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贡嘎(一)

三寿

<p>当知道2020年的中秋遇上国庆时,藏地金色的森林草地和圣洁的雪山就在向我疯狂的呼唤,我知道我要去。</p><p>第一个念头是去雨崩,十一年前也是中秋遇上国庆的8天,我曾进到了雨崩,但因为种种原因留下了遗憾,那次旅行成了一个分水岭,登山大包从此被束之高阁。这个十一假期乐程户外有这个行程,是在10月2日清晨6点半的丽江火车站成团,就是说要从昆明坐夜班火车往返,我想要同伴。发出了一、二、三、四拨邀约,最终无果,等朋友们一一确定去不了时,乐程的行程却已满员了。</p> <p>这时有朋友约我去川西,看贡嘎,我答应了。被贡嘎种草是源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一幅在成都看到贡嘎雪山的照片,杜公"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胸怀和意蕴毕现,真是繁华不远,红尘很近,孑然独立,静观无语,心向往之。贡嘎雪山也是我上课时常常讲到的空间定位点,它显著的垂直地域分异,冰期时雪线的变化也是高考题的素材,作为地理老师的我当然该去看看。</p> <p>好事多磨,临近出发前许多团友因故取消行程,约我的朋友也不能去了,17人只剩6个。我家里也有一点突发情况,大假期间父母没有人照顾。再加上因为行程中可能要露营,如果在高海拔地区重装徒步的话,我对自己的体力和装备没有足够的信心,队伍中的团友全都素不相识,万一⋯⋯所以我也申请退出。队长山姐耐心的一一解答我的疑问,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她是远山协会的专业领队,有充足的户外经验,这次是朋友相约顺便探线,大家共摊费用。她没有空口承诺遇到困难谁谁谁会帮助我,只是告诉我你自己可以解决,这反而让我觉的特别靠谱。翻看她的朋友圈,发现她比我年纪略长,对生活的充满热情,对自己充满信心,让我心生敬佩。我的妹妹也支持我出行,她安排好了工作,假期回来照顾父母。于是,我的贡嘎朝圣之旅开启了!</p><p>生活就是这么神奇,出发前让我担心的陌生同伴,归来时成了不忍分别的知交好友😊。也许就是因为行前的自然筛选,才形成了志同道合的6人小团,两男四女,2个60后,2个70后,1个80后,1个90后,同乘一部车,8天8夜,行程近三千公里,风雨同舟,甘苦与共,人人自由表达意见,合理优化行程安排食宿,其间没生任何嫌隙,没有任何磨擦,仿佛天生就是一个团队。</p> <p>那么,出发!翻山越岭,只为看你⋯</p><p>蜀山之王-贡嘎山(Gongga Shan)(又叫岷雅贡嘎(Minya Konka),位于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周围有海拔6 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更耸立于群峰之巅,海拔7 556米,高出其东侧大渡河6 000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我们选择绕着贡嘎先东后北,再到西,从不同的角度,期待窥见她的真容。上面这张图是小波在网上找到的,大致可以看到我们的路线。</p> <p>从昆明出发,一路往北。第二天下午到了贡嘎东部,雅安附近,天开始阴了。</p> <p>在菩萨岗服务区第一次看到云雾缭绕的山峰和呱呱飞过的乌鸦,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照。</p> <p>1号入住的小镇叫冷碛,在贡嘎东面,海拔3500多米的华尖山山脚,华尖山是看贡嘎日出的最佳选择。</p> <p>打听到山上有村民搭的帐篷,并提供餐饮,我们便可轻装前行。2号早上,睡了个懒觉,早餐后乘村民的车到途步起点。上山有两种方式,一是坐村民的摩托车,一是自己走,路程约八公里,重直爬升一千多米,我们选择自己走。此时昨天上去的人们已经下山来了,对面走来的一位小哥笑着对打扮帅气的吾空说:"哈哈哈哈,你穿那么干净做啥子,等下儿都是泥巴"😅</p><p>看我们一色背包、手杖、冲锋衣的装备,路边的警察冷着脸走过来问:"你们要做啥子?谁让你们来的?"然后一脸严肃,煞有介事的做起了劝返工作:大意是这里尚未开发,不能提供旅游的安全保障服务,不允许游客进入。弄得我一脸蒙,难不成这样无功而返?看着旁边络绎不绝下山的人们,我似乎明白了。赶紧表示远道慕名而来,主动保证注意安全,并承诺责任自负,旁边的小队长拍了照,表示可以通融一下,便放我们进山了。这是华尖山给我们的第一个下马威。</p><p><br></p> <p>弯曲的山路很陡峭,路面崎岖,摩托车盘旋而上,完全是越野拉力赛的赛道。路边时不时出现波哥带住你抄近道的牌子,引导我们避开大路,穿过树林,虽然陡一点,但更有乐趣。</p> <p>在海拔三千以下的区域,天气不错,阳光透过云隙,暖暖的,穿着短袖,但帽子、墨镜、头巾、袖套等防晒装备武装了个严实。</p> <p>半山上,走出树林,雪山群峰远远的出现在天边。之前有近距离看玉龙、哈巴、梅里,阿尼玛卿、念青唐古拉、南迦巴瓦、珠穆朗玛等等雪山的经验,这一抺天边的雪峰没有惊艳到我,我甚至没有拿起手机拍一张,心想,山上看得会更清楚吧。也许就是这种轻慢之心让这成了我看到贡嘎东坡的唯一一眼😓。这两张是吾空拍到的。</p> <p>越往上走,雾气越来越大,能清晰地看到水汽沿着山坡上升并凝结成水滴的过程,天空渐渐变成了灰白色。有风吹过,群山才会露出一点点绿色,云洞中时不时洒下的阳光斑驳的照亮侧面山坡上的树林,总能引起行路人的一阵惊呼。我们已经身处云端。</p> <p>到山顶附近,开始出现冷杉林,景色更加迷人。山坡更陡了,长期的阴湿环境,道路变得很泥泞,摩托车上的乘客也只能下车徒步了。气温明显降低,空气中的雾滴会把衣服打湿了,风吹过时有细针扎入的寒意,裸露在外的耳朵明显感觉到了秋风中的泠冽。最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仰头时可以看到山上的帐篷和红旗,成功在望。</p> <p>到达张姐和刘哥开的"云端新月"客栈时,虽然时间还早,但天色很暗,因为云层太厚了。</p> <p>山上条件简陋,幸而张姐手艺不错,晚饭和早餐吃得比较满意,还泡上了热水脚,幸福满满。外面雨势渐大,大家心里都祈祷着明早天晴。入夜刘哥用柴油发动机发了两个小时的电供照明。今晚除我们一行外,还有一对中年夫妻和一对年轻的情侣,大家围炉闲聊,时间过得挺快。</p> <p>客栈里养了两只橘猫,一公一母,从小在山上长大,能独自觅食生存,疫情严重的期间,主人几个月没有上山,它们居然也安然无恙。</p> <p>这是我们称为"工棚"的居所,被褥还算干净,但都是湿湿的感觉,用了大半夜才基本捂干😅。幸好今晚只有10人入住,很是宽松,另一伙朋友从成都参团的入住隔壁张哥家,近百人挤一个棚,想想真白等酸爽😅。夜里伴着此起彼伏的环绕立体的鼾声,今夜注定无梦。</p> <p>最可怕的是半夜起来入厕,凄风冷雨,路烂泥滑,好一个凄凄惨惨戚戚😓,比二十岁时去峨眉山和轿子雪山时还要艰苦,这是华尖山的第二顿杀威棒。</p> <p>不愧是设计师,吾空把这风雨中的灯光拍出了别样的意境😄</p> <p>3号早上五点半,隔壁的闹钟响了,昨夜相约无论天气如何,今早六点出发一去观景台守一下,至少留下自己的足迹👣。山上有两个观景台,最高处的叫360度观景台,是全方位赏景的最佳位置,大约要走40分钟,还有较大强度的垂直爬升。另一个叫340度观景台,就在客栈后面,10多分钟就可以到。看着外面仍然飘过飞的雨雾和吸饱了水份的泥泞草地,我们选择了后者。</p><p>(照片中我前面的一点亮光是摩托车的车灯,好像是佛光哦)</p> <p>穿上雨衣,拿上手杖,戴上头灯,跟着刘哥出发,要登的就是右边这个山坡。</p> <p>上坡的途中先是鞋子开始渗水,后来出现明显的低血压症状,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拉姆带的士力架和春姐的葡萄干救了我一命,这算是华尖山迎头浇来的第三瓢冷水吧。</p> <p>登上山脊,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东面云气间隐约能见到四人同和牛背山(另外两个从东面看贡嘎的观景点)。太阳丝毫不见踪迹,雾气源源不断的从东方涌上来,越过山脊,漫溢到西边的山谷中,形成云瀑,缓缓的流淌。</p> <p>向西面看去,雪山冥无踪迹,山谷间飘荡的朵朵白云在灰色的雾气飘着,勉强算是云海了。</p> <p>南边高处就是山顶的360度观景台,也淹没在雾霭中。</p> <p>杉林杜鹃,悬崖绝壁,雾气蒙蒙中,巨幅的水墨丹青辅展开来,别有一番风味。</p> <p>头未曾梳,脸不曾洗,拉风的雨披也挡不住我做华尖山上最靓的仔儿😄。</p> <p>丛林下艳丽的高山苔蘚</p> <p>早餐后徒步下山,大家互相打趣着跤摔得帅不帅,泥糊得多不多,腰酸腿痛中,仍旧欢乐不断。</p> <p>下山后稍事休整,上车继续出发,经泸定北上,进入318国道后转西,去贡嘎西坡。</p> <p>5日晩入住玉龙西村,高原上的藏族村寨里月色如华,繁星点点,却也寒风刺骨,说好的中秋赏月什么的也顾不上了😅。</p> <p>第二天计划早餐后先去步行10多分钟路程外的泉华滩拍照,回来午餐后再上山到冷嘎错,看完日落再下山。</p><p>早餐后正打算出发时,昨天约好的当地司机(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的藏族大哥,就叫他扎西大哥吧,他三次建议这样逆转了我们的行程,成就了我们的奇遇)进来说刚刚他载人到子梅垭口,天气很好,建议我们尽快上山,以免天气有变,错过美景,这是扎西大哥带来的第一个神转折。宁信其有,雪山再不能错过,我们决定放弃泉华滩,山姐和春姐脱下美美的准备拍照的藏族衣裙,换上骑马登山的行装,大家带上防寒保暖的衣服,主人家为我们切了一斤青稞饼作干粮,急速乘车上山。路上讨论起来才发现,这时候就上山,等到日落话时间太久了。扎西大哥建议说可以早一点下山,下午去子梅垭口看日落。约好下午两点下山后前往,车费要价600元,讲价后他答应降到500元,这是扎西大哥又一次转变我们的计划。</p><p>车程大约半小时左右就到达了徒步起点,往返每车300元,隐约觉得也太贵了吧,但这是地方垄断价格,没得商量。</p><p>徒步起点海拔3700左右,湖边海拨约4500米,垂直爬升约800米,当地人说骑马上山只要约半小时,想来应该不远。我对骑马有心理阴影,仍然选择徒步。</p><p>跟着马队的路线,陡峭的山坡上有大片裸露的岩石,明显是过渡踩踏,植被破坏后土层流失导致的,左侧路边流水潺潺,溪谷是黄色的,走近看水很清澈,水中的钙华给底石染上的黄颜色。沿着山坡往上缓缓攀登,走几步就要歇一歇。山体上半部分,坡度更陡了,马道呈之字形回旋,道路之间保留有较多低矮的灌丛,我们可以跨过它的直线向上。烈日炎炎,气温倒不太高,走累了一回身,清风徐来,很惬意。</p> <p>走在前面的春姐向右侧斜着走去,我也跟上。爬到坡顶的鞍部有一片草地,几个登山的人在那里小憩。抬头,一大列雪山突然出现,在阳光下闪着明亮的光芒,遗世独立,却又那么近,仿佛就在我心里。身后传来马背上游客"卧槽,太美了!"的惊呼。</p> <p>这一刻有被照亮的感觉,放下背包,拍照,凝望,特别想爬上右前方的山峰,向雪山走去,而马队和行人都在向左前进,理智告诉我,路在相反的方向。</p> <p>继续前行,沿着山脊线向上,垂直爬升率很高,很费劲,一步一喘,走几步一回头,觉得雪山反而离得更近了。因为站得越高,雪线以上能看到的部分更多了。</p> <p>渐渐爬到比右边的山峰更高的位置贡嘎雪山的主峰才露了出来,绝对的王者,卓尔不群,云雾缭绕,忽隐忽现。</p> <p>谢谢小波帮我记录下行走的足迹👣</p> <p>前面走着一个独自背着大包重装徒步的女子,让人敬佩,感觉上应该跟我年龄相仿,她今晚要在山上露营。(不是图片上这个哦,这个是小波😄)</p> <p>头顶上的云层慢慢从西边漂来,遮住了太阳,凉爽多了,东边的雪山顶上云层也渐渐多了,扎西大叔说的真准。</p><p>很快到了湖边,这是一个小小的冰斗湖,十分钟左右应该环绕一圏。周围零星的扎着几顶帐篷,听露营的人说昨天下午和晚上云层都很厚,没有看到日照金山。</p> <p>我们选择顺时针方向绕到湖对面,找到了骑马上山同伴,还巧遇了从成都参团过来的公主和谷子。各种组合,各种pose拍了许多照片后大家坐在石头上休息。已经起风了,水面有波纹,看不到雪山的倒影。天上有云,水面的颜色也很平常,不过风景仍然非常动人。公主拿出带着的坚果和巧克力让我吃,这时走过来一个小姐姐问有没有什么吃的,她和同伴体力透支加上高反快撑不住了😓。大家纷纷把各种零食和饼子拿出来共享,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人总会向同类求助,抱团取暖。</p> <p>拍照,酷的来一个😄</p> <p>中国大妈必杀技也来一个😄</p> <p>湖的这一面是大片的乱石滩,一直延伸到山坡上,我沿着石头爬到半山,找到灌木丛中一块平坦的石板盘腿坐下,闭上眼睛静静的呼吸,感受这山、这水、这片天地的灵气。身心俱静的一刻睁开眼,哇!湖面一丝波纹都没有,蓝天白云雪山倒映在水中,太美了!这是贡嘎给我的第一次感应。几分钟之后,轻风吹拂,水面柔波荡漾,那个美妙的画面再也没有出现。</p> <p>湖边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都在往周围的山上攀登。这一群年轻人在湖边的石滩上斗歌,邀约周围的人加入,欢歌热舞,搞成了一个小小的音乐会。</p> <p>分享几张吾空拍的照片,美极了!</p> <p>下山的时候我们没有再走马道,沿着溪谷走,这样坡度陡一些,但路程更近,风景更美,灌丛太高太密的地方绕一下就行。因为留恋沿途的美景,抄的是近路,却比走马道的同伴还晚到了😄。</p> <p>一脚踏下去,脚边看到了这个石块,上面的苔藓完美的长成了完美的❤️形,我非常喜欢苔藓,看到它们就会有很清静的感觉。它是一个奇迹,是贡嘎山给我的第二个感应,</p> <p>我轻轻的拿起它,仔细看,拍照,轻轻的放下,它属于这里。我会记住这一刻的心情和身边的人!</p> <p>阳光灿烂,风儿清凉,雪山在眼前,花儿在身边,此时此刻此地,我在这儿,世界多么美好!</p> <p>回到出发地,虽然还不到约定时间2点,扎西大哥和同伴们已经在等着了。上车,去子梅垭口。</p> <p>到入住的藏族酒店时,我们昆明的司机师傅杨聪明上车同去,他居然拿了一把雨伞☔️,这时我们才发现阳光灿烂的天已经阴了。雨点很快就打了下来。我们开始怀疑这样的天气去看日落是不是有些滑稽?走累了的双腿都想回去瘫一下啦。扎西大哥坚持说可以的。我们都笑了,问他看不到怎么办?他一脚刹车停下了急驰的车子,说他不能保证,如果不信他就返回去吧。想到早上他对天气的精准预测,再想到即使看不到日照金山,也可以看一下子梅垭口,反正来都来了,无非是他想多赚五百元,我们要免去今后的遗憾,于是继续前行。这是扎西大哥又一次逆转我们的行程。</p><p>走着走着,扎西大哥又说,500元只拉我们到子梅垭口,上面还有个更高的观景台要另外收钱😓,每人50元。这不是坐地起价嘛?太不靠谱啦,坚决不从!当车停在垭口时天仍然是大风大雨,冷得出奇。我都没有下车。扎西大哥指着目力所及,不远处的观景台着急的催我们加钱。那边一样是风雨交加,但他坚持说那里看到的不一样。我猜到他是因为之前砍了100元的价,看我们又加了一个人,心里不爽。外面又下着雨,自己走上观景台去也不方便,便答应加他100元,果然他答应了。他立即调整车头向观景台驶去。这是扎西大哥第三次改变我们的行程。</p><p>就在上山的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奇迹发生了!云散开一个洞,阳光透射下来,车开到观景平台上时,云开雾散,一道彩虹🌈横跨天空,人们一阵惊呼。连扎西大叔都兴奋地把车直接开到平台边,跳下去拍照。我坐在车子最后面,等大家都下了车,我开始把带来的羽绒服和厚裤子穿上,厚薄两块披肩都带上,我知道,我们会在这里等几个小时,需要这些。这时扎西大哥回来重新停车,一直催我快去看彩虹😊,谢谢🙏🏻善良的人,美景当前,他深怕我会错过!</p><p><br></p> <p>幸而我没有错过彩虹,没有错过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p> <p>我登上右边的小坡,在一玛妮堆边停下来。对面是横陈着一列雪峰,峰顶云雾缭绕,近处是两道山谷组成的弧形环绕,白白的云气正从两边慢慢汇聚过来,在我眼前,正对主峰的地方相遇,静静的填满山谷。更近一点的低处一个铺满绿草的平台上有一弯小小的湖水,随着光线和云影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颜色。</p> <p>突然,一阵风吹过,雾气弥漫,雾气中出现了七彩的光环,中间有几个人影在晃动,仔细一看是我们的剪影。大家惊呼,渐渐的光环向我们移近,中间只留下一个人,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我举起手挥动,它也跟着挥手,而且从四肢向外发射出光芒,太奇妙了!这一刻我无比激动,我觉的这是贡嘎山给我的又一次感应,她要告诉我什么⋯⋯</p> <p>我一定是做对了什么,才能遇到如此殊胜的奇景🙏🏻!</p> <p>我把手机调到延时摄影,用石块固定在玛妮堆上,在旁边的石板上盘腿坐下,裹上印度带回来的大羊绒报肩,太阳暖暖的晒在背上,很舒服。离日落还有两个多小时,我要亲自感受和记住这每分每秒,因为我知道,人造的设备无法拍出实景的万分之一。</p> <p>我看到前方山坡上黄绿相间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图腾,一个五彩的光环出现在它的右上方,天光云影构成的画面叙述着一个关于这个小人儿的神奇的故事:一束大伞掠过它,一只大鸟飞来,用翅膀盖住它,想带着它向雪山飞去,然后谷地中的云海漫上来没住了它。贡嘎雪峰上的云层在气流中旋转,慢慢形成了近似飞碟的流线形,一层、两层,向上移动,拉姆说像是观音坐在莲座上,主峰似乎隐约可见了。忽而主峰上的云变成了灰色,开始往下沉,似乎要和谷地里上升的云汇合,这时我脑中浮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的念头,同时胃肠一阵蠕动,一点苦苦的唾液吐了出来,拉姆问我怎么了?我说还好。我有点担心是因为长时间间坐在冷石板上引起的肠胃不适,便止住了胃肠的蠕动。暮色开始降临,天上飞起好几架无人机,记录着这状美的景象。云海装满了山谷,向雪山铺展开去,我仿佛看到了《权力游戏》中长城外冰湖之战时的场景,山影里也隐约浮动着各路神佛的影像⋯⋯</p> <p>同伴们叫我转身,拍下了这张照片,你一定能看出这一刻我是多么幸福😊</p> <p>每景让每一个人都受到震撼和感动,能共同经历这样的奇迹,必是有缘人,和旁边的四川朋友一起手拉着手拍了这组背影,记录美好的时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