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时节游长安,昆明池畔留个影。

陈占甲

<p>出镜:朴伟莉、朴伟楠、朴伟君、朴伟瑛</p> <p>古诗词:唐——杜甫</p> <p>参考文献:网络</p> <p>文字与编辑:陈占甲</p> <p>庚子年是个特别年,中秋适逢和国庆同天。如此双节同至,使今年的的这个中秋节,具有了双重欢悦。遭新冠疫情压抑半截的国人,实在需要这样一个叠加的喜庆,來释放一下身心的交困,來慰籍一下彼此的温情。双节来临,陕西地区的旅游业特别火热,大街两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公路上车流如潮,景区內游人爆满,各行各业,生气勃勃,繁荣昌盛。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喜悦的日子里,老朴家的老三从北京回到了西安阎良。这样一来,在国内的四姐妹(伟莉、伟楠、伟君、伟瑛)就到齐了。四姐妹相聚在西安阎良,欢度中秋国庆佳节。期间,她们有时在家里足膝谈心,有时到街道品尝当地美食,更有意义的是她们一同乘市公交车到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兴致勃勃地游览了《西汉长安昆明池》的神奇景区。亲自感受了一下那里的人文情怀,目睹了一下那里的自然景观,并在哪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p><p><br></p> <p>昆明池水汉时动,武帝旌旗在眼中。</p> <p>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p> <p>波漂菰米沉万里,露冷莲房坠粉红。</p> <p>关塞极天惟乌道,江湖满地一渔翁。</p> <p>西安昆明池景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鱼斗路,地处西安城西的沣水、潏水之间,总面积3.32平方千米,始建于西汉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p> <p>昆明池建设初是为练习水战,后为泛舟游玩的场所。唐时干涸为路。曾建有人工岛屿,豫章台,灵波殿,池中雕有石鲸,栖有豫章大船,池面332顷,储水量约5000万立方米。</p> <p>二姐朴伟莉</p> <p>西安昆明池于2018年4月13日在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2019年1月13日在新华网主办的第六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上昆明池荣获首批全国‘’生态旅游盛地‘’称号。</p> <p>汉长安昆明池的历史沿革: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昆明池开凿。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加深‘’灵沼‘’,并扩其地象滇池。</p> <p>唐代几次疏浚昆明池,并把沣水引入池中,基本保持汉时风貌。</p> <p>三姐朴伟楠</p> <p>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因向昆明池输水的石垯堰堵塞,池水逐渐干涸,变为大片农田。</p> <p>唐代后期,昆明池因长年缺乏维修,堤堰多有崩溃,逐渐干涸衰落。</p> <p>宋代,昆明池已有名无实,被广泛的农田所取代。</p> <p>2015年开始,陕西省实施‘’南水北调‘’联接‘’引汉济渭‘’工程,在昆明池旧址建设斗门水库(昆明池)。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考古队也对昆明池遗址进行考古钻探和试掘。。使消失了1000多年后的昆明池重见天日。</p> <p>长安昆明池遗址有以下特点:昆明池利用斗门镇(今长安县西部)东南一片洼地作建。池面332顷,蓄水量约5000立方米。因潏水,滈水本是流入渭河的两条河,后在今香积寺附近筑堰使二水相汇通,二水相汇西流,人称洨水。在今堰头村附近又折向北流,至石匣村,汇集于人工开凿,拓宽后的湖区,从而形成了昆明池。</p> <p>昆明池的文物遗存:石鲸:昆明池石鲸,原立于汉昆明池遗址旁边。据《三辅故事》载,此石鲸‘’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形象生动。现在陕西省博物馆保存。</p> <p>牛郎织女石雕,昆明池东岸牵牛石像。池的西岸为织女石像,由火成岩雕成。造型古朴,粗犷。班固《西都赋》中云,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天汉之无涯。后人将这双石像分别称为石婆,石父。后被妥善保存,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大型石雕作品之一。</p> <p>四妹朴伟君</p> <p>昆明池作为中国古代较大的人工湖,其开大型水体为核心的园林建设先河,它有三大作用:一是昆明池可以渠道提供水源和皇室游幸,二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三是关中大运河漕渠的主要水源。</p> <p>五妹朴伟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