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蓬莱仙洞

蓝天

蓬莱仙洞又称罗汉洞,旧名沈家洞,坐落于安徽池州市石台县贡溪乡杜村(晚唐诗人杜荀鹤故里)境内,距县城9公里。洞中遍布精美的钟乳石群,若物若人,惟妙惟肖,曲折幽深,景观奇异。 198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欣然为蓬莱洞题名。 该洞全长3000余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造型奇特,曲折回环,气势恢宏,佳景遍布。 有迎宾厅、探海长廊、东海龙宫、通明宫、迷仙宫、玉婵宫、银河长廊、瑶池、南海、潮音殿、送客厅等10多个景点,精彩纷呈。 蓬莱仙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大约4.5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球内部运动,海水下降,陆地崛起,溶蚀成现今的洞体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 梅屏,在平整的石壁上浸出一枝梅花结晶,在灯光映照下宛如一幅梅花屏风,仿若暗香袭人。 吊金龟,因酷似倒挂的金龟而得名。 炫丽多姿的海石花 瑶池亭阁,蓬莱仙洞最精华的景点所在。 “王母瑶池”是全洞的最佳景点,只见粉红色的钟乳石上端坐着一位体态丰腴的女子,她薄施粉黛,身着金缕玉衣,娥眉轻舒,面如满月,宛如刚刚出浴的王母娘娘。 “娘娘”身边摆着一幅罩着纱巾的铜镜,身后是笼着白纱的玉床,线条柔和,洁白透明,酷似天宫中的罗纱帐;身旁月牙形的池内,一群仙女正在嬉水沐浴,风姿绰约,栩栩如生。 这一由白色透明碳酸钙结晶组成的奇景,因造形奇特,形象逼真,色彩纯净,为国内其他溶洞所不及,与洞内的立体国画“山水浮雕”和如银似玉的“天丝”一起被称为“蓬莱四绝”。 碧绿如玉的海石花 千佛山,远观仿若藏有千佛的摩崖石山,是蓬莱仙洞”四绝“之一。 海蚌化石 落地金钟,位于地洞之中,是一座有9米多高宏伟壮观的巨型钟乳石,因酷似一座金钟而得名。 石幔和尚,身披袈裟的和尚立于绝壁这上。 凌霄宝殿,在巨大的岩洞之中,层层堆叠的钟乳石犹如冲破云霄的宝殿玲珑剔透,气势恢弘,是蓬莱仙洞“四绝”之一。 群仙下凡,一群仙人结伴腾云遨游天地,腑瞰人间悲欢离合,意态闲适,栩栩如生。 山水壁画,因石炭石长期经地下水和酸性气体的侵蚀,其表层逐渐风化脱落,深层较牢固被留存,形成惟妙惟肖的立体画面,在国内溶洞中罕见,故为蓬莱仙洞“四绝”之一。 灵芝塔,钟乳石形成的石幔,形似一支支灵芝堆积的宝塔,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