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布达拉宫广场

烟雨江南

<p>今年双节假日来到西藏,领略了高原风光,印象最深的是布达拉宫和广场。布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与古老神秘的藏式宫殿布达拉宫相映成辉,雄伟壮观,是西藏向世人展示藏传文化和改革开放成果的窗口,吸引无数人在这里游览拍照,流连忘返。</p> <p><br></p><p>广场东西方向长6百米,南北方向宽4百米,平坦开阔,可容纳四万人举行大型集会活动。</p> <p><br></p><p>广场的北面,是山巅上层层叠叠红白分明的布达拉宫。每一个站在布宫面前的人,都显得十分渺小。</p> <p><br></p><p>布达拉宫的正前方并没有水面,游客们会想办法拍出有倒影的图片。看到在广场内趴着拍照的人,姿式五花八门,态度无比虔诚,一瓶瓶矿泉水洒在大理石地面上,形成人造的“水池”。脑洞大开的神操作不知是谁最先发明,好有创意!</p> <p>(倒影图为朋友拍摄)</p> <p><br></p><p>广场的南面,耸立着2001年建成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总高37米,碑身造型为抽象化的珠穆朗玛峰,有高耸入云的气势和天地同在的永恒。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彻底废除了万恶的奴隶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西藏的中小学生享受十二年义务教育,小孩子出生后由国家发放奶粉费,职工的退休工资高于内地,今天的西藏有了翻天复地的变化。</p> <p><br></p><p>纪念碑前面建有音乐喷泉,晚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喷泉跳跃千变万化,水柱舞姿美轮美奂。</p> <p><br></p><p>广场东面,有一处人工湖,晚上拍照很好看。</p> <p><br></p><p>广场与布宫之间是拉萨市的中轴街道北京路,相当于北京市的长安街。相传从前红山与药王山连在一起,中间是一段小矮山丘。当年清军平乱后,将小矮丘炸掉一段形成小路方便通行,后来西藏人在此处建了一座过街佛塔,塔下有洞让人和马通过,上部用铁锁和铜铃将前后炸断的山脉与白塔连接起来,意为“摇铃接脉”。1994年至1995年在修建布达拉宫广场和拓宽北京路的同时,重新修建了原来的“巴嗄噶林”三座古老白塔,矗立在北京路中间的白塔是原址复建,另外两座白塔分别伫立在药王山和布宫所在的红山。三座白塔之间仍用银锁银铃相连,这样既方便汽车通过又维系了神山的脉胳,成为布达拉宫宏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 <p><br></p><p>路中的白塔有洞口,过去人们从这个洞口通行,现在人们在这里拍照。</p> <p><br></p><p>与广场一路之隔的西面,是著名的药王山,因供奉药王菩萨而得名。相传药王山顶是文成公主思念家乡时向东方朝拜的地方,这里的半山腰设有观景台,拍出的布宫图片与五十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一模一样。</p> <p><br></p><p>药王山观景台入口,免门票。</p> <p><br></p><p>进入布宫广场安检严格,先刷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再对本人及随身携带用品进行安全检查后,方可进入。</p> <p><br></p><p>夜景</p><p>华灯初上,更多的人涌入广场,灯光下的布宫更加巍峨壮丽。</p> <p><br></p><p>白塔</p> <p><br></p><p>药王山观景台</p> <p>拍布宫倒影,首先水要倒足。</p> <p><br></p><p>游客们也是够拼的,有人端手机,有人看角度,分工明确。</p> <p>(倒影图为朋友拍摄)</p> <p><br></p><p>矿泉水铺地拍照有点甜</p> <p><br></p><p>下图是在广场东边人工湖旁拍的布宫倩影,但是拍布宫与湖水倒影之间的人会比较小。</p> <p><br></p><p>带着广场夜晚的盛景,依依不舍从东门离开,外边马路两侧的路灯和建筑物的霓虹灯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