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纵23旅的故事

张俊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在我爸的故事中,8纵23旅经常被提及。由此我也耳濡目染了。8纵的全称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它直辖三个旅:22旅、23旅、24旅。1945年12月13日,太行军区山西青年抗日决死第3纵队2个团、以及汾东支队被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23旅,其中决死3纵7团改编为23旅67团,汾东支队改编为23旅68团,决死3纵9团改编为23旅69团。23旅旅长是黄定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转出作战后,1947年8月由太岳军区部队组成,8纵23旅归入华北建制的序列后,从此开始了在解放战争中的出色表现。观其战史亮点,8纵打运城,攻临汾,战晋中,仗仗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且听工兵英雄张贵云讲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一、运城战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运城战役,先后经过三次攻打。第一次攻打,是1947年5月。第二次攻打,是1947年9月。第三次攻打,是1947年12月。史称“三打运城”。</p><p class="ql-block">1947年攻打运城,第一次我们工兵排没有参加,第二第三次都参加了。</p><p class="ql-block">12月4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在新绛、稷山一带休整的西野2纵暂归晋冀鲁豫军区指挥,配合8纵三打运城。军区组成运城前线指挥部,王新亭任司令员,王震任政委。经仔细勘察地形,前指决定以2纵从城西、8纵及独3旅从城北同时向运城发起攻击,太岳军区3个团担任打援。</p><p class="ql-block">在前指统一指挥下,12月16日,开始第三次进攻运城。23旅采用爆破、搭云梯等方法攻击敌人外围据点、碉堡,经过顽强奋战,于19日攻占北门外要点面粉公司。尔后,一梯队的67、69团逼近城垣。20日,二梯队68团占领火车站,歼敌1个连。23日,独3旅7团一举攻克了城北纪念塔,23、24旅突破护城堡,2纵队也顺利攻占西关,扫清了西、北两面登城障碍。</p><p class="ql-block">此时,胡宗南见运城再次被围,急调其陇海沿线4个旅星夜赶至陕县,拟再增援运城。时不我待,前指决定立即发动总攻。25日拂晓,各部采用架云梯和搭跳板方法开始强行攻城。由于装备低劣,压不住敌火力,步炮协同不好,无法通过外壕,突击分队均未登上城头。当晚再行攻击,也未成功。</p><p class="ql-block">26日,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给前指发来“坚持最后5分钟,坚决攻下运城”的号令,给参战指战员坚定了胜利信心。旅长黄定基代表全旅指战员请战,决心竭尽全力完成这项任务。</p><p class="ql-block">69团团长张国斌向黄定基报告说,7连交通壕已经挖至距城北外壕20米处,从那里深入外壕强行作业最为便捷。黄定基于是决定将掘进坑道的任务交给7连完成。7连2排排长刘明生和战士车元路等10名同志,主动请求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当夜19时,风雪交加,寒气袭人。十勇士分成3个战斗小组,身背门板和潮湿棉被,冒着敌人稠密火力封锁,连续通过三道铁丝网和一片开阔地进至外壕,在冰水泥泞中向城墙挖掘坑道。敌人听到声响,疯狂投掷手榴弹和燃烧弹封锁城壕,十勇士先后全部负伤。他们坚持奋战了一整夜,终于在27日5时30分挖成了一条长5米、高1.5米,可容3000公斤炸药的坑道药室。</p><p class="ql-block">27日17时,我带领全排工兵,冒着敌人火力的封锁,通过开阔地,往“钢铁勇士”们挖好的城下药室装药。我们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装好3000公斤炸药。当时我们称之为“强行坑道爆破”。黄旅长说:“这点火的任务就交给张贵云同志。”我的心沉甸甸的。点火不仅是技术活,而且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胆略来。17时40分,前指下达总攻命令。容不得我多想,一心就是要胜利完成首长交给的光荣任务。我立即快速点火起爆。随着一声巨响,运城老北门西侧城墙被炸开一道10多米宽的缺口。67团2营和69团2营趁爆破烟雾迅速登上城头,扩大突破口。但敌随即以猛烈炮火将突破口封闭,我后继部队无法前进,登城部队被围城内。在此关键时刻,8纵首长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夺回突破口,调24旅到老北门西侧投入攻城战斗,令23旅集中所有炮火压制敌纵深炮兵阵地,支援67团3营和69团3营对突破口实施猛烈反击,68团从老北门东侧以云梯强行登城。经4小时激战,重新撕开突破口,部队攻入城内。随后,2纵一部也从西门绕至北门涌入城内。28日2时,城内守敌4000余人由盐池突围,拂晓时分,被我独3旅、独4旅部队追歼。运城战役获得全胜,共歼敌1.3万余人。</p><p class="ql-block">在运城战役中,无论是打开突破口,还是开辟冲击道路,23旅起了关键性作用,歼敌数量计有4400余人。23旅受到了从军区到前指的高度评价。徐向前说:“运城一战,不仅把守城的敌人全部消灭了,而且在精神上也摧毁了敌人防守这种城市和固守据点的信心。因此,这一仗的作用是非常之重大的。它是攻坚战的典型歼灭战之一,战斗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他认为23旅在战斗中贡献大,应当授予“运城旅”称号,虽未成真,但对23旅的奖励想法很快就在临汾战役中得到了实现。</p><p class="ql-block">以后人们在谈到曲沃和运城这两次强行爆破完成时间之快时,打趣地说:“我们的‘土飞机’象长了翅膀,在飞速地前进着。”的确,我们的工兵从此发展壮大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二、临汾战役</p><p class="ql-block">1948年2月,晋冀鲁豫军区组成了前方指挥所,由徐向前统一指挥8纵及其他参战部队共约5.3万余人的兵力,决定于3月10日发起临汾战役。参战部队大多为初次攻坚,只有8纵的23旅、24旅参加了攻打运城,具有一定的实战攻坚经验。</p><p class="ql-block">①扫清外围,为前进开辟道路</p><p class="ql-block">因临汾的敌守军整30旅准备空运西安,徐向前决定提前发起进攻。我8纵、13纵及太岳军区部队,从城南、城东、城北三面实施合围。3月7日,24旅逼近城南尧庙宫机场,用炮火炸毁2架运输机,阻止了敌人继续飞逃。8日至10日,城东南23旅先后攻占了张茹村、尧庙、郭村、西赵、东赵和借粮堆等据点,旅一梯队已逼近离城墙约500米处。</p><p class="ql-block">②护城据点,反复争夺</p><p class="ql-block">在扫除外围据点的作战中,根据临汾地形和敌人布防情况,3月15日,前指调整了作战部署,决心由城东、城北两面攻城,城南为助攻方向,8纵主力由城南转向城北进攻。</p><p class="ql-block">3月23日17时,我军再次全线发起攻击,23旅68团1连出击迅猛,在旅炮火掩护下,只用几分钟就占领了6号碉。敌趁我立足未稳,从城门不断增兵反扑,我炮弹打完,无法支援,在敌不断冲击下,阵地又被敌夺回。3月24日、25日晚,68团又组织两次攻击,均因伤亡过大而未能巩固阵地。此时,24旅攻击兴隆殿(8号碉)、太岳军区部队攻击5号碉、13纵队进攻东关均告挫,伤亡重大。前指遂令停止攻击。</p><p class="ql-block">3月31日,前指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徐向前认为“坑道是对付这个敌人的最好手段”,“我们要用‘土行孙’的办法攻打临汾”。他向参战部队发出了英勇杀敌、争当“临汾旅”的战斗号令,极大鼓舞了全体指战员的战斗热情。前指再次调整部署,调23旅参加东关战斗。</p><p class="ql-block">③攻克东关,振奋军心</p><p class="ql-block">进攻重点应放在什么地方?根据观察并分析了地形:城西边是汾河,不好用兵;南面和北面是平原,无掩护物;东面是同蒲铁路,有临汾车站和站内的几十节破车皮可作为掩护,我军在隐蔽下好运动兵力,最后决定先攻东关。而临汾守敌也非常清楚,如果东关失守,临汾城即失掉屏障,势难防御。因此敌人亦把东关作为防御重点,增兵加防,这样攻打东关就成了一场非常艰苦的战役。我们出动了约一万人的兵力,先动用炮兵大炮把东城打了好几个缺口,敌人立即集中兵力用猛烈的炮火封锁住缺口,使我军不能进兵。不得已,我军将士在炮火掩护下,猛攻东关,伤亡二百多人,东关未克。这时,有人主张改变主攻方向。为此,徐向前司令员专门召集了团以上指挥员会议,指出:“不能改变主攻方向,必须拿下东关,这是攻城的关键,绝不能因为有牺牲而畏缩不前,这是军事上不能允许的。”经动员后,徐司令员重新组织了兵力,急令8纵王新亭将军将23旅部队调到东关前线,以坑道爆破打开突破口,同一打、二打东关的部队一起歼灭阎敌66师,占领东关。</p><p class="ql-block">黄旅长的战法是釆取构筑前沿阵地,控制东关外壕,实施坑道作业。</p><p class="ql-block">黄旅长率各团团长和旅工兵的干部,冒着敌人的炮火,来到前沿阵地,选定坑道作业与爆破口。当场决定由68团、69团部队负责挖掘″破城坑道″。由我旅工兵连负责技术指导,装放炸药,点火起爆。用密集的炮火压住了敌人,安放在破城坑道里的炸药炸开了东关城墙,东关遂被我军攻克。</p> <p class="ql-block">攻克东关后,23旅又肩负重任攻克本城一一临汾。</p><p class="ql-block">接受任务回来,我一路上都在想着首长的话,觉得肩膀上象压上了一副担子,沉甸旬的,但心里却很兴奋。走着想着,半个月来外围战斗作业的疲劳都忘得干干净净。</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召集起本排的三个班长,来到了东关。我们走着看着,最后选定了敌人炮弹炸起的一个坑坑作为坑道口。我说了声:“好,就从这里干!”随即抡起铁镐,一下子刨下去。一场艰苦的地下战斗开始了。</p><p class="ql-block">掘进工程开始进展的满顺利,几天工夫,坑道就掘进了五十米。可是困难和问题就象故意躲在这里等着我们似的,一到这里,一下子全涌上来了。</p><p class="ql-block">首先碰到的是通风问题。越往里挖,空气稀薄,氧气越来越少。洞又黑,无法干活。敌人也跟着施毒招一一放毒气。放了毒气,又胡乱打炮。刚巧一发山炮弹落到我们坑道顶上,坑道中部被炸坍了一个大窟窿,一时,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着呢,小鬼何树安却快活地叫起来:“好哇!这一下可好了,敌人怕我们憋得慌,帮我们开了天窗啦!”</p><p class="ql-block">坑道一寸寸、一尺尺地向前掘进。经过测量,距离外壕外沿不到两米了。</p><p class="ql-block">“怎样通过外壕呢?”外壕可是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啊。我正犯愁,忽然接到通知我去指挥部开会。首长一一听了各个坑道负责人的汇报以后,拿出一张图,说:“看吧!这张图来得可不容易!它能为你们工兵解决大问题啊!”它是一张外壕地形详图。</p><p class="ql-block">我带着这张图回到排里。我讲了这张图的绘成是同志们用鲜血得来的。这张图给了我们力量,当天,坑道就伸到了壕沟边上。</p><p class="ql-block">坑道过了外壕以后,生活又变了一个样子。外壕的水渗透到洞里来了,通风的副坑道空气稀薄,严重影响掘进速度。战士们连日来体力消耗大,仍在掘进。</p><p class="ql-block">过了外壕的第三天晚上,我借换班的空,包了包伤口,返回洞里。刚挖了几镐,停下来喘气的工夫,突然发现八班副张国里工作的地方没有动静了。他是我们这伙人里唯一能坚持十分钟以上的人。因为他身体稍壮些,这一阵就不大注意他。这会一没见他,料想事情不妙,我连忙抓起手电跑过去。只见他身子伏卧在地上,头垂在手上,一只手握着十字镐,一只手紧抓着一把泥土。看样子,他在昏倒之前,抡不起镐头了,还用手抠了一阵子。我抱起他,摇了摇,他一动不动,摸摸他的鼻子底下,稍稍还有点气儿。我忙把他抱到洞口。这时正是四月中旬,夜晚的春风清清凉凉的,我狠狠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借着明亮的月光,我望着他那黧黑、清瘦的脸,轻声叫唤了一阵。好久,他才睁开眼睛,挣扎着半侧过身子问我:“排长,我怎么出来了?”</p> <p>“你怎么出来了?”见他醒来,我心里真高兴,嘴里却还责备了他一句:</p><p>“一点也不爱护自己,坚持不了还硬坚持……”</p><p>“现在我不是好了吗?”说着就往起爬,还没站稳,踉踉跄跄摔了个趔趄。</p><p>我连忙按住他说:“命令你在这里休息半小时。”他无可奈何地坐了下来。可是,我刚刚打了个转身,他却一躬腰又钻进坑道里去了。</p><p>眼瞅着张国里那晃晃荡荡的背影,我觉得心里热呼呼的——有这样好的同志,什么困难能够挡住我们?什么样的任务不能完成?但我也暗暗着急,不久前,我胳膊上负了伤,上次的伤口又有些发炎,最近肚子痛的毛病又犯了,内外夹攻,折腾得我怎么也跟不上同志们。不行,在这紧要的关口,能帮同志们多分一点劳苦也是好的啊!我一跺脚,跟着张国里进了坑道,抓起把镐头干起来。</p><p>不知是干得急了些,还是干的时间长了些,刨着刨着,只觉得胸中一股闷气直往上涌,脑袋被冲得昏昏沉沉,眼里直冒金花,伤口也像鸡啄着一样地痛。我觉着不好,便顺势坐下来。就这工夫,眼前一片乌黑……等我醒过来时,只见满天星斗。原来我也被同志们抬到坑道口上了。同志们都围着我。我怕他们去报告连长,便打起精神说:</p><p>“你们围着我干什么?还不快去工作。这会一分钟也是宝贵的,都进去!”</p><p>可是,钟连长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他按住我的肩膀说:“张贵云,你该去休息一下了。”</p><p>我说:“没什么,连长。”</p><p>“没什么,哼!你当我不知道?一点也不爱护自己!”他故意沉下了脸,“说不动你,我去找旅长说……”</p><p>这可把我吓坏了。我恳求的说:“连长,别……我能坚持。我保证:临汾一解放,马上就去医院。”</p><p>坑道挖过了外壕,敌我地下斗争也就越发尖锐起来。敌人破坏我们坑道的办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毒:用炮轰、派出“敢死队”向我们袭扰,把一口口大缸扣在地上,探听我们坑道的方位……。但用得最多、对我们威胁最大的还是对挖——我们向城里挖,他们从城里向外挖,跟我们的坑道一挖通,便抢先爆破。在这些日子里,时常得到其他坑道遭到破坏的通报:有的被敌人发现了;有的和敌人挖对了头。听说兄弟部队有条坑道已经快完成了,被敌人挖通炸毁,三十多个同志牺牲了。我们连一二排的坑道也和敌人挖顶了头,幸亏他们动作快,抢在敌人头里爆破,自己人没有受到损失,却炸死了不少敌人;但辛辛苦苦挖了十多天的坑道白废了。</p><p><br></p> <p>坑道一条条遭到破坏,剩下的坑道一天天少了。旅里、团里一天几次派人来了解情况,提醒我们:“有什么动静没有?要小心啊!”这种情势激励着我们,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更加努力掘进,也更加警觉谨慎。</p><p>为了不被敌人发现这条快要成功的坑道,我们都脱掉鞋子,脚上绑上棉花和被布,走动起来没有声音了。镐头也不能使了,领来了十把镰刀、几个铁爪,一星一点地往下剜土。运土的小车轻便省力,可它吱吱乱叫,只好改用转运伤员的担架往外抬。改了工具,声音没有了,可是进度却慢得多了,一天进不了两米;而且操作更苦了,大多数人的手都磨破了,胳膊肿得老粗。两手实在没劲了,便用胸膛、肚子抵着镰刀把它压进泥土里。不几天,胸部也被顶得红肿了。有的胸膛磨破了皮,血浸透了衣服、浸湿了镰刀把子,但战士们仍旧不声不响地挖着……</p><p>越接近城墙,敌人伸过来的坑道越多。我们也必须边挖边听声音,听敌人挖到什么地方,好对付它。不知是谁发明的,用一个电筒,去掉头尾,插进土里,耳朵凑上去,便能听到很远的声音。有时听到嚓嚓的挖土声;有时听到噗噗的铲土声,这都不要紧,凭经验,我们知道这是在十米以外。可是听到沙沙的声音,我们的心便紧张了。这是和敌人的坑道挨得近了,顶多不过三米。但我们始终没和他们碰过头。不是从左边,就是从右边擦过。我们挖到敌人的背后,他们也挖到我们的背后。这样背对着背,你挖你的,我挖我的,越挖越远。看来,我们要把他们埋葬在里边并不难,但是我们没理他。我们的任务是撕破城墙,开辟进城的通路。虽然如此,我们时刻都在提心吊胆,因为上下左右都能听到挖土声。有时听到沙沙的声音越来越近,估计只一两米了,就得赶紧停止工作,弄好炸药,准备战斗。过了一会儿,听听声音渐渐远了,我们的心情又稍微缓和一点。有时,突然地下一震,泥土哗哗落下,这是别的坑道发生了问题,在爆破了。闷雷般的响声,时远时近,我们的心也时紧时松。就这样,我们好像在一条条看不见的毒蛇包围中,过了几天双手捧心的危险日子。事后才知道,就在我们这条坑道的进路和旁边,敌人挖了大大小小总共二十七条坑道。这么密集的包围、阻拦,却没有碰上我们,不能不说是万幸了。</p><p>就在这最紧张的时刻,我们得到了首长和地面同志更多的支援和关怀。一天,旅首长亲自到我们坑道里来了。首长们钻进坑道最里边,仔细查看了一番,然后把我们集合在坑道口,问了问情况,表扬了我们。</p> <p>最后,首长语气沉重地告诉我们说:“现在,整个前线几十条坑道都遭到破坏,只剩下你们这条和另外一条了。全军都注视着你们!前线指挥部命令地面部队,坚决控制外壕,全力保护你们,希望你们更小心,更努力地继续掘进。”</p><p>我带领工兵排为了迷惑敌人,按照前指命令完成地下坑道,13纵、太岳军区也各完成地下坑道,向临汾城下延伸。20日,23旅67团攻占火车头阵地,太岳军区部队占领了该阵地以北老鸦嘴和敌1号护城据点,控制了从段家窑到卢氏庄约200米临时铁路路基。23旅和太岳军区部队各3条坑道即由路基东侧开口掘进。</p><p>④夺取登城阵地,实施坑道爆破</p><p>随着我军总攻时间日益临近,敌人更加疯狂。梁培璜给部下颁发了“八杀令”,胁迫部属死守城池。在城墙上每隔50米加修1个地堡及横墙,将东城靠城墙200米内房屋全部平毁,加修内壕及壕沟内沿地堡。在东、南、北三面城墙下方挖掘防御坑道,坑道底部设听音缸,监听我军挖掘坑道情况,并以爆破手段破坏。敌机也日夜出动,轮番疯狂轰炸。地下坑道斗争渐趋激烈,23旅组织工兵和有经验步兵180余人组成坑道作业队,在东城墙已被突破地段共挖坑道12条。敌人在曲沃、运城坐过“土飞机”。他们害怕“土飞机”。他们开始釆取加深和控制外壕的手段,在外壕内外每隔三十米修筑一个碉堡;在外壕外沿遍布鹿砦、铁丝网、地雷区,不让我们接近外壕。后来他们发现我们在百米以外就开始挖坑道了,就又釆取了以坑道反坑道,用地下爆破来破坏坑道的战术,即也多面构筑破坏坑道和听音坑道,察听寻找我坑道部位进行爆破。离城远的地方,敌人就用曲射炮到处吊,有些顶薄的坑道被打穿了,有些坑道被打塌了。于是,破坏反破坏就成了坑道斗争的焦点。我作业部队在破城坑道两侧开挖数条掩护坑道,积极寻找敌人的破坏坑道,与敌对挖、对听、对炸。作业过程中,指战员们发扬了英勇顽强、灵活机智的战斗作风,敌人炸塌,我即修起,并创造了排水、通风、测定方位、距离、伪装等多种方法。我组织全排日夜奋战,一心想着早日完成坑道构筑任务。</p><p><br></p> <p>5月1日,前指令8纵接替太岳军区部队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13纵接替8纵东城门以南攻城地段及破城坑道。在敌疯狂破坏下,我全线24条坑道接连被毁,只剩下23旅从太岳军区手中接来的3条坑道还在挖掘。幸运的是,狡猾的敌人尽管施尽了种种花招,却始终未能发现我们工兵排挖的两条坑道。当坑道快接近敌人外壕时,斗争激烈起来了。敌人控制着外壕,从外壕外沿往下挖坑道,来寻找我们的坑道,一听到声音就爆破。为了确保主坑道的安全,我派战士们就从主坑道朝两侧挖长距离支坑道伸到地面,在口上筑起暗堡,既可监视打击敌人,又解决了通气问题。后来,旅首长又派战斗英雄苏长云率领二十八勇士攻战了一段外壕,并在外壕修起了暗堡。这样敌人就不能在外壕破坏我们的坑道了。</p><p>坑道要从外壕底下挖过去,新的困难又来了。坑道里渗出了水,脚踩上去沾满稀泥,车轮转不动,泥土运不出来。怎么办?工兵战士们在地下挖水坑,用帆布桶往外提水。地上泥泞就铺上木板。顶上塌土就用木板撑住。我们的坑道接近城墙了,敌人的坑道也从城墙里面挖了出来。我们很是担心,一旦碰头,就有被破坏的危险。每次传来不好的消息:兄弟部队的坑道被敌人破坏了。工兵战士自编诗一首很能说明问题:“坑道好比翻大山,越到最后越困难,倘被敌人听见了,一月工程一声完。”我告诉大家一定要接受兄弟部队的经验,想想办法。于是我们从主坑道两侧挖出几条小坑道。这种小坑道有两个作用:一是故意加大挖土声音,吸引敌人的窃听力;二是专门找敌人的坑道,先敌爆破。而在主坑道里则完全不露出一点声音。工兵战士们在地板垫上麻袋片,把推土车架起走;挖土不用镐头刨,用锄头一片一片往下切。这样进度慢了一些,但敌人却听不到声音了。</p><p>⑥突破本城,获得“临汾旅”美名</p><p>15日,23旅坑道作业队挖至城墙脚下。经过二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劳动,全长一百一十三米的坑道终于挖成了。坑道完成后,就该掏药室,再过一两天就可以进行爆破了。同志们都很高兴,小鬼何树安更是来劲,锄完了最后一抬土,他一连在坑道里走了两趟,最后抱着我的脖子跳起来。看着同志们瘦得只剩一层皮的面孔上泛起了兴奋的神采;想起各级首长为了坑道,付出了多少心血;步兵同志为了掩护坑道流血牺牲;想起我们在地底下二十多天没明没夜的劳动,我也很为眼前的胜利高兴。</p><p><br></p> <p class="ql-block">可是就在这接近胜利的时刻,差点前功尽弃。早晨,我到连部开党支委会。刚走出坑道三百来米,一架日本造的敌机飞来了,“哐哐”丢下了几个炸弹。这玩艺是不常来的,我怕发生意外,连忙跑回来。顺交通沟走了不几步,就听得掩护坑道口的那挺机枪响起来。奇怪的是,机枪响了几声就不响了。我仔细一看,呀!坑道口上像蚂蚁一样爬满了敌人,足足有一百多,有的在刨坑道口,有的撅着屁股掀着坑道的“天窗”。这可怎么得了!我连忙掏出手枪扑过去。这时三营发现了情况,也赶来了,向敌人发起反击。敌人火力很猛,但三营同志们连腰都不弯,一股劲地往前冲。一排手榴弹以后,便端着刺刀冲上去。战斗很快结束了。一百多敌人全被消灭。从俘虏口中知道,他们是梁培璜挑出来的“敢死队”。敌军要他们从暗道里钻出来,拚死侦察我们大坑道的位置;如果找到,答应赏二百块大洋咧。敌人是被消灭了,坑道也保住了,但是我们又有几十个同志为了保护坑道,英勇地献出了生命。</p><p class="ql-block">战斗结束以后,我走进坑道,只见同志们都抓着工具、炸药警惕地向外瞅着。他们说:“我们准备好了,敌人进来就跟他拚!”我把外边的详细情况对他们讲了讲,大家都很感动。张国里一句话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感情:“这坑道成功了,不仅有我们排的功劳,也有地面同志的功劳啊!”</p><p class="ql-block">药室挖成了。我把挖下来的最后一块土拿在手上,舍不得把它扔掉。整个坑道工程已经胜利完成。现在就剩下最后一道工序——装药。</p><p class="ql-block">装药开始前,我们把铁器工具一律换上木棒,把可能引起一点火星的东西都拿走。这易燃的黑色炸药,可不是闹着玩的。</p><p class="ql-block">天刚擦黑,下起了蒙蒙细雨。由三百多人组成的运输队,从后面一直排到坑道的尽头。坑道里漆黑,烧得只剩一点红丝的手电筒,一点也不顶用,大家只好摸着干。一万二千多斤炸药,就经过三百多双手传到药室里。</p><p class="ql-block">我带着十八个人,分成两班在里边装药。平时坑道里进来几个人就憋得慌现在更是出不来气。口罩戴不得,只好张着嘴干。炸药倒进药室,药末飞溅,喉咙呛得发疼。</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班,坚持着干了二十多分钟,实在支持不住了,连忙跑出坑道歇一歇。一出洞口,就看见黄定基旅长也站在坑道口传送炸药。他只穿件单薄的衬衣,已被雨淋透了。棉袄却盖在炸药上。他一见我,忙走过来,关心地说:</p><p class="ql-block">“张贵云,看你弄的像个‘炸药人’了。”</p><p class="ql-block">我笑着回答:“旅长,要是炸药不够,我也能算上百十斤。”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p> <p class="ql-block">正说着,看见一个人背了一包东西走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坑道的总指挥、旅政治部郑其贵主任。他也送炸药来了。我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急忙一转身,又钻进坑道里去。</p><p class="ql-block">5月16日下午,两条坑道完成了装药任务。同时听到了敌挖反坑道声音,前指决定17日晚提前发起总攻。  </p><p class="ql-block">5月16日,我带领战友经过20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挖成了坑道。终于在首长和战友们的互相传递下完成了装药。1号坑道黑色炸药量为6200公斤、2号坑道黄色炸药量为3000公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p><p class="ql-block">临汾城发起总攻的时刻临近了,黄旅长又一次把点火起爆的任务交给我了。我更加感到责任重大。我紧紧按住一部手摇发电机,眼睛盯住表上的指针。5月17日19时整!我猛力一摇,只见火光一闪,接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响,震得指挥所掩蔽部的大柱子不住颤动,沙土“哗哗”地落了我一身。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下了。我急切地想知道爆破效果,连忙抓了一个子弹箱子顶在头上,跑出指挥所,只觉得火药味直冲鼻子。眼前烟雾弥漫,连天上的月亮也不见了。土块砖头像下雹子一样,打得我头顶的箱子梆梆响。我顾不得这些,边摸索着拚命地向突破口跑去。突破口上,这时已听不到枪响,原来敌人已被轰上天了。突击部队正冒着土块石头,潮水般地涌进城去。我跑到突破口一看,乖乖!足有四十米宽的一个大口子。地形完全变了样,外壕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p><p class="ql-block">城墙被炸开两个近40米宽的大缺口。23旅一梯队68团3营、69团3营与24旅突击队奋勇冲击,1分钟登上城头。68团沿城墙向北突进,迅速控制城东北角,继向北门楼发展。69团占领突破口,控制内壕,主力向城内发展。在抢占内壕时,69团7连踏响地雷且遭壕内沿火力点拦阻射击,伤亡惨重。13纵队奉命改从23旅突破口投入战斗,向城内纵深实施割裂和合围。战至24时,城内战斗结束。敌酋梁培璜趁乱逃至城外,被我太岳军区部队俘获。临汾这个“攻不破的城市”终于被我们攻破了。</p><p class="ql-block">临汾战役历时72天,共歼敌2.5万人。中共中央电贺大捷。</p> <p class="ql-block">6月4日,8纵在山西洪洞曲亭镇召开贺功大会,徐向前将经过中央军委批准授予23旅为“光荣的临汾旅”旗帜颁给旅长黄定基、政委萧新春。1948年6月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授予我“工兵英雄”称号。“临汾旅”大旗从此高高飘扬。</p> <p class="ql-block">三、晋中战役(五战五捷)</p><p class="ql-block">1948年6月10日,临汾战役结束以后,尚未休整好的8纵23旅奉命从洪洞开赴沁源、平遥间的王和镇地区,参加晋中战役。</p><p class="ql-block">一打原家庄</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晋中首战——解放原家庄</p><p class="ql-block">平遥县东南16公里的原家庄地属黄土高原,为晋中盆地边山地带和太岳山脉余脉交汇处,平均海拔高度1200米左右,登高望远,可俯瞰多半个平遥县境。雨过天晴,可望见吕梁山脉,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继临汾失守后,阎锡山再次收缩兵力,同时拟定了“固守点线,以攻为守”的晋中作战方针。为此他以一部分兵力继续固守晋中各县城外,另将第三十四、四十三、六十一军各一部组成所谓“闪击兵团”,实行机动作战,控制晋中平原通向山区隘口的要地。平遥县原家庄据点“神脑”也是其中之一。就在阎锡山总结失败的教训,调整战略战术,组建“闪击兵团”的同时,徐向前根据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乘胜挥师北上,兵向晋中。晋中战役正式打响。</p><p class="ql-block">6月18日傍晚,原家庄这个地方注定是不平静的。几声枪响惊醒了刚要入睡的阎军,他们骂骂咧咧“几个民兵集坨子”,枪声似乎比以往密集了许多,连续不断,睡在原抗日南政府大院东院的阎军和东头大院的阎军纷纷起身,通过大院二楼过道和东头院小路登上据点“神脑″上。此时还有枪声凌乱地响着,阎军也开火还击,投掷手榴弹。天很黑,他们只有待在据点,在神脑边沿布防,以防我军突入。这时我军先头部队在当地民兵和村民配合下,利用在临汾攻城时的挖洞破袭经验,将王家院西窑后墙凿洞,穿过此院又上到另一院,后墙凿洞,通过高低两院,贴近敌据点埋伏。</p><p class="ql-block">此时8纵23旅67团7营的主攻部队通过林坡迂回到原家庄南九龙沟村,和原家庄东窑湾对敌形成合围之势,只空出神脑东北泉则沟让敌逃窜,同时在泉则沟设伏逃窜之敌。</p><p class="ql-block">炮连在九龙沟方向高地将炮对准神脑敌军据点,准备瓮中捉鳖。这一夜我军部署就绪,敌人慌乱的熬了一夜。</p><p class="ql-block">19日早晨8点,总攻开始。枪炮声响成一片,我军第一发炮弹打进来,打在百姓窑后的土塄上,炸出了一个大洞。我解放军战士身背门板,向敌小炮台发起了一轮接一轮的冲锋,敌人凭借险要地势,机枪疯狂向我军扫射,我军一营长倒在血泊中,7、8名战士受伤倒下,一时攻不下,“神脑”这一高地,独立易守,原来为日本侵华时的据点。工事构筑合理坚固,阎军火力配备得当,加之阎锡山对亲训师的“阵存成功,阵亡成仁”的严令,敌营长声嘶竭力的指挥阎军奋力抵抗,并同时发报请求支援。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离这里最近的亲训独立师也在平遥县城,距此地四十多华里,他们又惧怕我大部队,不敢贸然挺近救援。</p><p class="ql-block">就在久攻不下,另觅突破时,我军一发炮弹正好落在小炮台上,将炮台炸飞。先头部队冲了上去,敌军坚固的防御被我军从这里撕开了,敌军乱作一团。我军大部冲上“神脑”,展开了猛烈进攻,敌军死的死、伤的伤、跑的跑,至此敌军增援的飞机从太原赶来,低空盘旋,看看大势已去,便匆忙扔了几颗炸弹,一路向北飞走了。</p><p class="ql-block">这一战役,我军毙敌70多人,俘敌保安团团长以下230多人,缴获八二炮、六零炮10门,缴获轻武器160多件,俘虏敌营长一名。</p><p class="ql-block">原家庄大捷,极大地打击了阎锡山控隘要地所谓“闪击兵团”、“固守点线,以攻为守”的晋中作战方针。从此原家庄人民不再过提心吊胆、流离逃亡的日子,解放的日子到来。</p><p class="ql-block">首战胜利,全旅指战员深受鼓舞。</p><p class="ql-block">二打“亲训师”</p><p class="ql-block">我军主力兵进晋中,敌“闪击兵团”立即回师平遥、祁县、太谷,以屏障太原。20日,8纵向张兰镇以北地区机动,与敌“亲训师72师和“亲训炮兵团”不期而遇。21日晨,雨后有雾,视度不良,不易分清敌我。旅长黄定基登上一间房顶仔细观察,确定了从张兰镇方向出来的队伍为敌军。他一面向王新亭报告,一面命令部队立即出击。</p><p class="ql-block">23旅先于敌人占领有利阵地,待敌进至200米时,旅发出攻击信号,几十支冲锋号响起,枪炮齐鸣,向敌猛烈射击。敌“亲训师”遭到突然一击,队形大乱,伤亡遍地,驮着山炮的骡马狂奔怒啸,到处乱窜。23旅指战员们不须命令督促,哪里有敌人就向哪里打,敌人逃跑就立即追击。战斗中,69团2营夺取了铁路路基,直扑桥头西南侧敌炮兵部队,大量杀伤敌人,缴获了还未下鞍的12门新山炮。战至14时,8纵将敌大部歼灭,其中23旅俘敌1217人。敌“亲训师”被打掉,全旅更加振奋。</p><p class="ql-block">三打祁县</p><p class="ql-block">7月1日,23旅与24旅东西对进,向敌暂37师据守的祁县发起攻击。8纵令24旅从城西担任主攻,23旅从城东担任助攻。23旅首长不等不靠,把助攻当作主攻任务去完成。他们认真研究了敌情、地形,认为祁县城墙的坚固程度远不如运城、临汾,而23旅刚分配了从张兰镇歼灭战中缴获的4门新山炮,建制内及纵队配属的火炮一共有56门,决心集中使用,直接从城墙上打开口子。</p> <p class="ql-block">7月7日下午18时,8纵向祁县发起进攻。以兵团炮兵旅2个野炮连摧毁城墙,以山炮摧毁门楼和碉堡。以抵近集火手段,经30分钟急速射,釆取的是黄定基旅长的新战法,首先用缴获的几门山野炮将东城墙轰开一个20多米宽的豁口,并命我率工兵,快速冲上去用一千公斤的炸药趁机爆破外壕,将外壕炸平了,以此开辟了部队的前进道路。67团3营和69团2营并肩发起攻击,率先登城,迅速突入城内。67团发展较快,攻占了敌37师指挥所,与24旅在南北大街胜利会师。战斗持续了4小时,全歼祁县守敌,23旅毙伤敌500余人,俘敌正副师长以下1747人。该日晚,13纵、8纵和太岳军区将国军30000余人包围在太谷以北的太常镇、小常村、西范村、南庄等地。</p><p class="ql-block">四打南庄</p><p class="ql-block">祁县战斗刚结束,23旅人不停步,马不下鞍,日夜急行军。我们边行军边打瞌睡,到达南庄村。立即投入战斗。7月8日夜,23旅以对壕作业逼近戴李青之敌。7月10日6时,68团与24旅71团互相协同,一起攻入。在战斗中,敌人抵抗非常顽强,经审俘才得知,守敌竟是阎锡山以留用侵华日军组成的第10总队之一个团,我军指战员顿时义愤填膺,更加奋勇向前。戴李青之敌解决后,23旅又于11日参加了对大常镇以南1公里的南庄进攻,该处之敌为10总队主力和44师共5000余人。67团从南庄西南实施进攻,在巷战中几经拼杀,付出很大代价,才攻占8座院落,6连几乎打光。由于敌人死守顽强,二营多次冲击均未能突破院门。我仅带着刚解放过来的战士贾宪忠过来了。张团长看到我的到来,说:″你们工兵来得太及时了。张贵云你的任务是把敌院子大门炸开。″我二话没讲和贾宪忠抱着炸药包冲向敌院子大门。一声巨响,敌院门被炸飞了。战士们一齐冲入院中,经过拼命激战,快速歼灭了院内的鬼子。</p><p class="ql-block">还有守在房屋中的鬼子,仍在作垂死挣扎。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我灵机一动,顺手从步兵爆破组手中夺过两包炸药,飞速跑到鬼子守的房子后墙下点火起爆。一声巨响,房子被炸垮了,鬼子被炸得死伤无数。战士们趁机冲入房内,歼灭了部分鬼子。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中。</p><p class="ql-block">69团8连于午夜冲入敌10总队指挥所,副班长刘秀林见敌人很多,拉响3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给敌人大量杀伤。8连剩下的20余名战士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敌指挥所内一片喊杀声。此时,从西北进攻的24旅也攻入了敌44师指挥所,敌防御体系顿时瓦解。23旅战至12日拂晓,彻底占领南庄,毙伤敌10总队1500余人,俘敌1000余人。日本十总队上校团长佳刚义一也被活捉了,在我们的俘虏中又增添了花色品种。</p><p class="ql-block">南庄之战是一场我主力对敌主力的硬仗,23旅一往无前,死打硬拼,终将敌赵承绶倚赖的硬核桃砸烂。</p><p class="ql-block">12日中午,23旅进至西范,经过连续作战,指战员疲劳至极,许多人一放下背包就睡着了。此时8纵急令23旅迅速追歼弃太谷北逃的敌第9总队,一听又有新任务,指战员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69团连续行军作战,已减员至900余人,但在追击途中,无一人掉队。</p> <p class="ql-block">五打朱村</p><p class="ql-block">1948年7月13日,8纵又接到攻打朱村的任务。‍‍ ‍‍</p><p class="ql-block"> 朱村,位于榆次南26.6公里榆次黄土丘陵沟壑旱塬区,津水河中游北岸。</p><p class="ql-block">13日拂晓,69团直插朱村,展开战斗队形,67团先敌抢占了东卜村以北高地,阻击敌人。旅炮兵也立即占领发射阵地,进行火力拦截。23旅以兵力、火力对朱村构成了一个“口袋”。敌9总队刚到朱村以南,就遭到我69团迎头痛击和67团的侧击。23旅山炮营瞄准敌行军队伍实施急促射击,67团以机枪封锁津水河,切断了敌人退路。在我各团合力攻击下,敌军大呼小叫,十分混乱。敌整顿之后,以重兵向朱村我69团2营连续反扑,我指战员与敌白刃格斗。拂晓的东南方向一阵儿断断续续的枪声。“赶快查明情况。”张国斌团长急促地命令着。一会儿,一位侦察员跑来报告?“是敌九总队先头企图沿公路向北逃窜,在郝村以南与我吕梁部队太行二分区小部队遭遇接上火。”“轻装跑步前进。”团长下达命令。部队直向朱村方向奔去。“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鼓起最后一把劲,坚持最后五分钟,坚决截住比我们更困难的敌人!”政委蔡剑桥作鼓动工作。整整一夜急行军,指战员几乎没有怎么休息。8时,六十九团走至西贾、内贾以东地区。10时左右,六十九团在旅炮兵火力和六十七团侧翼火力的掩护下,越过了东卜沟。当团前卫五连接近东村西侧时,敌先头也已进至朱村以南500米处。如不能抢先占领朱村岭,敌就可能夺路逃跑,情况非常紧急。“同志们!阎匪残杀了我们的亲人,毁灭了我们的家庭,抢光了人民的财物,现在,我们能让这伙强盗逃跑重新做恶吗?不能!坚决堵住敌人!”这时,只听攻打运城先锋营乔教导员向全营同志们鼓动着。顿时,“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坚决歼灭九纵队”的口号此起彼伏,不断地在山谷深沟回荡。这时,一个50多岁的老乡挑着水也随二营往上冲。老乡看看汗如雨淋、勇猛向前的同志们,含着泪激动地说:“你们只有20来岁都不怕死,我已50多岁了还怕吗?我即使死了也活够本了。”他用手擦了擦眼泪,继续说“在阎锡山的‘三自传训’、‘自白转生’、‘兵农合一’等血腥暴政下,我们村有十多人被打死和乱棍打死。搞得家破人亡,我们盼望你们到这儿来。现在你们到这里打“勾子军’,咱老百姓为你们做点事也算是消了我们一点心思呀!”老人的朴实话语,满含深情。我们对老人说:“血债要用血来还,我们要用胜利来回答人民对我们的希望!用胜利来为牺牲的烈士报仇!”当六十九团先头登上朱村岭时,敌人也已到了阵地前沿。狡猾的敌人知道,要逃命只有朱村这条路。于是,便垂死挣扎着拚命往上冲,企图抢占有利地形,把六十九团压下去。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攻运先锋营的战士哪里能让敌人前进一步,他们不顾一切,奋勇地冲到敌群中,与敌人开展白刃格斗。顿时,勇士们的喊杀声,刺刀的碰撞声,敌人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战士们越战越勇,杀得敌人不知所措。战士石秀山连续刺倒了4个敌人后,刺刀已经弯曲,他拣起敌人的武器,又向敌人扑去……。战士原庆芳,只有14岁,是个解放战士,通过领导和同志们的教育帮助,脱胎换骨好像换了一个人,补到五连第一天就参加了这一战斗,战斗中,他打得勇猛顽强,只身冲到敌群中,从一个大个子敌人手中缴获了一支三八枪。负伤后,仍坚待不下火线,在敌尸体中又缴获了一挺机枪。随着一阵阵威震山谷的杀声,敌人一个个应声惨叫而倒,后面的敌人胆怯地缩了回去。这时,四连、六连从侧后迂回到朱村东北抢占了有利地形。他们忍受着连续行军作战的困倦,忍受着烈日的暴晒,迅速挖堑壕,修掩体。下午3时左右,敌九总队发动进攻了。刹时,敌炮弹呼啸着袭来,敌人便冲上来了。200米、100米、80米、60米、“打!”团长一声命令,全团12挺重机枪和大小30多门炮吼叫起来,仇恨的子弹、炮弹在敌群中开花。烟雾尘土掩没了朱村岭,敌人一片一片倒下去。这时卑鄙无耻的匪徒,把大批被他们抓来当挑夫以及受蒙蔽、胁迫而来的男女群众往前赶,充当他们的替死鬼。人民军队怎么能向无辜群众开枪开炮呢?团长命令:“停止射击。”丧尽良心的匪徒们,趁着这个机会反扑过来,打伤打死六十九团很多指战员。二营教导员乔文顺同志就在这时倒下。二营轻重机枪从正面迎头痛击顽敌,打到哪,哪里倒下一批,打到哪里,哪里堆了一堆。三营在营长王玉成率领下,从右翼向匪徒发起猛攻,敌被打得溃不成军。只听敌指挥官疯狂地嚎叫着、威逼着残兵往上冲,但也无济于事。战斗进行了半个多小时,敌没有前进一步,只是在六十九团阵前丢下百余具尸体缩了回去。弹坑遍地的朱村岭阵地,一时显得格外平静。但大家知道,这种平静意味着将有一场更激烈的厮杀。果然不出所料,大约半个小时后,这伙亡命之徒为了逃出重围,改变了战术,向六十九团阵地作成排成连的集团冲击。他们不惜血本,作最后的挣扎了。战士们似乎意识到这是平时练瞄准难得的活靶子。瞄得特别准,一枪一个,枪响靶落。重机枪、轻机枪更是打得过瘾,点射不落空,连射倒一片,敌人一个个像冬瓜似的从山坡滚到山下探沟里……这时,敌一排炮弹打到六十九团前沿阵地,敌趁势接近。六十九团前沿有些地段被敌突破,战士们哪肯让敌人冲上去,个个跃出堑壕。用手榴弹、刺刀与敌人开展白刃格斗……正当五连前沿与敌激战时,敌人哪里知道,钢铁勇士连七连的勇士们,在连长魏明亮同志指挥下,已冲到敌人心脏。共产党员班长于金山冲在最前头,带领八班和汤志士战斗小组,乘胜直掏敌心,他们以迅速勇猛的动作,用刺刀、手榴弹、炸药包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四处逃窜……这时,六十七团、六十八团和太行二分区等兄弟部队分别从侧翼背后向敌发起攻击,敌仅仅支撑了十来分钟,那股嚣张的气焰顿时消失了,都像无头的苍蝇,乱哄哄地东撞西碰,抱头鼠窜,纷纷溃逃了。一时深沟里、山坡上到处是敌人丢下的背包、武器、装具。那些“将军”的领章、“亲训”的徽章和“铁军”基干读本扔得遍地都是,骡马乱窜,只顾逃命的溃兵也无目标地乱窜着。一些跟随九总队逃命的“官太太”披头散发,衣褂零乱,一些遗弃的小孩,挂着眼泪,哇哇直叫……战斗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至17时,九总队随着西下的夕阳,就被埋葬在朱村岭这自掘的坟墓里了。</p><p class="ql-block">战至17时,23旅毙伤敌200余人,俘敌1600余人。次日,23旅返回胡村,参加了围歼敌赵承绶集团的最后战斗。</p><p class="ql-block">晋中战役中,23旅由善于攻城破坚转为参加运动战,取得了攻歼原家庄、“亲训师”、祁县、南庄、朱村等胜利,五战五捷,共歼敌7956人,缴获了一大批武器装备。</p><p class="ql-block">晋中战役是8纵23旅以劣势装备严重打击了敌军的成功战例。它是解放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场战役,让读者不得不重新对8纵23旅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p><p class="ql-block">讴歌8纵23旅,传播8纵23旅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