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寒露季节,北方大地已感到了一丝寒意。由于内蒙古卫视《内蒙古骑兵》记录片的热播,却给人们带来浓浓的暖意,在骑兵后代和观众中引起热情关注和强烈反响。 每晚十点我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父辈们勇敢战斗的画面, </span>让人心潮起伏,热血涌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 久久不能平静。</span></p> <p class="ql-block">乌兰夫曾说:“内蒙古骑兵在东北解放战争,尤其是在辽沈战役中,以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写下了一章与兄弟部队并肩作战、发挥骑兵特长、屡建战功的历史。这一章历史,无可置疑地说明,经过这场人民战争的考验,内蒙古部队已经成长为一支能征善战、智勇兼备的人民铁骑。”</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骑兵经过岁月洗礼、铁血锻造,先后有5个骑兵师、1个纵队、共2万多人驰骋在内蒙古和辽沈、平津战役的战场上,并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付出巨大的牺牲,为全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中,内蒙古骑兵极大地发挥骑兵优势,策马驰骋黑山白水、辽阔大草原之间, 跃马横刀、所向披靡,参加了东北战场的所有重大战役,包括“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1947年夏季攻势战役、秋季攻势战役、冬季攻势战役,以及辽沈、平津两大战略决战,为创建内蒙古自治政府、为东北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各族人民的解放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传奇故事铭记在草原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8年9月,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和第二师奉命参加了辽沈战役中的黑山、大虎山地区阻击战和围困长春、解放沈阳之战。骑兵第2师被人们誉为我军骑兵部队的“</span><b style="font-size:18px;">王牌师</b><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支部队作战多、战果多、产生的英雄多。</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以下内容是 </b><span style="font-size:18px;">《內蒙古骑兵》纪录片中</span><b style="font-size:18px;">老英雄包海龙亲述</b><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中,与战士们冲锋陷阵,策马挥舞战刀,砍杀了二十五个敌人。我在战斗中也负了伤,从马上掉下来了,战马冲出二、三里地后,感觉主人不在上边了,它又跑了回来,在死人堆里找到我,用嘴不停的触动我的脸,马鼻子“呼呼”的冲着我打喷嚏。待我醒来后,战马用嘴和马蹄将我推挪到一个沟砍边上,它知道我跨不上去,马静静的卧在主人身边,我用尽全力爬伏在马背上。马向营地奔去,马认识路啊。这时连队战友们都以为连长牺牲了,正在悲恸之时,忽见连长的战马回来了,战士们一片欢呼声,都哭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雄从此浴血奋战在东北战场上,横刀立马,屡建战功!“父辈战马雄伟,父辈英勇无畏”。</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包海龙</b><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内蒙古骑兵二师一名连长,后任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军事研究员,战略教员。</span></p> <p class="ql-block">也许会有人问,马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这正是蒙古马特别的品质和出众之处,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蒙古马吧。</p><p class="ql-block">蒙古民族素有“<b>马背上的民族”</b>之称,而托起蒙古民族,驰骋在<b>历史长河中一路走来的就是蒙古马</b>。马作为有灵性的动物,在蒙古民族的生活中历来有<b>忠于主人、忠于职守</b>的美誉。蒙古马虽然生性刚烈剽悍,但对主人和故乡却充满着无限的忠诚和眷恋,甚至不惜自我牺牲来挽救主人的生命。</p><p class="ql-block"><b>蒙古马历来是军队首选的马种</b>,它耐力好,生命力强,胆大勇猛,不惊不咋,<b>是中国军队的制式战马。</b></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骑兵涌现出众多的英雄和功臣,在战争年代有不少烈士未及评功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指战员虽未戴上军功章,但为人民解放事业尽忠尽职也是功臣。因岁月流失,有的功臣名字我们无处查找,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p><p class="ql-block">一等功臣<u>好特老</u>,蒙古族,1947年3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骑兵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荣立大功5次,被华北军区评为一等战斗英雄。在辽沈战役中,他曾带领全班与100多名敌人发生了遭遇战,打退了敌人进攻。他曾两次只身持空枪冲入敌阵,俘获19名敌人,被誉为“孤胆英雄”。</p><p class="ql-block"><b>邰喜德,</b>蒙古族,1945年参加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身经200多次战斗,40次骑马冲入敌阵,用马刀劈死敌人60多人,曾单身骑马在战场上俘获了国民党官兵100多人,其中一名少将,立过特等功,荣获“英雄奖章”。在全国英模会上,他做了“<b>活在马上、死在马上、马刀见红,为人民立功</b>”的发言,引起了很大反响。</p><p class="ql-block"><b>包海龙</b>;蒙古族,战斗英雄、勇敢奖章获得者、大功荣立者。</p><p class="ql-block">排长青虎;战斗英雄、大功荣立者、班长宝岳;战斗英雄、一等功荣立者、战士宝山;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班长白乙拉等32名英雄。他们都来自骑兵二师。</p><p class="ql-block">在著名的胡家窝棚阻击战斗中,<b>骑兵1师</b>以少数兵力抗击数倍于我之敌的冲击,以相当大的伤亡代价完成了阻滞敌7小时的艰巨任务,为我军主力10纵的展开和进行坚守防御作战赢得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1946年,内蒙古人民武装已经发展为5个师、1个纵队,共2万多人。除警卫团是步兵外,其余全部为骑兵。1949年5月,内蒙古人民解放军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改称内蒙古军区。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肃清匪患,安定社会秩序,在区外配合野战军部队作战,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朽英名。</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骑兵受阅4次,其中内蒙古骑兵部队就参加了3次。这是党和国家给内蒙古骑兵的最高荣誉和奖励,是内蒙古骑兵的光荣,也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建国初期,内蒙古军区主要将领和中高级军官,大都来自蒙古民族,他们有的经过延安熏陶,参加过抗日战争,大部分参加了解放战争,经过战争洗礼,其中优秀民族代表成为共和国开国将军,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1955年9月至1965年5月授衔的49名少数民族将军,(大将1人,上将4人,中将9人,少将35人)其中蒙古族:(5人)乌兰夫上将、孔飞少将、廷懋少将、索立波少将、吴涛少将。他们都与内蒙古骑兵部队有着不解之缘,他们是创始人,是指挥领导者。</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早年参加革命,1955年9月至1965年被授予大校、上校的骑兵部队指挥员,后来也都成为内蒙古军区的主要领导者。如塔拉副司令员、李存义副司令员,他们都是蒙古民族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内蒙古骑兵部队的开国将领</p> <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初,人民解放军围城部队兵临长春城下,骑兵2师奉命参加围城战斗,东北野战军总后勤部为每个官兵配发了骑兵专用马刀,骑兵挥舞着数千把明亮的马刀,整日闪现在长春城下,国民党守城部队被吓得魂飞胆破,传言共军蒙古骑兵个个都是“草上飞”,马刀锋利,削铁如泥,骑兵追步兵一个跑不掉,一刀下去就变成无头鬼了。</p><p class="ql-block">国民党将领面对溃败的战事,无奈地告诫属下:“你们不要逃跑,外面有5万蒙古骑兵,你们跑出去就会被他们全歼。”当时战俘也称:“我们就怕拿着大刀的蒙古骑兵”。八十年前,红军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就是吃了国民党马家军骑兵的亏,今天,让你们知道解放军蒙古骑兵的历害。</p><p class="ql-block">国民党守城部队大都是南方兵,何曾见过这个场面,早吓的惊恐万状,军心涣散,粮草用尽,宁可饿死,也不愿出城当无头鬼。10月17日,国民党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负隅顽抗的国民党新7军,在粮草断绝、空投无望、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于10月19日,宣布投降,长春遂告解放。</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骑兵部队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发挥骑兵特长、屡建战功的历史,无可置疑地说明,内蒙古部队已经成长为一支能征善战、智勇兼备的人民铁骑。这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光荣。</p><p class="ql-block">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内蒙古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骑兵部队,成为建立新中国的武装力量之一。</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内蒙古骑兵是一部辉煌历史,将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b></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初,父亲和他的骑兵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辈保存的1950年骑兵第三师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工作笔记本(奖品)</p> <p class="ql-block">笔记本内父辈照片,威武矫健的内蒙古骑兵。</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我和父亲在甘肃临洮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9年夏,与发小、同学包曙光(英雄包海龙之子)在临河军分区集训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图门昌,正师职离休干部,七、八时年代任吕梁军分区副司令员,离修后任内蒙古关工委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老英雄回忆内蒙古骑兵一师在黑山阻击战的战斗经过。</p> <p class="ql-block">重大革命历史文献纪录片由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出品,分为《寻路》《艰守》《反击》《决战》和《使命》五集,每集46分钟,共计230分钟。本片牢牢紧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民族解放历史主线,反映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骑兵部队的革命历程,该片深入拍摄地,就地雇用当地牧民演员,实地反映当时内蒙古骑兵艰苦奋斗实况。</p> <p class="ql-block">“我自己就是内蒙古骑兵后代。”阿木兰是蒙古族开国将军孔飞之女,1944年出生于延安,在她幼年的生活里,充满着战火纷飞的记忆。2022年8月,由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出品的纪录片《内蒙古骑兵》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赢得优酷军事题材纪录片收视第一、建党百年题材首页推介,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会长阿木兰,是本片的总策划、出品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敬礼!英雄的内蒙古骑兵!</b></p> <p class="ql-block">日本骑兵遇到中国军队蒙古族骑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