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毛泽东曾在此生活战斗十三年,这个小城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福全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陕北根据地】毛主席高兴万分, 聂荣臻一张报纸改变红军命运, 落脚陕北根据地</b></p><p>好运总是伴随着正义的一方,历史总是在必然与偶然中相汇,有谁能想到是一张小小的报纸改变了中国红军的命运,落脚陕北根据地迎来历史命运的转折点。</p><p>毛主席在遵义会议后恢复了红军的领导地位,带领红军将士们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抢占哈达铺,在长征的途中毛主席一直在寻找中国革命的落脚点。毛主席特意的交代侦查部队,要多多的收集敌占区的报纸、杂志,希望能够从中找到更多有价值的情报。</p><p>毛主席率领红军长征北上以来,路途的艰辛与连续不断的战斗,广大的官兵战士已经是疲惫不堪身体极其虚弱。由于哈达铺地区民风淳朴物资丰盛,党中央决定在此地进行修正整编,恢复部队的战斗力。</p><p>聂荣臻和林彪带领红二师一进入哈达铺,就叫人去买烧饼吃。一个叫杨家华的战士跑到街上买了4块烧饼,店铺老板随手用报纸一包,就带了回来。林彪显然是饿坏了,拿了一块烧饼二话不说就吃起来,聂荣臻也拿起一块烧饼吃了起来,边吃边看起包烧饼的报纸《晋阳日报》。聂荣臻吃的津津有味,报纸也看的特别认真,突然间聂荣臻一下子愣住了,报纸上写道:陕北刘志丹已经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军五万多人,游击队二十多万人等,还有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地略图。聂荣臻连忙大喊:“通讯员,快,把这张报纸送给毛主席,送给党中央。”</p><p>聂荣臻兴奋的对林彪说:“陕北还有红军的根据地,刘志丹在陕北带领着一支红军的队伍。”林彪一听也是非常的高兴,烧饼吃的更开心更香了。聂荣臻来到杨家华身边,从口袋中拿出一块大洋,高兴的说:“你这回可立大功了,烧饼买的好,报纸买的更好,再去买几块烧饼回来。”毛主席看到聂荣臻送来的报纸,高兴万分的说到,太好了,我们就快要到达陕北根据地了。</p><p>毛主席同时也一直关心着红军的未来,积极的寻找红军的落脚点。毛主席特意交给侦察连长梁兴初一个任务,让他去找一些精神食粮,多多的搜集一些国民党近期的报纸和杂志来。梁兴初带领侦察连伪装成国民党中央军,到邮局各地和国民党军官处搜集报纸,终于找到了几份《大公报》和其他报纸,快速的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中。毛主席看到报纸后喜出望外,读到了更多关于红二十五军的活动情况,以及红军在陕北地区发展大片革命根据地的消息。毛主席下定决心,要率领红军抵达陕北,设立落脚点。哈达铺,也因此被誉为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而当年毛主席看过那份的《大公报》,也被纪念收藏展览。</p><p>1935年10月,毛主席和中央红军终于到达了陕北根据地的吴起镇,结束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紧接着红二、红四、红一方面军分别在甘肃会宁和静宁地区会合,红军三大主力终于成功抵达陕北,顺利落脚陕北根据地。陕北就此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成为了红军革命征程的出发点。</p> <p>1935年10月,一支7000余人的工农红军队伍到达陕北、结束长征。从那时开始,以延安为核心的陕甘宁地区,深刻影响了一个古老国家的未来命运。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中期,延安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并不起眼的西北古城,是成千上万中国青年积极奔赴的地方,毛泽东曾在此生活战斗了13年。为什么这个小城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延安之于当下有何启示?</p><p>“延安十年,厉兵秣马,转危为安,新中国的雏形在此孕育。延安改变了历史,也孕育着未来。我们研究延安,回顾历史,是为了更清楚地审视现实,从中汲取创造理想未来的智慧力量。”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朱鸿召,日前亮相上海学习读书会,以详实史料为基石,解读新中国为何“从延安走来”,可以说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四史”教育党课。</p><p>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延安吴起镇。此后,党中央在陕北战斗、生活了十余年。延安时期,来自五湖四海的革命青年和有识之士,以“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毅力,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奔向延安,就是因为延安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和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代表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p> <p>其中,毛泽东思想在延安形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历了长征途中的深刻反省,中国共产党表现出超强的纠错机制和自我革新精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延安找到了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最终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他谈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p><p>此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如何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迷信中解放出来,是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最迫切的历史任务。</p><p>1936年底到1937年夏,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先后写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文章,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力求在全党范围确立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从1942年2月开始,他又领导全党进行普遍整风,正式树立起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p><p>在延安,党的组织路线逐步走向自觉。朱鸿召谈到,组织路线代表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政治路线需要而制定的关于组织工作总的原则与方针,其基本内容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党的风气正,则人心顺、事竟成。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在延安找到了起点,也找到了目标。“经过了七十多年的探索,如今我们依然在路上。”</p><p><br></p><p>除了毛泽东思想、党的组织路线,新中国农村社会改革也从延安开始,比如,党在延安时期实行了多项举措——善待外来务工者、设立“经济特区”;建立“穷人银行”,贷款给贫穷的劳动者;集体扎工、改变生产关系,建立互助组等。此外,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广农业科技,生产力得到明显提高;颁发“劳动英雄”称号,给农民以政治荣誉;兴办夜校,教农民读书识字;建立医疗保障体系。“这些措施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推进了农村社会文明进程。”朱鸿召说。</p> <p>民族学院,校址在延安城北门外的大砭沟北山坡的原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旧址。</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45年4月21日,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讲话,称陕北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陕北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验区”,取得经验,推广开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宝塔山下、沿河之滨,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由此,这座坐落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古老城市,因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神圣地位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延安,是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试验区”,也是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的“转折点”。13年延安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谷走向高峰,最终扭转了中国的乾坤。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也成了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种种事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理论、实践逻辑源自延安,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遭遇曲折的经验也来自延安。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枣园的灯光、杨家岭的会堂、王家坪的总部……这片神奇的土地,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孕育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推动中国革命从苦难走向辉煌。</p><p><br></p> <p>【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 ,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延安孕育的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的精神动力。</p><p>毛主席在延安</p> <p>▼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p> <p>毛主席转战陕北。(一九四七年)</p> <p>▼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依山傍水,环境优美。</p> <p>▼七大的会场布置</p> <p>毛主席在七大上讲话</p> <p>毛主席和朱德在七大会议上</p> <p>毛主席在陕北</p> <p>毛主席在延安</p> <p>周恩来在延安 斯诺摄影</p> <p>毛主席在延安机场</p> <p>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机场</p> <p>延安情景</p> <p>▼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p> <p>昔日延安情景</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36年,毛泽东在保安。美国记者斯诺摄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 class="ql-cursor"></span>斯诺在保安期间,几乎每天都去毛泽东的窑洞坐坐,毛泽东也经常邀斯诺去他那里吃饭。有一次,斯诺提出要给毛泽东照相,毛泽东欣然应允。他们走出窑洞,斯诺选择好摄影角度,发现毛泽东的头发很长,没有戴帽子。“戴上帽子才更像红军领袖。”斯诺想。他坚持毛泽东戴上缀有红五星的军帽,可是军帽一时找不到,于是斯诺就把自己头上戴的那顶簇新的缀有红五星的军帽取下,戴在毛泽东的头上。就这样,一张毛泽东身穿深蓝色军装、头戴灰色八角红星帽的珍贵照片——《毛泽东在保安》诞生了。这个历史性的镜头,于当年11月14日首次见诸于《密勒氏评论报》,从而流传于海外。此后几十年间,斯诺把这顶军帽视为家珍,从红区带到白区,又从白区带到美国、瑞士。斯诺去世后,他的夫人将这顶军帽赠送给中国政府,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span></p> <p>▼1936年7月,陕北保安——红色中国的首都,斯诺在这里和毛泽东第一次相见。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致使东北陷落、热河失守、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也正处于艰难时期。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征尘未洗,又面临着蒋介石驱使下的国民党各路军队的封锁、“围剿”。为了粉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为了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毛泽东进行了种种努力,但都收效不大。</p> <p>▼大生产运动后,延安群众敲锣打鼓,给边区政府送来匾额</p> <p>【毛主席延安岁月】毛主席在延安讲话</p> <p>▼毛主席在延安讲话</p><p><span style="color: rgb(26, 26, 26);">1939年,毛泽东在抗大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10月4日,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span></p> <p>毛主席在延安讲话</p> <p>▼【穿补丁裤子的毛主席】毛主席和贺龙,毛主席:“有补丁不要紧,整齐干净就行。”“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p> <p>毛主席斯诺朱德翻译吴莉莉在延安</p> <p>周恩来毛主席博古</p> <p>王震陪同毛主席在延安检阅部队</p> <p>▼毛主席和朱德在延安</p><p>这是毛主席和朱老总长征之后在延安时拍摄的照片,经过了彩色修复。“朱毛”自从1928年合体,直到1976年两人相继去世,合作长达48年之久。今天我们回首那段历史,不得不从心里产生深深地敬佩。他们二人的结合,成为了一面旗帜,一种象征,一段佳话,更是一段传奇……</p> <p>毛主席在延安 斯诺摄影</p> <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撰写《论持久战》。</span></p> <p>转战陕北</p> <p>毛主席和朱瑞在延安延河边</p> <p>毛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9, 67, 78);">▼1937年,毛主席与朱老总的珍贵老照片。照片中毛主席深情的看着朱老总,朱老总则对着镜头微笑着,这就是英雄惜英雄的感觉吧,多么温馨感人的画面啊。</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6, 26, 26);">▼1939年,毛泽东与小八路交流。</span></p> <p>▼1944年,在延安,美国摄影师哈里森·福尔曼镜头中的毛主席与江青,穿着都很艰苦朴素!</p> <p>▼1946年,毛主席在延安与江青合影。</p> <p>▼1947年,撤离延安转战陕北。</p> <p>【延安岁月】毛主席在延安岁月看这些相片才懂得什么叫领袖风采</p> <p><span style="color: rgb(26, 26, 26);">▼1936年,陕北保安,毛泽东指挥红军。</span></p> <p>▼1937年6月,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记者合影。</p> <p>▼1938年,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四大队作《论持久战》的报告。</p> <p>▼1939年,毛泽东与林彪。</p> <p>▼1938年,与周恩来、任弼时合影。</p> <p><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1938年,在抗大做报告。</span></p> <p>▼1938年,在青年面前讲话。</p> <p>▼1939年,在杨家岭与农民交谈。</p> <p>▼1940年,阅读斯大林著作。</p> <p>▼1941年,与江青在窑洞前合影。</p> <p>▼1942年,同革命干部们谈话。</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42年与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们合影。</span></p> <p>1943年,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演讲。</p> <p>▼图为毛主席在延安的一次会议上讲话的珍贵照片,看到这张照片就想到毛主席的那一首《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p> <p>▼1943年,毛泽东和女儿李讷,右边为叶子龙的女儿叶燕燕,这张父女情深的温馨照片,至今看来仍令人感动。</p> <p>▼1944年,延安,毛泽东会见罗斯福私人代表赫尔利。</p> <p>▼1944年,延安。毛泽东与彭德怀二人与美军事人员合影。</p> <p>▼1943年,题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p> <p>▼1943年,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开荒种地。1940年冬,国民党政府不仅完全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和被服等物资,而且调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毛泽东曾说,这一时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后来毛主席朱德带头开荒种地。</p> <p>▼1944年,接待美军观察组长包瑞德。</p> <p>▼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p> <p>▼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与赫尔利在延安王家坪会谈。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毛泽东决定去。1945年8月27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再次来到延安,为毛泽东到重庆作出保证。</p> <p>▼1945年,赴重庆谈判前与赫尔利在延安机场合影。</p> <p>▼1945年,延安,正在拍照的毛泽东。</p> <p>曾在延安住十年, 建国之后毛主席为什么再没有回到过延安?</p><p>1935年1月15这一天,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这个会议就是遵义会议。</p><p>这场会议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p><p>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召开的,大会纠正之前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以毛主席为领导中心的地位。</p><p>遵义会议不仅拯救了中国共产党,更是拯救了全国人民。</p><p>毛泽东确立党内领导地位后,重新确立一个新方针: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要准备进行长征。之后红军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万里长征,克服无数苦难终于在1936年6月到达陕西会师,之后就在此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奋斗。</p><p>毛主席在延安的时间长达十年,所以毛主席肯定和延安与延安的当地群众有了很深的感情。</p><p>毛主席的秘书说出了原因。</p><p>高智在毛主席身边待了很多年,在他晚年说出了原因。</p><p>1962年4月19日,高智要离开北京,他被调往西安工作,临行时,毛主席对他说道:</p><p>“你在我身边也待了很多年了,咱们俩的感情也非常的深厚,你到了西安,你要帮我办一件事情。”</p><p>“还有毛主席做不到的事情?”</p><p>高智心中不由疑惑了起来,毛主席继续说道:“你还记不记得咱们在延安得时候,我的马掉在黄河里得事吗?”</p><p>高智点了点头,毛主席又继续说:“你先调到那里,我有时间就去,我还要骑着马再去绕黄河走一圈。</p><p>从延安走前我就对延安的老百姓们说过,我并不会忘了他们,共产党有今天,他们有着很大的贡献。”</p><p>▼1946年春节,延安人民献匾。</p> <p>▼1946年,与江青、李讷在延安合影。</p> <p>毛主席想回延安再看看的愿望,他这一辈子最后竟没能实现,原因就是发生了珍宝岛事件。</p><p>那时因为有来自苏联的威胁,使得毛主席每天非常忙碌,每天都要在政治、军事上与苏联周旋,这件事情忙完后,越南那边又和美国打了起来,毛主席因为援助越南的事情,更忙了。</p><p>越南战争结束后,毛主席的身体已经不允许走动了,1975年,高智给毛主席寄了陕西的大米,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p><p>毛主席让人做成大米粥,喝着粥时毛主席不由流了泪,或许是想起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了吧.........</p><p>▼1947年,毛主席和江青在转战陕北途中。</p> <p>▼1946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教女儿李讷识字。</p> <p>▼1946年冬,毛主席在延安。</p> <p>▼1947年,转战陕北前夕的毛泽东。</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毛主席转战陕北住进王家湾村, 因何事对警卫员发了火?</b></p><p>王家湾是延安市安塞县最北端的一个小村子,处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地带,再往北就是靖边县。1947年4月13日至6月8日,毛主席和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期间,曾在此居住了58天。</p><p>王家湾村只有十几户人家,都是靠半山坡上打的窑洞居住,山坡下就是双阳河,清澈的河水徐徐流向远方。毛主席住在一户姓薛的老汉家里,这是一排5孔窑洞,薛老汉住最东北两孔,西边三孔是套洞,任弼时住在第三孔里,毛主席住在最西边的那孔窑洞里。这孔窑洞很小,里面放满了平时生活用的杂物,除了一张炕,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毛主席就是在这里,亲自指挥了陕北战场的著名的三大战役——洋马河、蟠龙、青化砭战役,消灭胡宗南十几个旅,活捉敌三个旅长。也是在这里,毛主席写下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蒋介石处在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等意义重大的文章。当时,毛主席身边只有四个半连的部队,连同中央机关人员总共不到900人,部队就驻扎在王家湾周围的高川、银山峁、城黄粱几个村子里。</p><p>毛主席住的窑洞很逼仄,平时起居都非常不方便。房东薛老汉并不是认识毛主席,只知道是共产党的部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部队。他每天都要几次出入毛主席居住的窑洞拿东西,拿酸菜、取粮食,还要一天几次进去掀开他那个味道很大的酸菜缸。他进去的时候,也不打个招呼,开门就进,有时毛主席正在写东西,就和他闲聊几句。这样时间一长,警卫员受不了了,于是告诉薛老汉说:“你能不能一次多拿点出来?不要频繁出来进去的好不好?你这样会打扰首长工作和休息的,你知道吗?”薛老汉一愣,他是个地道的农村人,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当然更不知道这个住在自己家里的和蔼可亲的人是毛主席,他平时都自由随意惯了,又是在自己家里,所以平时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些问题,经警卫员这么一说,薛老汉就很少再进西边的窑洞了。过了两天,毛主席感觉奇怪,一次毛主席出窑洞散步遇见薛老汉,就问他怎么不到自己住的窑洞里来聊聊了,薛老汉说了情况,毛主席一听很生气,他对薛老汉说:“老人家,这是你的家,你想什么时候进来就什么时候进来,谁也不能阻拦你。我住在你家住,已经给你添麻烦了,怎么能再限制你进出窑洞的自由呢?”</p><p>第二天,毛主席把警卫员聚拢在一起开了一个小会,他严肃的批评了警卫员,毛主席说:“我们是人民军队,一刻也离不开人民。陕北人民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一块立足之地。现在,我们同胡宗南大军在这里周旋,是这里的人民在无时无刻的帮助我们,没有他们,我们寸步难行,更别提打胜仗了!我住在薛老汉家里,已经给人家添了不少麻烦,这窑洞是人家的窑洞,怎么能不让人家随便出入呢?”警卫员脸红的低下了头,做了检讨。</p><p>1947年6月8日夜,天下着瓢泼大雨,由于敌刘戡所部已经逼近王家湾,毛主席率领大家离开王家湾,向西边的天赐湾转移,山路崎岖泥泞,毛主席下马与大家一起步行。在王家湾这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里,毛主席一共住了58天,他在这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陕北战场扭转了战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在那间普通的、狭窄的土窑洞里,夜晚油灯映出的灯光,像天上灿烂的星斗,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征程。</p><p>随着毛主席率领的中央机关和警卫部队的撤出,敌刘戡所部占领了王家湾,他们抓住薛老汉,逼问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下落,到这时候,薛老汉才明白,原来住在他家里的“大官”就是敬爱的毛主席。薛老汉既自豪有暗自庆幸,他告诉敌人,毛主席就在陕北,也曾经住在他家里,但毛主席去了哪里,他无可奉告。刘戡气的咬牙切齿,对薛老汉严刑拷打,但薛老汉里外就一句话:“毛主席就在陕北,他和陕北人民在一起。”刘戡无可奈何,此时,彭老总率部前来解围,从背后向刘戡所部发起进攻,刘戡所部惊慌失措,慌忙撤走。</p> <p>陕北王家湾</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9, 249, 249); color: rgb(43, 43, 43);">▼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陕北米脂召开的中共中央会议上做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正确分析和总结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提出“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消灭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的封建和半封建的剥削制度”的改革方针。</span></p> <p>▼1942年4月,朱德(右三)、贺龙(右四)在三五九旅旅长兼政委王震(右二)的陪同下视察南泥湾。</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这是一张1944年周恩来在延安时期拍摄的照片。照片上的他慈眉善目,透露出一股自信的强大气场。1944年的中国,反法西斯联盟统一战线开始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国际形势开始向有利的方向发展。</span></p> <p>▼彭老总妻子浦安修、周总理妻子邓颖超、朱老总妻子康克清三位女士在1944年于延安拍摄的照片。彭老总、周总理、朱总司令的夫人更是他们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边区,她们是丈夫的妻子,是一个个伟大的人背后的“那个女人”,她们背后的付出和牺牲是我们今天想象不到的。她们也是边区群众老百姓口中的“大姐”,是妇女同志的代表,她们体现了那个时期妇女的气质和风采,她们亦是能“撑起半边天”的同志同道者。</p> <p>【周恩来回延安】周总理回延安</p> <p>周总理陪同外宾在延安</p> <p>▼1973年6月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领导人访问延安,到达延安东关旧机场,周总理在机场和欢迎的群众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又回到家了。”</p><p>周总理作了短暂的休息,就来到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午后登上宝塔山环视延安全城。他了解延安的变化,对陕西的同志提出了殷殷期望,希望发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把延安的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的生活搞好!</p><p>周总理在延安短短的22个小时,时刻关心着延安人民的生活。</p> <p>周总理回到离别二十五年的延安</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穿草鞋做手术的白求恩大夫】白求恩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老朋友了。我们不能不想起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里这样称赞他: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