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罗布泊、探秘楼兰国, 我怀着敬畏、尊重、好奇的心,走进这里与千年前的古国故城对话⋯

李萌-深圳

<p>穿越罗布泊、探秘楼兰古城</p><p>这是中国四大无人区最难穿越的危险地带。</p><p> 在这片既不养眼也不养心的地方,我怀着对她的敬畏、尊重、好奇的心情走了进来,身临其境感受着与千年前的古国故城对话。</p><p>1.成功之处:此次穿越虽不完美但是完全达到预期目的~胜利穿越罗布泊!</p><p> 在风尘下的楼兰古城安营露宿,仰望星空、想若菲菲。</p><p>2.过程:没有想像到途中的艰难,却让体验到的艰难终身难忘。</p><p>气温变化、大风沙尘、魔鬼路段就是对"霸道"车的破坏性试验!</p><p> 再有不同的是意外,更在精神上给你刺激性的冲击,也正是这些使探秘楼兰的过程更加神密⋯</p><p>3.意外:</p><p> a.承办方行野定制原先铺垫好的捷径却意外被"别动队"横加刁难,"不同"身份的文物保护队折腾半天,差点让我们打道回府。</p><p> b.在军事禁区内的罗布泊和楼兰古城,特别是楼兰古城这个双管辖区,最终我们"狡猾"的领航者还是逃不过部队小兵哥的拦截,我们这帮"犯罪"的人,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收缴了我们难得珍贵的成果(内存卡),彻底删除掉禁区手机拍的照片,小兵哥工作细致…,</p><p> 能留下的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和抹不去的记忆。</p><p> 当然也有他们疏漏的,我幸运从另一部手机的垃圾桶捡回了一点,还有从其他同路朋友幸存中分享了一点,分享给各位朋友,待以后收集到队友更合适的影像内容再补充进来⋯</p><p> 感谢这次同行的“战友”们 、摄影师和承办方,把你们幸存的影视资料放入群里共享。</p><p> 这也是我第一次采用别人的摄影作品来填充我的游记。</p> <p>库木塔格沙丘越野涮锅、夜色烧烤,罗布泊撒野、 篝火 …</p> <p>穿越红柳滩、龙城雅丹</p> <p>每天吃喝拉撒…在无人区奔驰撒野…无人机拍摄效果不错!</p> <p>  沿干沽的河床步行两公里 ,体验一下罗布泊徒步的感觉 …</p> <p>从土银古码头往后,路况越来越差…</p> <p>即将冲出罗布泊军事禁区的最后几公里,这个小姐姐的"有车追"一声吼,"吓"的车队"疯"一样向反方向逃出10公里,就连富有领航经验的小龙哥也被搞蒙圈了,一时间也跑到大脑缺氧…</p><p> 我们这帮老家伙也是神情紧张、反应神速、气力十足,配合着霸道车,向罗布泊湖心的方向冲啊…</p><p> 很短的时间就把追我们的车甩开10公里…原来一场虚惊…</p><p> 这是即将走出罗布泊军式禁区前的一个10公里折反跑小插曲,我们笑的都很开心,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紧张的心情得以延续、最后得到验证。</p><p><br></p> <p> 到达罗布泊的第一站,在罗布泊界碑处野餐</p><p>罗布泊:位于新疆东部。是著名的灾难性的严酷环境奇观。据说很久很久以前,罗布泊曾是一湖碧水,有新鲜跃动的生命,有世代生息的罗布人,丝绸之路在这里繁荣了几百年。而今,罗布泊是死亡之海。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失踪,“当代徐霞客”余纯顺在这里遇难,漫漫黄沙吞没了文明与生命。1972年,罗布泊滴水无存。这个无涯的苦海,即使若干个世纪后漠风移来金灿灿的黄沙,也覆盖不住它脸颊上痛苦抽搐的皱褶。&nbsp;</p><p><br></p><p>罗布泊典型的荒漠生态环境导致其动、植物种十分稀少,并且还在逐渐减少中,进入罗布泊地区,偶尔可见胡杨,但枯死的胡杨比活的更多。最多见的是红柳、骆驼刺。动物有野骆驼、黄羊、狼、野兔等,其中野骆驼十分珍贵,已列入濒危动物,中国最大的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就在罗布泊的东南地区。在库木塔格沙漠和罗布泊湖盆地区,既没植被也没动物痕迹,极度荒芜。</p><p>像魔鬼城、龙城奇观一样,干涸的罗布泊也是一处奇观,但这是灾难性的奇观。对于每个来到罗布泊的人,都会平等地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恐怖,而镜头上闪过的凄凉和蛮荒,都是人类自己导演出来的。在罗布泊的湖畔,有人捡到过散落的玉石———五颜六色、天然浑成的风凌石,以及古人遗留下的铜簇、串珠……远眺湖盆地时隐时现的蜃楼,人们遐想罗布泊的过去、今天和未来……</p><p>罗布泊地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年降雨量约为60毫米,年蒸发量达2000毫米。异常的干燥,加上每年长达5个月的刮风期,令人望而生畏。因为,罗布泊荒漠里的沙暴,是高温中的狂风尘暴,大风一起,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连刮上几天,可以致人干渴而死,如果倒毙,极易被吹成干尸。曾有两个盗墓者进入楼兰,迷路后水尽粮绝而亡,过了3个月被人寻到,已变成木乃伊。</p><p>罗布泊的诱惑和风险并存,后者的比例还要多些。穿越罗布泊首先考虑的是风险。四季之中,暑季是最危险的,最高温度可达42℃以上,地表温度在75℃左右。人在湖边,灼热的气浪令人窒息。冬季气温可骤降至零下27℃。最好的季节在春秋两季,但此时每隔三五天会遇到4至7级漠风袭击。气温适宜,漠风较少的时间,是4月中旬和10月中旬。</p><p>走进罗布泊,不存在豪华旅游,在恶劣环境下,要使自己尽快地适应特殊的生活环境,吃、住、行,包括其他一切,都得认真地学着做。在罗布泊,任何人的随意性都会受到大自然的约束。颐指气使在那里没人理会,每个人都以平等的生命价值出现,这在罗布泊是一条生存法则。人们在罗布泊,要接受心理、生理和意志的考验。罗布泊,更适合探险者。</p><p>此次穿越的路线艰险,由鄯善县穿越罗布泊,经过楼兰到达罗布泊湖心、最后抵达若羌,库尔勒,罗布泊穿越近1000 公里,全程1700余公里,历时5天,有4个晚上是在沙漠扎营的,没有城市的舒适温床,但有荒漠野外的纯净蓝天、满天星辰、望不到边的地平线以及绝美无伦的日出、日落…丫</p> <p>在龙城雅丹地貌的河床上摆酷…</p><p><br></p> <p>罗布泊白滩附近,这11位"疯狂"的穿越者集体照。</p> <p>在罗布泊的第一晚,在干沽的河床上扎营,以后也都选古河床(也是峡谷),易找到山叉避风</p> <p>夜,气温急降!找来朽木点起篝火,舒服多了。</p><p>除露宿楼兰不可围火外,在罗布泊的夜我们都这么干。</p><p>据领航员介绍:在罗布泊夏季温差较大,白天气温高达40度以上,一到晚上气温骤降至零下-1度左右。</p> <p>罗布泊白滩附近人车混照⋯</p> <p>又是河床上宿营</p> <p>以下是途中的状态,(同路朋友幸存照片分享得来的)不是最惨的、最刺激的照片,我的视频已被军方清除…</p> <p>无人机拍到去楼兰的最后18公里中,我们的前车托底四轮悬空了,后面装备车在施援。</p> <p><br></p><p>千万不要拿独库公路、新藏线这些成熟的旅游路线来无人区穿越线路作对比,这些路线最关键的一点是有路或者有路基…</p><p><br></p><p><br></p> <p>6部车,在去楼兰古城最后18公里路上,先后有6车/次搁浅,四轮悬空,须难兄难弟帮忙才可…</p> <p>烂路一段,其实运行中很多时候,厚厚的灰尘包裹着车,无风状态下很难散去,后车要等待前车的尘埃落定才能前行,根本看不到前方路面…</p><p>这张照片反映的是我们的5号车搁浅,6号装备车在施援。</p> <p>历尽艰辛终于抵达这次穿越的“极点”</p><p> 楼兰古城:占地很大,但真正保留下来的遗迹主要有三处,一是三间房,是过去的官署遗迹,二是6公尺高的大佛塔,三是小佛塔和一小段城墙,里面还有很多木制的居民遗址、人为雕空的木头,地上还有很多碎的陶片。</p> <p>古城长官住地~三间房</p><p>楼兰古城大事记:</p><p>1901年3月4日至10日,斯文·赫定发掘楼兰城内13个点,获取大批汉魏和罗马古钱币、具有中亚希腊化风格的建筑木雕、两枚木简、大量魏晋木简、精美的中原丝织品等150余件。</p><p>1906年和1914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到楼兰进行大规模的考古。他将楼兰遗址逐个编号,初次揭开楼兰古文明全貌。斯坦因除获取大量文物外,最主要的是他发掘了两具楼兰男性头骨,并经英国人类学家基恩证实为欧洲白种。</p><p>1927年,斯文·赫定组织中瑞西北考察团再次楼兰之行。考察队员伯格曼在孔雀河的一个支流找到一大批楼兰古物,并发掘出一具女性木乃伊,因其衣着华贵,被称为“楼兰女王”。这片被伯格曼称为“小河”的废墟</p> <p>古城中心~佛塔</p> <p>古城民居</p> <p>上图是在刚被发现时拍的照片(博物馆提供)</p> <p>点将台</p> <p>老李现场直播楼兰古城主要文物</p> <p>楼兰古城扎营,不可点燃篝火,仅有的一顶圆帐蓬就是我的房间…</p><p>这一夜:微风吹拂、月光清冷、不想入睡、想入非非。</p> <p>以下6张在若羌县博物馆拍取。</p><p>2004年出土的楼兰25岁孕妇干尸,美女少妇难产而亡。</p> <p>2004年出土的楼兰25岁孕妇干尸,美女少妇难产而亡。</p> <p>同上。</p><p>如果她的后代看到2000年前的贵妇现在在尸展,杀人的心都有!</p> <p>还原像</p> <p>这是来自北京的同路人制作的视频,不错!截选了一段古城遗址的内容。</p> <p>胡杨林宿营,</p><p>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会远离队伍搭建帐蓬,我们这帮"疯狂的粗鲁人",大白天原形毕露、毫无掩饰,夜静时也优势各显、吼声男女都可尽情发挥,所以我选择远离,看看那顶圆帐蓬就知道我多孤独,哈哈…</p> <p>罗布人村寨</p><p>这罗布人,现归类于维吾尔族。</p> <p>罗布泊湖心是进入罗布泊的探险者希望抵达的地方:余纯顺、彭加木生前均未到过此地,与当时没人去勘定其位置有关。 罗布泊湖心为平坦的盐壳地貌,站立其位,举望苍茫一片没有边际,灰褐色的地表死气沉沉,没一丝生气,人在薄脆、翻翘的硬盐壳上行走,踩下去都是淹至脚踝的松软粉状灰土,令人步履飘浮,有如到达了月球表面。人们到了湖心常感觉似进入一个只有在梦中才出现的死寂,大声呼喊没丝毫回音,又举步不得的绝望之地。</p><p>那地方令人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但又描述不出。</p><p><br></p> <p>罗布泊湖心碑:东经90°18’30”,北纬40°25’30”</p> <p>露天湖心餐</p><p>其实此地己离开湖心约15公里。</p> <p>龙城雅丹地貌</p><p>龙城:罗布泊地区三大雅丹群之一,位于罗布泊北岸。土台群皆为东西走向,成长条土台,远看为游龙,故被称为龙城。</p><p><br></p> <p>老李现场直播龙城雅丹地貌</p> <p>狮身人面</p> <p>土垠:为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并命名的一处汉代后勤驿站遗址,残存物极少,但在古时是丝绸之路上一个繁华且功能齐全的关口码头… </p> <p>老李现场直播土银古码头</p> <p>60泉碑,一直没见到清晰的解释。</p><p>60个泉:罗布泊库鲁克塔格山脉东缘楼兰地区唯一的绿洲区域,地下水较充沛,淡水,味咸但可饮用,被称为楼兰之匙</p><p>斯文赫定:瑞典大探险家,与诺贝尔齐名,在中亚探险给出了宝贵的地理历史考古积累,1900年从兴地村出发向东经过60泉补给后发现了楼兰,以此闻名于世</p> <p> 其实他不是真正的探险家,称他为当代徐霞客还算恰当:</p><p>余纯顺(1952-1996)上海人,业余探险者。他的理想是走遍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56个民族主要的聚居地。</p><p>他穿越罗布泊的行动有经济人、政府的力量和电视台的参与:先由领航越野车带去一趟熟悉路况后返回保护站,次日再只身途步走一趟,护航队每几公里处置放水、食等补给,在去楼兰古城的最后的18公里路程中,走错了方向,他错过几公里,高温脱水力不从心而亡,</p><p>他的这个探险,一个做秀而已……</p> <p>罗布泊是军事禁区:这是第一个原子弹爆炸最后的界备执勤点,当年原子颗爆炸时,外围部队的营房,图上可以清楚看到1976年,部队用沙漠石组成的标语"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其实,64 年原子弹在罗布泊实验成功之前,还有一颗没能成功引爆的原子弹,现还封存在哪(拆了引爆装置) ,我们的领航员在10年前去见到过 。</p> <p>干沽的河床,偶尔还有盐碱泉涌出来</p> <p>承办方行野定制,这是一支行动力极强的保障团队,在急剧艰苦的环境下, 和我们形成了一个密切合作 的整体 ,11名游客,但服务工作人员就10人,在恶劣的环境下服务依然很到位,外界难以想象 。</p><p>共6部车:领航车、装备车、游客3人一部车共4部。</p> <p>在河床上避风宿营</p> <p>走时把所有不能降解的垃圾焚烧才离开,这也是承办方和参于方基本遵守的环保常识。</p> <p>古代米兰国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面的一个古代绿洲城市,座落于丝绸之路上罗布泊与阿尔金山脉的交会处。</p><p>曾经,它是丝绸之路南道的一个繁忙贸易中心,是进出中亚的重要通道。商队为了避免横渡这个“大荒漠”(“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另亦有人称之为“死亡之海”)及塔里木盆地,他们往往会选择从米兰南北两边绕过</p><p>米兰古城遗址:</p><p>古米兰曾是当时中央王朝经营西域的重要根据地。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此地为西域楼兰之伊循城。</p><p>汉昭帝元凤四年,鄯善王尉屠耆请求汉王朝派一将领兵到此屯田积谷,汉即派一司马和吏士40人屯田伊循。唐中期米兰为吐蕃所占,古堡即为吐蕃修建的一座军事堡垒。</p><p>19世纪,英国人斯坦因曾在此地进行发掘,盗走了塑像、壁画等大批文物。</p><p>5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勘像探队在这里发现了汉代完整的渠道等水利工程系统和埋在沙漠下的大片田。1973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米兰古河道边发掘了唐代吐蕃古戍堡遗址。</p> <p>佛塔,里面很多文物在大英博物馆⋯</p> <p>古戍堡,是米兰古城遗址里一座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p> <p>米兰古城遗址</p> <p>这张宣传海报强调的是"只有极少人能到达的地方",若按这算法中国得有近5万人抵达显然大错,据介绍目前去过楼兰古城的全球不足万人。</p> <p>  穿越活动经过了中国最低、最热、最干旱、最荒凉、最恶劣的环境和气侯。所有同行者都面临严寒,劳累,迷路的威胁,时时刻刻都将接受着严峻的考验。</p><p>因此此次穿越活动除了每人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野外生存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车技精湛的驾驶人员、现代化的卫星定位仪、卫星电话装备等装备,是此次探险活动的成功保障。</p><p>无人区穿越挑战之旅,其意义不置可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