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生,男,汉族,1976年5月出生,夏店镇中心初中教师、校团总支书记、后勤校长,大悟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 <br> 他扎根基层,倾情乡村教育。1996年中师毕业后,面对沿海大城市学校的高薪聘请,徐华生毅然回到家乡,先后在夏店镇关溪村小学、左河村小学任教达二十年,2006年因工作需要调至夏店镇中心初中工作至今。他积极学习专业知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对学生开展义务辅导,所教学科在全镇始终名列前茅,他本人多次获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参与战疫,彰显代表风采。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徐华生积极响应县人大常委会号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主动参与村湾巡逻值守,是所驻村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在了解到村内资金短缺、物资匮乏的情况后,他率先向村委会捐款2000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正在上高中的女儿也主动拿出压岁钱向夏店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捐款1000元。随着疫情防控发展需要,夏店镇急需新建隔离留观点,他主动请缨,赶赴前线参与建设,通过多个昼夜的奋战,及时完成了隔离点的建设,体现了人大代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责任和担当。 认真履职,积极建言献策。当选代表以来,他积极履行代表职责,走选区、访选民、提建议,在急难险重的紧要关头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徐华生时刻牢记群众重托,关注群众诉求,积极建言献策。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旅游、教育、扶贫等方面工作,他敢于监督、善于履职,在县人代会和“代表行动”中分别提出《关于修建周志坚、谢甫生将军故居的议案》、《关于在乡镇中小学配备专职安保员的建议》和《关于脱贫摘帽后继续落实扶贫政策的建议》,充分发挥了一名人大代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李先兰,女,1979年1月生,大悟县四姑镇初级中学教师,县十八届人大代表。<br> 情定教育有恒心。2000年,李先兰从湖北工程学院(原孝感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四姑镇中学实习,在实习期间,她工作认真,热爱学生,所教的英语学科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习结束时,李先兰准备离开学校南下创业,学生哭成一团,扯着她的衣角不让她离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真挚的热泪深深地打动了李先兰,她毅然放弃投身大城市的想法,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乡村教师,一干就是二十年。20年来,她不顾生活环境艰苦、工作待遇低,无怨无悔坚守讲台,把青春奉献给家乡的土地,把心血倾注到孩子们身上,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学科带头人”。如今,每当收到毕业学生的节日祝福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情系学生献爱心。李先兰是一名从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对农村贫困学生十分关心。她明白虽然现在国家保障了义务教育,但很多贫困学生存在的自卑心理影响了学习。为此,她不仅自己捐钱捐物、联系爱心人士捐赠,从经济上帮助贫困生,而且更注重从精神上引导贫困学生,鼓励学生多读书籍、开拓眼界,与学生们交朋友,倾听学生内心烦恼,使学生沐浴更多阳光,感受更多温暖,增强更多动力,健康成长。如今第一批被资助的学生今年已经高中毕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不能正常开学,李先兰心急如焚,从2月1日开始,就组织学生在网上学习,一直到解封。解封后,学校还未开学,公共交通也未恢复,她想方设法回到学校,深入每名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习进展,鼓励督促学生坚持学习、安心复习,迎接中考。在走访过程中,她了解到一名学生是留守生,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因疫情突发,说好回家过年的父母也回不了家,爷爷奶奶的手机又是老年机,上不了网课,得知这一情况以后,她立马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给孩子送去,当她看到孩子带着渴求的眼神学习网课,她笑了! 情注家乡守初心。2016年,李先兰当选县人大代表时,心里暗暗发誓,要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县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出力献策。2019年,李先兰主动践行人大代表职责,先后7次参与村湾人居环境考评,并在检查过程中积极劝说、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清理门前屋后垃圾,摈弃陈规陋习,营造文明风气。她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坚持走访群众,针对我县农村中小学学生留守学生较多,学生家庭教育缺失,法制观念淡薄,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的现状,她提出了《关于定期开展农村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建议》,建议县教育局、县法院、派出所等单位定期开展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活动。相关单位迅速研究落实,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加强了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