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始祖仓颉

阿妮

<p>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白水县阳武村人,传为轩辕黄帝左史官。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一时间,“神鬼泣,天谷雨”。被人们尊为“文字始祖”——中国文字的创造者。</p> <p>  仓颉庙位于陕西渭南市白水县城东北35公里处的史官乡境内,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而建的。仓颉庙南临洛河水,北屏黄龙山,占地17亩,创建年代不详,据《仓颉庙碑》记载,延熹五年(162年)已颇具规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p> <p>民国时期,国民党爱国志士于佑任先生曾为仓颉庙挥毫题写了“文化之祖’’的匾额</p> <p>解放战争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同志于戎马倥偬中亲自起草了保护仓颉庙的手令。</p> <p>仓颉庙内40多棵古柏至今虽树龄已逾千年,却依然生机勃勃,被专家誉为“绿色国宝,活着的文物"。它们各俱姿态,妙趣天成,为庙内的一大奇观。每棵古柏都有串动人的传说和故事。仓颉庙“八奇”顺口溜中有六奇都与古柏有关.“干喜鹊迎客翘尾巴,扁枝柏扁身扁枝扁杈杈,柏抱槐死合不离抱疙瘩,转枝柏预知旱涝巧捎话,再生柏复活更潇洒,手植柏头在云里插”。</p> <p>“柏抱槐”即在柏树中间的空洞里长出一棵槐树,槐长柏裂,相依相拥,共生共长,此树已被评为全国的百棵奇树之一。</p> <p>“手植柏”指的是“仓颉手植柏”,相传为仓颉当年亲手所植,距今已有五千余年历史,可谓为“镇庙之宝”。树围7.25米,根围9.3米,高17米,树裂如劈,枝柯如铁,翠叶如盖,可同黄帝陵的黄帝手植柏相媲美,令人驰想岁月的遥远,回味文明的历程</p> <p>仓颉庙古柏群、山东曲阜孔庙古柏群与桥山黄帝陵古柏群并称为中国三大古柏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