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又值诺贝尔奖开奖季,盘点一下历届诺奖对眼科的促进。</p> <p>2018年热拉尔·穆鲁以及唐娜·斯特里克兰,发明激光的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以下称CPA)</p><p>CPA在医学中的应用,眼科拔得头筹。全飞秒和半飞秒准分子激光手术,都利用了CPA技术。飞秒激光不仅应用在近视矫正,而且也应用到白内障手术,实现了“无刀化”操作。</p> <p>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发现细胞自噬作用机理。对老年性眼科疾病提出了解决方案有所启示。</p><p><br></p> <p>1996年 彼得·杜赫提 澳大利亚 “发现细胞介导的免疫防御特性”提示眼自身的恢复能力作用</p> <p>1986意大利生物学家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和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科恩因为共同发现了控制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生长因子。组织修复的主动干预成为可能。</p> <p>1984年 尼尔斯·杰尼 丹麦 “发现单克隆抗体产生的原理” 启抑制新生血管类单类药物抗生产的开端。</p> <p>1982年 苏恩·伯格斯特龙 瑞典 “发现前列腺素及其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为治疗青光眼PG类药物研发找到依据。</p> <p>1981年 大卫·休伯尔 美国 “发现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 </p> <p>1977年Andrew V·Schally教授发现肽类激素在大脑中的合成,“多肽对抑制新生血管有一定作用,或将对糖尿病眼病、黄斑退化等眼疾有所裨益。”</p> <p>1971年 埃鲁·威尔布尔·苏德兰 美国 “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为眼科无菌性炎症治疗提供了有效武器。</p> <p>1911年 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 瑞典 “在眼睛屈光学研究上的工作”“百年屈光,屈光百年”</p> <p>特别说明</p><p>中国眼科届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人,汤飞凡: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而这株病毒就是著名的TE8。解决了沙眼致盲隐患为世界防盲做出巨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