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学习、强执行、练内功、强效能_21中小理化生组教师熟读三本书主题教研

pzh21xhj

<b><font color="#ed230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font></b>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按照区教体局和学校要求,我校理化生组全体教师在胥洪杰老师的组织下,于2020年10月10日上午进行了以</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读教材;读教师用书;读课程标准”</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熟读三本书”</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的校级主题教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胥洪杰老师分享了</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熟读三本本书”</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化学课程标准,胥老师谈到了对</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span>的理解。特别是<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span><b>:</b>怎么能整体上体会和把握初中化学内容的核心要义,应该是一个和目标对应的就是从简单双基到现代双基到三维目标。换句话说就是从单一的只强调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能够关注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的发展。另外一个,这里对应的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现代双基的内涵、一个是科学素养的内涵。课程内容打破了单一的纯知识的内容,这样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全要素的知识、方法、应用、能力,这个应该都是课程的内容构成。和这个有关的一个关键字词是学科方法,学科观念;还有关键词是STS,就是说教师不能再裸露的教化学了,不能只给学生呈现单一形态的、单一场景的纯粹的化学知识,而是要能够在多场景下去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真实的存在和真实的应用。</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和“高效化学课堂建构”:</b>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化学课标》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化学课题生活化,问题引入情景化是化学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信息,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b><b style="color: rgb(51, 51, 51);">贝志老师和熊加斌老师就物理学科教材、教师用书和课程标准谈了一些独到见解:</b></p><p> 一、要改变只灌输知识,只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的课堂是要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该是鼓舞人心的: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清晰的尊严感,能使学生找到自信。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非常轻松,感受学生的活力,达到人人参与。课堂要体现自主性,也就是学生自愿学习,要想让学生自愿学习,就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集体感,也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共享合作的乐趣。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p><p> 二、探究式学习涉及到一个过程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有一个研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一个必要的也是 重要的环节。这个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但是,如果说真正要让学生去进行深入探究的话,我们可以由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去建构自己的问题。这就比由我们老师自己提出问题来更有意义。然后是探究过程,探究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形成研究能力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善于去引导、组织学生,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他们的主体性。</p><p> 三、教学中,我们要保证课堂的和谐,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要做到这一点, 当然老师的心态很重要,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当成平等的人来看待,学生就会跟你越来越亲近,你的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p><p>四、评价手段上,要打破原来的只重分数的终结性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作为平时检查、督促、鼓励和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激励机制,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严密而科学的评价系统, 以促进教学的活泼发展。</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生物学科</span><b style="color: rgb(51, 51, 51);">蒋燕老师和张蓉梅老师</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也谈了她们“熟读三本书”的再收获:</span></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首先</b>转变的就是观念。教学目的上要转变观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通常会忽略掉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其次</b>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把“金子”变成“点金术”。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新教材将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全书的各个栏目中,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学策略上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改变过去 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重视探究过程,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第三</b>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变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要重视知识之间的迁移。生物科学教学是整体教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的常常是跨学科的,各科教学目的都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打破学科局限,立足于生物学科,通过生物学科的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以不光是教书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 ,会有岁稔时。”</b><b style="color: rgb(51, 51, 51);">作为优质学校到我校支教的两位“新成员”也积极参加了此次主题教研。</b></p><p><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十五中小学校</b><b style="color: rgb(51, 51, 51);">的翁素梅老师谈到了“</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立足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b><b style="color: rgb(51, 51, 51);">”:</b>教材只是素材,只是教学资源之一,要用好教材但不能完全照搬教材等重要理念;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要将过多的“自我表演”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口头表达、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都要到位。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多做暗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 除了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外,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思考方法,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时所表现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习惯评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化学意识包括化学学科感、符号感、时空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参与意识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意识包括创新的欲望、创新的素养等学科核心素养。 </p><p>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十八中小学校的孟珊老师</b>也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到了“熟读三本书”的感受:现代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由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教”的教师。这个“促进者”的角色特别适用于新课程中的教师。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唯一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宰权,严格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太受教师的关注。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p><p>1、做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潜能的”教练”。</p><p>2、做学生心理的支持者。</p><p>3、做课堂上的促进者。</p> <p>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宋•真宗《劝学文》:“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b>“读书,我们是认真的”!熟读教材;熟读教师用书;熟读课程标准。攀枝花市第二十一中小理化生组全体教师一定会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习,我们在路上!</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b></p>

学生

教学

教师

知识

学习

化学

课堂

老师

过程

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