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国庆小长假更有意义

梅子

<p>  8天的国庆小长假,为民小学145班的孩子们开启了阅读之旅,一起走进民间故事。一个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语言优美细腻。一篇篇精彩的小故事,让我们的假期更加充实,更有意义。</p> <p>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故事内容大都是虚构的。故事往往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在现实的生活实际情况之上有所突破,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某种认知与诉求。既有自然与生活的现实特征,又有异想天开的幻想成分,是现实与虚构的和谐统一。</p> <p>《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中有不少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认识。在阅读中可以了解一些人物的秉性特点,但故事情节却要辩证地去看待。故事里的事只是一种传说而已,往往表达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p> <p>《非洲民间故事》中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动物,当你走进这些动物的世界里,你会发现那里其实就是另一个“人类”世界。《欧洲民间故事》故事简短,但却寓意深刻,富于启迪。</p> <p>  读完了一个个小故事,我用一张张手抄报记录下印象深刻的地方。</p> <p>  开学了,我们一起回到教室,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与我的同伴们交流分享。</p> <p>《聪明的佃农女儿》中国王给佃农女儿出难题:让她到王宫里来但是既不要在白天来也不要在夜里来,既不要乘车来也不要走着来,既不要穿衣服也不要不穿衣服来,既不要在路上走也不要走在路旁,既不要禁食也不要吃饱。</p><p>佃农女儿的对策:她黎明的时候起床,把一张渔网套在身上,然后把渔网结在一个牛角上,让牛在路上沿着车轮子留下的痕迹驮着自己走,早上她就吃了一根葱。佃农女儿成功通过国王的测试,不但救出了佃长,还做了王后。</p> <p>《国王的鬼耳朵》中的一句话“唉!世界上什么丑事都是瞒不住人的”跟我们平时所说的俗语“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纸包不住火”所揭示的道理样。“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缺陷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有了缺点坦然面对,积极改变才是正道。</p> <p>贪吃的奥克拉敏因为贪吃成性,偷吃了治盗窃病的药引烤野猪肉而让自己永远治不好盗窃病而失去了家人只能孤独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种事情做多了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好习惯益终生,坏习惯毁一生。</p> <p>“煮熟的豆子不会发芽,煎熟的鸡蛋又怎能孵出小鸡呢?”牧羊人一句话道出了旅店店主的贪心。老板给年青人的三条忠告:永远不要走捷径,便捷而陌生的道路可能要了你的命。永远不要对可能是坏事的事情好奇。不要在仇恨和痛苦的时候做决定。</p> <p>《暴富的库兹马》和《穿靴子的猫》这两个故事情节惊人的相似。两个故事讲得都是穷困潦倒的人在动物的帮助下一步步取得国王的信任迎取了公主,拥有了巨额财富。</p> <p>《可尊敬的哥哥》弟弟饿了,哥哥割下大腿上的肉烤给弟弟吃。弟弟知道真相后发誓:自己听候哥哥的吩咐,还要自己的后代永远服从哥哥的子孙。一个割肉护弟,一个知恩图报,还有什么亲情比这更感人呢?</p> <p>  有些故事很简短,但却寓意深刻,富于启迪,真可谓小故事大道理。通过阅读一个个民间故事,用自己的内心去触碰、感知它们,才会学到很多,懂得很多,给我们的人生以指导,让我们在未来的人生路途中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p> <p>最后来一小拨好书推荐。</p> <p>边阅读边批注,会更加有效。这个同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哟!</p> <p>  从11月至明年的5月份,145班的孩子将一起走进名著之旅,共同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去感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命不息,阅读不止!好书相伴,快乐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