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 思教 悟道

大安市乐胜乡第一中心校

篇首语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故不登高山,</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不知天之高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不临深溪,</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不知地之厚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不闻先王之遗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不知学问之大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带着对教育梦想的追求,带着对教育发展前沿省份的期盼。带着对乡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疑虑踏上了求学问路之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2020年9月5日至9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在湖南第一师范承办的为期25天的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span></p> <p>  湖南第一师范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母校,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作为培训项目承办单位。这里有悠久的文化积淀,有独特的革命印记。更有精湛的培训团队,科学的培训项目,规范的培训流程,细化的培训课程。实行封闭的管理模式,学,在学生教室;吃,在学生食堂;住,在教师公寓;动,在运动场馆。让所有学员感受于浓郁的伟人气息,感染于独有的文化底蕴,感佩于浓重的学术氛围,感悟于严肃的报告论坛,感叹于严谨的治学经验,感触于丰富的研修内容,感慨于特有的个性体验,更感恩于难得的学习机遇……</p> 严谨的培训体系 <p> 湖南一师范国培办,为全面提升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适用性。本着聚焦乡村,服务基层的理念。邀请了包含国家教育行政院的教育主管、湖南省内外教育专家、湖南省名校长等二十多位名家大师做学术报告,安排了十五天的集中研修,十天的驻校跟岗实践研修,五次名校观摩,50天的返岗实践,1350分钟的网络研修。整个培训体系,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与观摩相结合,聆听与互动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内与组间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围绕校长培训的核心内涵,辐射各个层面,纵向贯穿学校改革与发展,横向链接多个领域。对跟岗实践研修也是匠心独运,让学员们带着问题走进基地校,带着思考去体验实践,充分考虑到了每个学员的个性化需求。</p> 名家传经送典      (摘选)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国家教育行政院教务处郭垒主任在报告《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校长的专业发展》中指出,互联网+教育时代已经到来,同时也会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和巨大的挑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需要互联网+教育的基础背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学习多元化个性化将冲击课堂模式的改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于主任例举了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之初,我们被迫开展的线上教学,给我们很多启示,很多新媒体的介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我们对互联网有了清楚明晰的认识。从线上到线下,互联网技术的迁移运用,也引领着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助推教师的专业能力再上新台阶。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把握时代脉搏,叩响互联网+教育的大门,走进人工智能领域、走向创造驱动的学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培训和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学校要提供互联网设备设施,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开设信息技术课,让孩子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使用信息技术能力,互联网+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培训中,我们也感受到教育的互联网模式,必然会对当下的班级授课模式产生影响、冲击。&nbsp;教师角色----不再是教书匠(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的导师。校长更要关注信息网络技术对教育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影响。学校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的职能。</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湖南省永州市第二十中学吕海龙校长做了《课改的“道”与“术”》的专题报告。他的报告让大家受益匪浅,同时也引起大家深深思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行走在课改的路上,曾几何时,在迷茫中摸索,在摸索中提炼,在提炼中反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 课改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书先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加强品德修养,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积极阳光,担当奉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课改要术业有专攻。明确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立足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依据校情,科学研判制约本校课改的不利因素和症结,把脉问诊,如何以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智慧的教引领学生智慧的学。教师作为课改的主体,达成共识,形成内因的主动性是首要任务。求大同,存小异。大视角,高站位,不贪大,不搞花架子。务本更要求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总之,课改的“道”在于思想、精神和规律,在于源自学校课改经历中以“道”驭“术”,“道”“术”合一。</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湖南第一师范继续教育学院曾小玲院长做了《校长领导力与执行力》的报告。有针对性地指出校长在领导和执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策略,特别是,她提出的校长管理工作中的七大原则,更是给参加培训的校长们明确了问题所在,指明了今后工作的方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管理的七大原则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请示工作说方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布置工作说标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交接工作讲道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汇报工作说结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总结工作说流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关心群众问过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回忆工作说感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中心于维涛主任做了《“十四五”学校发展规划编制三要素》的专题报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主任的报告充分展示他个性化并且原生态的实战风格,不用课件演示,全程板书解读,整个报告全程,让大家感受到一位学者的才学与魅力的学术展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倡导构建123456教育模式的理论。概括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个核心。立德树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两个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个层次。价值引领,能力为重,知识为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四翼。重点难点,知识体系,思想和方法,学科特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个环节。备课环节,上课环节,反馈环节,作业环节,辅导环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个拓展。基础知识,拓展训练,跨学科训练,前瞻学习,探究学习,实践探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的“六看”理论也是让大家耳目一新。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卫生看管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行为看德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课堂看理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课程看特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精神看老师!</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情怀看未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饶玲教授解读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她就如何成为一名专业化校长,提出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5个基本理念即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6项专业职责即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3个维度即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 ,专业能力与行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湖南第一师范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刘峰主任就学困生的管理工作,做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专题报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他概括了以下几点学困生转化策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望:观其行辨其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闻:听其言度其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问:明其心知其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切:断其症开其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但是无论哪种策略,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让学困生感到尊重和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章醇校长对《做智慧校长 做最美教育》做了诠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倡树精神文化一激发敬畏感,增强向心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聚焦问题反思一一激发紧迫感,増强原动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畅通成长渠道一一激发获得感,増强战斗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四、构建激励关怀一一激发认同感,増强凝聚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育是最美的相遇,就让我们在最美的教育中相遇,做一名创造最美教育的智慧型校长。</span></p> <p>  湖南师大附属颐华学校黄丽君校长就《校本研修的机制与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讲述。他提出:至美课堂“四五六”策略,即四种理念、五个要素、六个特征。</p><p>四个理念:1.幸福育人,育幸福人2.问题引领 ,自主探究 3.合作学习 ,共同成长 4.三维发展 ,激励评价。</p><p>五个要素:实,动,活,新,乐。</p><p>六个特征:</p><p>1.自主 ,2.合作 ,3.进取, 4.成功, 5.愉悦, 6.灵动。</p><p><br></p><p><br></p> 名校学习观摩 我看到的麓谷小学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把办学理念指向为丰富和发展“关键能力”</span></p><p> 创校之初,麓谷小学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办学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了“诚、勤、博、雅”四字个性化校训,并将其丰富为“诚以至善,勤以修身,博以广志,雅以远俗”的培育目标即德育为“诚”、体育和劳育为“勤”、智育为“博”、美育为“雅”。如今,面对教育现代化新的要求,麓谷小学在传承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诚勤博雅”育人理念的的现代内涵,即培育具有“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四项关键能力的现代学生。</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把治理体系指向为提升和完善“以人为本”。</span></p><p> 麓谷小学实施“以人设岗和人事相结合设岗”,设置了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家长社区中心、校务公开中心与后勤服务中心,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三群体两动力”现代治理体系。在学校管理机制上,麓谷小学形成以章程为统领,以规划为依据,以学校人本化管理制度为保障的“善治机制”。在管理方式上,麓谷小学构建了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膳食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少先队大队部等机构,实行学校“三重一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在管理评价上,麓谷小学实行自我评价,同事互评,学生和家长评价和管理人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当然,对学生的评价凸显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科成绩与综合素养相结合、学校评价与家庭和社区评价相结合等方式。</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把课程与教学指向为调整和优化“以生为本”。</span></p><p> 麓谷小学非常重视现代课程与教学改革,并做了很多的探索,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贴近生活,更注重个性,更适应发展。“1+N”课程体系改革,即1为国家基础学科课程,N为校本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校本课程又命名为“小鹿摇篮课程”和“小鹿启智课程”。在课堂教学改革上,麓谷小学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进行深入合作,并引入了“六度”(参与度、亲和度、练习度、整合度、延展度、自由度)课堂评价,引导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在这十年的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摸索中,麓谷小学对现代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积淀了较好经验,体现了人本性、多样性的特点,民主性、自主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而倡导“六度课堂评价”的课堂改革体现了生本性、自主性、民主性等,符合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p><p> 从现代课程的多样性、均衡性、可选择性等角度出发,麓谷小学的现代课程结构以培养“诚勤博雅”特质的新时代中国少年为核心,以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为支撑,以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为基本形态。一是做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是根据实际需求开设校本实验课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让他们追寻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生命整全。当然,这些课程的落实都在广义的课堂中完成,进一步优化“六度”课堂评价,探索更适合时代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型。同时,探索一种能够在课堂上体现“主体生命性、目标生长性、过程生成性、内容生活性”的课堂。</p><p>☆把教师队伍建设指向为提升和塑造学习型和研究型现代教师队伍。</p><p> 麓谷小学依据国家出台的新时代《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明确了专业能力提升的方向。明确了从传统教师转变为新时代教师的关键在于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思路,努力让自己转变为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只有善于学习的教师才能不断地与时俱进,革新自我,才会不断地去找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规律,才能真正的潜心教育。只有成为研究型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将学生的成长过程视为一个未完成、不完美、不断完善的过程,将这个过程中的问题视为宝贵的教育财富,以欣喜的眼光去帮助学生探寻和解决这些问题。</p><p> 通过不断的积淀,麓谷小学已塑造了一支年富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教育科研能力较强的团队;一支教育信息技术掌握较好,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团队。除此之外,麓谷小学的教师具备敬业爱岗、勇于担当、爱生如子、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热爱学习和生活等现代教师优秀品质。麓谷小学大兴教师读书之风、教师研究之风,通过开展教师读书会、读书论坛,通过引导教师开展微课题研究等方式,让更多的老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p> 学习采风 学海拾珠 品名家圣典      悟内涵发展 求学 <p> 2020年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集中研训落幕,25天的研修经历,25天的思想磨练。每一天都给我以思想的震撼,意识的厘清,观念的洗礼。在慨叹各位专家及名校长的理论素养、实践经验的同时,更加懂得校长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每一天的课程安排都非常严谨。每一天都很充实、很丰富,我们近距离地与教育名家、教育大师接触,感受到教育专家的魅力与风采,聆听到专家的理论和经验,分享到教育家型校长的成功与快乐。从教育名家权威那里汲取到了中国教育当前的先进、科学、实效的思想与信息,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在这种启迪下被激活和拓宽。这是对我一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洗礼,是对我们的教育及管理行为的一次规范和鞭策。短暂的学习时间,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这其中有新知、有释疑、有感慨,也有困惑后的启示,通过观摩高新麓谷小学、长沙天心区中信青园小学、长沙市天心区黄鹤小学、湖南一师而拂晓、长沙市雨花区雨花实验小学、及在周南梅溪湖小学跟岗实践,使我们领略到了名校的风采,感悟到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感受到了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说25天的集中学习,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办好一所学校有了更宽的视野体验。</p> 思教 <p>  回想自己工作的历程,二十几年来,有辛酸,有彷徨,有迷茫,有失落。一路走来,对"教育"的内涵,不断加深理解,不断明晰认识。25天的学习,再一次重新审视与反思,发展教育,办好学校还需我们深入的思考。</p><p>一、鲜明而前卫的教育思想</p><p> 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各位专家及名校长为样本,向我们详细解读了名校长的教育思想,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校长的教育思想对学校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纵观一些名校长的治校历程,虽然他们所面对的校情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学校的一切工作,并把它作为是非得失的准则。在办学方面,校长不能做一个墨守成规的经验型庸者,也不能做一个毫无思想和主见的俗者。要有自己富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前沿,塑造高素质的人才,形成学校的发展特色。</p><p>二、先进而明确的办学理念</p><p> 名校长们理论联系实践,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诠释了办学理念的内涵。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和指针,也是学校发展的支柱。先进的办学理念可以外塑形象,内聚人心,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而校长是学校办学理念形成的核心因素。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其首先是观念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的思想观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其知识、能力、经验、文化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形成的关键。我感怀于高深的理论素养,更为他们鲜明的对办学理念的阐释而折服。在领悟与品味一些名校的办学理念的同时,更要其精要的核心要素。作为校长,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要有形成先进办学理念的自身潜质和行之有效的策略。要有形成特色办学的理论支撑。</p><p>三、创新而实效的研究潜能</p><p> “做创新的研究型校长”总是萦绕在耳畔。倡导做教育家校长,作为自己履职目标。教育家似乎是一个非常上位的概念,好似夜空中闪烁的名星让我们景仰。在二十几位专家从多个侧面的阐释中,让我对教育家有了更理性的认知。可以肯定的是教育家并非空中楼阁,高不可攀。我们看到了身边很多并非高学历的来自基层的教育家型的教师、校长。他们用自己的实践重新诠释了什么是教育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成为教育型教师、校长的历程。各位专家从理论结合实践剖析教育家型校长,对教育家型校长的素质结构和发展策略进行了阐述。让我对教育家型校长也有了清晰的认识。</p><p> 首先,教育家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对教育的独立见解,有对教育思想的不懈追求。并能坚持和实践自己的教育信念。其次,教育家应当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教育思想,不断丰富教育智慧,不断提高教育艺术;应当善于把知识的传授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将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环境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应当善于把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结合起来,能够在教师集体团队中发挥引领作用。而且,教育家要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善于捕捉新机遇,采取新措施,建立新机制,这是当代教育家的明显特征。当敢于超越自己,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确立个人和学校发展的新目标。另外,教育家是能够提出学校发展远景目标的设计师,是能够打造精英教师团队的精神领袖,是一个追求卓越办学成就的领跑人。</p> 悟道 <p>  品读二十几位教育名家的精彩报告,尽管还没有深入、透彻的领会,还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观摩了名校办学特色、赏析了名校的文化精髓,尽管还是游离在表象认知上,还没有全面而明晰的了解。但也让我对办好一所学校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校长如何带动学校的内涵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品其言,观其行,悟其道!</p><p>第一、校长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p><p> 正如各位专家及名校长的报告所提到的,校长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又可细化为诸多独立的、充实的专业领域。校长不仅是学校的行政领导,更重要的是校长要以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较高的专业水准引领团队发展。此次研修培训,使我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校长,要提高管理施政的能力,提高实施教育科研的能力,提高对教育教学的审视、引领和创新能力。促使学校可持续发展。</p><p>第二、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p><p> 对教育的价值、理念、方法"的领悟。我们要明确办学理念对学校发展的重要影响。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评价一所学校,首先评价他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办学思想之魂、办学方向之魂。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对学校发展起到核心作用。我们在谋求学校的发展时,必须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作为引领。只有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才会形成学校共同的价值观,从而达成思想认识上的统一,这样学校的发展才会步入良性循环,学校的教育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有效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p><p>第三、科学规划,明确学校发展目标</p><p> 过去我们对学校发展规划认识不到位,制定的规划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正像有些人所描述的那样:"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我们要明确学校发展的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知道学校发展规划是以追求学校发展为核心,规划是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因而规划是形式,是实现发展的"抓手",通过规划实现学校发展才是目的,才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最终追求。做为一名校长,对国家的教育发展要有明晰的了解,对自己的学校发展要有一个视野开阔的规划。并让老师们理解、接受和投入到这个规划,引领团队在推进规划的实施进程中,实现学校的自主发展。</p><p>第四、不断学习,与时俱进</p><p>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不断创新。这种学习提高必须是自觉地,不是强制的,是经常的,不是一时的。名校的成就源泉就是学习,增强学习动力。我们要努力做到多读书、交高人、善反思、重实践,向书本学、向老师学、向学生学、向兄弟学校学,同时合理利用工作、交往、反思、观察、交流、实践等时机有效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开阔眼界,使学习真正成为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p><p> 集中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了,后续的返岗实践正在启动,学习和探索永远不能终止。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责任,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断为学校的发展寻找新的支撑点,做一名有理想、有目标、有作为的学校带头人,把学校带向发展之路,带向成功之路,把学校办成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学校。也许我们成不了教育家,但我们要有成为教育家的梦想,不断追求,不懈努力。坚定信念,在教育专家引领与指导下,不断推进学校富有特色的发展。</p> 篇尾寄语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i>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i></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i> 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