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回答家长提问:你办木村班的目的是什么?</p><p><br></p><p>1、成绩不是目的;它只是顺便完成;</p><p>2、学习只是经历;学习本身没有意义,它只是个工具;</p><p>3、体验不是目的;体验的内容没有意义,它只是个路径;</p><p>4、借助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知识点,以学习内容为抓手,以体验经历为路径,发现规律,发现道的运行,成为奇迹,这是办木村班的最终目的。</p><p>5、顺便完成和拓宽认知,训练主动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生活能力,自我探索能力……</p><p>6、顺便完成教育大纲要求,适应国情,参加人才选拔,成为某一行业专家。这完全看孩子的愿望。</p><p>7、概括地说:课堂是环境,教师是情境,专注是心境,学习是路径,知识是载体,明一理,成为奇迹的儿童才是目的。</p><p>奇迹是什么?需要大家深刻领悟……</p> <p>这就要求助教置身事外,不能陷入学科,内容,知识点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觉知,作为旁观者存在于课堂上,同时,心无杂念,无我无为,而又洞察并进入孩子的道,顺孩子的道而有所为有所不为,全然忘我,最后无我,修的是自己。</p> <p>在运用学科做为道具过程中,成绩是顺应而出的,它是启用道的结果,它又是通往奇迹的过程中,奇迹的呈现。</p> <p>就像木村种出了苹果树,苹果只是木村生命状态的一个呈现而已,他种的是苹果树,又不是苹果树🍎 </p> <p>所以,学生成为什么,完全是老师心中的呈现,老师的心才是“教育的对象”</p> <p>怎么去抓学生呢?学生的所有呈现都是应老师家长的心而呈现的果。</p> <p>木村班在因上做文章,而等待结果呈现</p> <p>木村班“教育”的是老师和家长,让老师和家长当义工,就是见她们的真心,修她们的爱心,启用她们的善心,呈现他们的善行为啊</p> <p>感恩学生给老师家长当镜子,做陪练,做向导,学生以他们自己的呈现,让老师家长看见自己所不能见,学生以他们自己的生命呈现引导老师家长逐渐成长;学生以他们自己的成绩来警醒或者鼓励,老师家长行为;学生以自己全然的爱在成全老师和家长的心的历程;学生以她们的经历作为外显的心的路径,来帮助老师和家长修正心念,哎呀!学生是我们值得用生命跪拜的向导。是让我们走向圆满的名师啊!我不是名师,学生才真正是我的名师!</p> <p>因为有了孩子,我才开始探索生命,因为有了学生我才有了机会探索教育,因为有了学生不离不弃的追随,我才有机会通过研究她们看见我自己的心,通过明白她们,明白了我自己,没有孩子和学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生命的领航人,我人生的向导,我的导师,我的挚爱,你让我如何不爱她们呢?你让我如何呵斥她们呢?不可能啊!不能忘本啊,她们才是我的根本啊![爱心][爱心]</p> <p>老师不能颠倒啊,不能走反了啊。</p> <p>这就是真正的师生关系,这就是真相,这就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所在,不解决这个根本,教育就是反的,教育就会越行越远,人就会越来越分裂,越来越苦。家庭之苦来自于教育,教育之痛在于颠倒了的师生关系</p> <p>师生关系颠倒了,位置错了,老师的爱就是幻</p> <p>木村班是“倒过来”做教育</p> <p>教育做反了,后果很严重,类似事例太多了。</p> <p> 孩子是老师心中的孩子,老师的心修成正心,正念了,孩子是老师心的呈现。人是被创造出来的。父母老师是什么心造什么孩子。</p><p>因为孩子性空,无限可能,接受信息能力极强,想他是什么就是什么。所以,老师只管自己就是“管了”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