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岗桥”之二:我的办学理念绿色、数字、生本之数字

老顽童

<p class="ql-block">1999年10月6日,深圳市首届高交会在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同时深圳市教育局在深圳中学同步举办教育分会场,邀请深圳市各区校参展,介绍学校在信息化方面的成果,笋岗中学有幸在应邀之列。我们参展的内容包括学校网站、视频资源点播系统等,受到与会专家领导的关注。当我们派去的老师用带去的电脑,摄象头,把展室的情况用刚刚建成的互联网传输到笋岗中学的电脑上,我们在校内的电脑上看到传来的信息,都高兴地跳了起来。这表明我们在使用电脑上,上了一个层次,那就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为了验证我们网站的效果,那时正好有几次出访机会,每到一个境外机场,等机时,我总是要在机场上的公开电脑上,打开笋岗中学的网站,引得同行校长的羡慕。</p> <p class="ql-block">我是1998年9 月调入笋岗中学的。刚刚上任,按照以往的习惯,我‘总是要找一个抓手,争取在新工作岗位打响第一炮。这是我一生中最后任职的学校,而且仅仅只有四年,失败了,不会再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把什么作为突破口呢?我想起去以往去学校上任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在芜湖一中时,为去日本访问,和当时的安徽师范大学的校长杜宜瑾去上海出差,做出国的准备。在回程的大轮上,看到两个年轻的小伙子在计算机莹光屏前摆弄的情景,使我羡慕不已,至今那个场面还象录了相似地留在我的脑海中,这时,到芜湖一中一开始该抓什么,我心里已经有数了。后来,在一中,我很快做了两件事,一是成立了电教室,配备精兵干将(主任巴健全一直干到退休);二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密切配合时任芜湖市教委的管德明主任,于1986年将安师大毕业的高材生,但没有双臂的残疾人江涛要回芜湖一中(江涛小时候放火箭,被炸断双臂),让他进入电教室工作。</p><p class="ql-block">我离开芜湖一中到深圳后,江涛在当时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努力,使计算机教育在全省中学生中多年来一直走到最前列。从1994年以来,该校学生参加安徽省中学生计算机竞赛,均以团体总分第一的成绩,连续六年获得全省冠军并连续五年以校队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比赛。在1997年香港举行的全国竞赛中,一举夺得一金两铜,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第四十四届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竞赛冠军,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亲切接见了该校本届竞赛最佳最小年龄奖的张辰同学。在1999年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中,该校六名学生参赛,五人获一等奖,一人获第七,总分又名列第一。母校在计算机比赛上取得‘成绩,大大激励了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好这时,我已于1996年受命筹办经市人大批准设置的理工学校(以后被改成罗湖外国语学校),在新办的学校,又是职业技术学校,让我如鱼得水。我们不但在学校设置计算机专业,配备计算机专业老师,而且还在学校顺理成章地推广使用计算机。当时有三件事引起领导和其它学校的注意。一是在教室和学校宿舍走廊按装了监控设备,我们在办公室电脑就可以看到各班的上课情况;二是电脑老师用电脑设计出的图象表格,在当时的学校不多见。记得那时,我们学校作为发起单位,组织了罗湖区集邮协会,我们用电脑制作的手册成了集邮爱好者另一种收藏。看到我们这本手册的区教育局领导也给了我们很高评价;三是我们组织人力对学校进行形象设计,这种设计当时只有银行及大公司才开始涉足的事,我们也开始偿试了,而且终于编印成册。</p><p class="ql-block">2008年,发生一件事,和我经常见面的内蒙古一全国著名摄影师,一天在我办公室,突然提出,给我拍一张照片。后来他托人把他题了字的照片转交给我。那张拍于1998年6月的照片上,他的字跡依稀可见,写的是:“在思考最后的离去……,还是另有高就?”,他在给我拍并且洗好照片不是一次两次了,但从来不在照片上题字。为什么这张照片上题了字,还是这句话,我并没有放在心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7、8月份,我先随中国职业教育考察团去西欧考察20天,回来仅几天,又随理工学校足球隊代表中国到荷兰参加世界可口可乐杯比赛。在巴黎接到电话,我被调离理工学校。这时我才想到这位大师的题字,难道他是预言家?也许他已经闻讯深圳理工学些校将有大的变化了,他用这种形式提醒我。人,最怕是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发生变故,以致于想不开,思想会开始消沉。我的这次调动,应该算事先有人提醒,所以,在后来把我真的调离深圳理工学校时,我还是相当冷静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在对以往的历程进行回顾后,再看到当时,互联网已开始在深圳悄悄起步,这已引起我的注意。但这时对互联网在学校,能起什么作用,我们真的一点也不知晓,仅仅凴感觉认为会起作用。当我找学校的一些人,特别是当时的办公室主任李阳等一些商量,居然我的想法得到他们的支持。最后,毅然决定,立即抓学校的互联网建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学校,没有计算机专职人员。我们的中层领导李阳,在大学学的是数学专业,对计算机知道得比别人多,他受命并很乐意地投入到这一工作中,开始学习,研究,实施工作。记得98春节,他几乎放弃了休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陌生领域。每天晚上,他的单身宿舍的房间总是很晚很晚才熄灯,终于在春节期间建成校园,还很快拿出加入互联网的方案,并立即开始实施。苍天不负苦心人,我们终于成功了!我们在信息化方面先行一步,引起领导和其它学校的关注。罗湖区教育局在我们学校举行现场会议;深圳市教育督导室主任在对这个项目进行考查后,还特地组织全市学校,让我们介绍经验;省计算机教育协会也邀请我们参加全省计算机教育理事扩大会,在会上介绍情况;我还应邀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杂志撰写了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学校建成校网和加入互联网的相关情况,时任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的叶子强在2002年曾撰文给于肯定。他指出《…当今世界,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知识革命和信息革命正以它前所未有的能量征服世界。知识创新,信息技术把人类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网络化,数字化正在把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化,数字化日渐成为一股潮流,并且迅速延展到各个领域。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华大地网络化信息化建设风起云涌;各地各类学校争先恐后,深圳市也制定了教育十年发展规划,一个数字化学校建设的热潮正在鹏城如火如荼的展开。</p><p class="ql-block">罗湖区一贯重视并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近两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已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数十个校园网及教育网络资源中心,涌现出一批网络应用示范学校,为我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了基础。我区的宽带教育、宽带区域网率先在全国实行区域内校校通,在国内同类项目的设计、建设和应用中属领先水平,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鲜经验。同时,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建立健全了教师培训制度,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体水平。尤其是我区从去年底正式提出申报教育强区以来,推进教育信息化更成为全区关注的‘重点</p><p class="ql-block">应该说,笋岗中学在我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带了一个好头,他们建设数字学校动手早,步子快,1999年2月,该校建成校园网,当年11月建成笋岗中学网站。v学校内部基本实现办公无纸化,并开始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加强了学校学科间的沟通,还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始了信息资源共享。随后,该校又成功地实现了校园网的升级扩容,将信息点舖设到教师办公台面,学生教室以及所有的办公室,成功地配备电子阅览室一间,并新建电子音乐教室一间。由于笋岗中学校园网特色鲜明,访问该校网站的人数已达数万人次,受到广泛重视和好评。经过多年努力,数字学校已经成为该校鲜明特色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我实现了在笋岗中学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愿望后,我退休了。在不久进入教育学会工作后,基于自已的认识;也由于学会工作的需要;还因为绿色、数字、生本的办学理念可以迁移到学会工作之中;更因为时代快速发展的需要,这时,我除了继续参与打造深圳教育的绿色学校平台,还试探在更大范围偿试继续参与打造深圳学校的信息化平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别有意义的,是我们学会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组织了“深港信息化论坛”。第二届论坛,三百多名两地校长和信息化专家、lT行业总裁会聚一堂,市区教育领导出席,共同就“资源共享、统筹安排”进行研讨,论坛上两地学者也发表论文,都助力推动两地信息化学校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信息化高速发展所可能带来的问题,我们并没有迴避。除了积极组织会员单撰写论文,组织课题进行研讨外,我们还和深圳青少年报社在2010年,共同举办论文评比和研讨会,研究题目是: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研讨会结束后,还编撰出版了一本这方面的书籍,正式发行,以图激起更多的教师、专家参与这一研讨之中,以期得到更大的社会效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多年过去了,深圳学校的发展突飞猛进,过去起步时做过的事与现在的情况相比,几乎是不值一提了。但我以为,我们毕竟在信息化刚起步时做过一些工作,从而学校信息化才有今天的辉煌;不仅如此,学校信息化高速发展带来的全新问题,比如当今孩子们的信息化素养问题、在教学中信息化成果应用中发现的众多问题,也都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需要我们去关注,需要我们去解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