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假期中和儿子谈论到《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情节,引起我对大名府的兴趣,正巧女儿最要好的同学家是大名县的。我便决定自驾前往大名府。</p> <p class="ql-block"> 一进大名县城,首入眼帘是大名县的县标,预示着大名县的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来到大名府的古城楼,看到斑驳的古城墙,真是今非昔比。记的《水浒传》中的大名府的知府是宋朝皇帝的宠臣蔡京的女婿梁中书。当时的府城内人口众多,街道繁华,商家云集,热闹非凡,是有名的名府重镇。怎么成现在这样了,一定有故事发生。</p> <p class="ql-block">地名来源:</p><p class="ql-block"> “ 大名”这个词是公元前661年(距今二千六百四十七年)春秋晋献公十六年时,掌卜大夫卜偃从“魏”中测解出来的,说它是兴旺强大起来的吉词。据《左传》、《史记.晋世家》中载:献公十六年率领着他的太子申生和赵夙、毕万两名官员兴兵灭掉了他们国境西南方的三个小国,其中有个小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北)。胜利后,献公把魏国这块地方赐于毕万。对此,卜偃作了占卜,结语说,大名府“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此是始赏天开之矣—…今命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意思是说:万是盈数,魏是大名、这样赏赐是天开其福,今以大名去从盈数,毕万之后必然要兴起来,得到众多人的拥护。从此,“大名”就成了一个兴旺强大起来的吉词,成了一个后来地地名金冠。</p> <p class="ql-block"> 大名府,或称北京大名府,治所旧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的东南部。</p><p class="ql-block"> 大名府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大名府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三国魏阳平郡;北周魏州;唐为天雄军治,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p><p class="ql-block"> 五代唐曰兴唐府,后晋曰广晋府,又为天雄军,后汉改为大名府,后周因之,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称“北京”,是宋朝的陪都,大名府人口达百余万,《水浒》里多次提到它,后来被淹没。此座宋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黄河河沙之中。金朝时期曰大名府路,元、明、清为路、府、道所在地。元曰大名路,明仍为大名府,清因之,属直隶省,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民国废,故治即今河北大名县。解放后,曾建大名市。大名境内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万堤古墓群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直隶七师校址等。</p> <p class="ql-block"> 大名镇的五七小学 ,传承教育的摇篮。</p> <p>大名湖公园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大名森林生态公园 ,植物众多,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大名府是过去古老的名城重镇,至今流落如此让人唏嘘长叹。可新崛起的大名县正在以快速的发展姿态迎接着世人眼球,足矣弥补人们心灵的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