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土家火坑

粟洪锐

<p class="ql-block">  入冬以后,天黑的特别快,每当夜幕降临,土家人的火坑便开始热闹起来,劳作了一天的土家人,围座在火坑旁,边烤火,边日白(土家方言,意为聊天)。</p> <p class="ql-block">  火坑里,几根粗大的树干燃烧着熊熊烈火,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炸得火星四溅,焑灰满屋。</p> <p>  火坑上面的楼索挂满了腊肉,被柴火薰得金黄金黄。</p> <p class="ql-block">  簸箕里放着已被薰干的豆腐和豆浆粑,楼索下面能伸缩的铁钩,挂着生铁做的吹壶被薰得黝黑黝黑,火苗舔着壶底,烧开的壶水往外直冒,水珠滴到火里,发出噗嗤、噗嗤的声音。这时,如有亲朋好友来串门,土家人会抓来一把茶叶,放进茶罐里,再放到热灰里烤一烤,还不时地簸一簸,等到满屋闻到茶香时,立即将沸腾的开水冲进去,只听到嗤的一声,茶叶在罐里上下翻滚,趁热吹去浮在水面的茶沫,一匹 观的茶就泡好了。这时,土家主妇会拿来小搪瓷缸子,用围裙包着大拇指,在缸子内转一圈,倒上一杯先递给客人,这算是土家人待客的最高礼仪。能有幸喝上一口罐罐茶,是一种福份,那滋味只能慢慢品味。喝完茶,土家汉子进屋拿来几匹叶子烟,先递给客人一两匹,自己拿一匹在火上烤一烤,然后抽去烟筋,找一匹大的烟叶把小的烟叶卷起来,放进近一米长的烟嘴里,再拿根木棍放到火里引燃,然后点燃叶子烟,边点边吸,巴哒巴哒,有滋有味。</p> <p>  火坑里的火闲着也是闲着,这时,土家人会将耐煮的老玉米棒子放入鼎锅,挂在火坑上面煮,待玉米煮开花后捞出来吃,这时的玉米味道甜甜的,香香的,糯糯的,很是好吃。火坑里的油烬灰温度很高,用火钳刨一个坑,将土豆,红薯倒入火坑,再用赤热的灰火盖住,不到一个时辰就熟了,用火钳扒出来,吹吹灰,拍一拍,剥掉皮,这时候,土豆和红薯特有的香味就散发出来了,直往人鼻孔里钻,入口后,那味道没法形容。</p> <p>  夜深了,柴火正旺,烤得人红光满面,很少烤火坑的人,会被柴火薰得咪着眼,流着泪,被迫逃出火坑屋。</p><p> 冬天的夜景也很迷人,来到空旷的道场上,四周一片寂静,仰望夜空,只见一股浓烟从瓦缝里钻了出来,弥浸在屋顶,朦朦胧胧,美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  土家人的火坑也很有讲究,进入火坑的门只有半截,俗称“腰门”,上面空着,便于通风散烟,下面半截门可栏家禽进入火坑,腰门下角留有一孔,方便猫咪进出。火坑四周用条石或条木围着,高出地面一截,将火与人隔开。火坑里的柴禾也主要是一些难劈难锯的树根、树结,放到火坑里既经烧,又经熬,还有烟多好熏肉。</p> <p>  火坑,在土家人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冬季的土家山寨,火坑是一家人的政治文化中心,休闲娱乐中心,议事决策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会客接待中心和食品熏制中心。火坑是一种习俗,一种传承,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乡愁。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人居住条件的改善,传承了几千年的火坑文化也将逐渐消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