育一直极为欠缺之处,今日,我们广西教研人在聆听黄伟教授的专题讲座之后,我们相信每一位同志的思维结构都会有一个质的转变。</p><p> 蓝图在前,使命在肩。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为强大指引,我们这个研修班学员一定能够凝聚起强大的教研合力,在新征程上创造出新的业绩,向广西基础教育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p> <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本期来源</i>:第二组全体成员</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组员名单</i>:</p><p> 阳志清 林宇萍 陈 玉 苏兴卫 </p><p> 陈振友 冯 斌 潘学忠 成家斌</p><p> 成冬元 黄平化</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文编辑</i>:黄平化</p><p><i style="color: rgb(237, 35, 8);">责任编审</i>:阳志清 陈 玉</p>

学生

黄伟

学到

学习

课堂教学

活用

讲座

教授

教育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