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云南石林,位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市区78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2007年6月,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包括云南石林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石林保护区总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大约在2亿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许多厚厚的大石灰岩。经过了后来的地壳构造运动,岩石露出了地面。约在200万年以前,由于石灰岩的溶解作用,石柱彼此分离,又经过常年的风雨剝蚀,终于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p> <p>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袤,气势大度恢弘,峭壁万仞,石峰嶙峋,湖泊秀美,溶洞奇幽,瀑布壮观,加上在自然那鬼斧神工的岩石造型组合,各具形态的构景,形态万千,象千军万马,似石堡幽城,如飞禽走兽,象人间万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溶洞、秀水、奇石、飞瀑,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神韵流动、气势雄伟、蔚为壮观的美景,使游人打开想象的翅膀在其间遨游。</p> <p>2015年3月19日,我们进入石林风景区后,首先到大石林北面小山上的狮子亭,俯瞰石林风景区的全景。</p> <p><b>狮子亭</b></p> <p><b>俯瞰石林风景区全景</b></p> <p>石林风景区,由大石林、小石林、步哨山、李子园箐、万年灵芝五个片区组成,主要景观集中在大石林和小石林。</p> <p><b>石林风景区平面图</b></p> <p><b>大石林</b></p><p>大石林景区由密集的石峰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这里石林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人们行走在峰林间,不几步便被石峰档道,曲折迂回之后,又是一番天地。</p> <p><b>石屏风</b></p><p>石屏风位于大石林的入口处,一座巨大的石峰象堵屏风挡住了游人的视线,峰巅岩石重重叠叠,犹如山鹰回首,巍峨壮观。</p> <p><b>剑峰池</b></p><p>剑峰池浅隐在一片石峰之中,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石林景区中的海拔最低处,也是大石林最神秘、最幽深的地方。这里的水来自地下暗河,旱季不枯,雨季不涨。剑峰池的名字来源于池中一块酷似宝剑的石头,剑柄没入水中,“剑峰”二字写在剑身之上,可惜剑刃在一次地震中震落池中了。“举头一线天,低头一泓水”,这就是剑峰池的写照。</p> <p><b>千钧一发</b></p><p>上方这块巨石夹在两座石峰之间,象似随时可能落下,游客从此处经过,便有惊险万分、“千钧一发”的感觉。.</p> <p><b>双鸟渡食</b></p><p>一座石峰顶端有两块酷似小鸟的怪石,一大一小,两两相向,嘴对着嘴,好似大鸟向小鸟渡食,至亲至爱,充满无限情怀。</p> <p><b>象踞石台</b></p><p>距双鸟渡食不远处,石峰上立着一头石象。传说远古时,神鹰用翅膀遮蔽了日月星辰,天地一片昏暗,象群便离开了这里,只有一头小象依然留在这里,坚持等待日月重光。后来,日月的光芒又重新照亮了这里,但这头小象却站成了石象。</p> <p><b>大石林其它部分景观</b></p> <p><b>撒尼人歌舞表演</b></p><p>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石林是撒尼人的家园。在大石林的天然舞场,每天撒尼小伙子都要弹奏起浑厚的大三弦,与姑娘们跳起大三弦舞,欢迎游客到来。</p> <p><b>小石林</b></p><p>小石林景区,又叫阿诗玛景区,与密集的大石林相比,小石林便显得疏朗、清雅。宽厚墩实的石壁象屏风一样,将小石林分割成若干园林。小石林里最有名气的景观当数“阿诗玛”。</p> <p><b>阿诗玛</b></p><p>小石林里,湖畔的一座石峰,酷似美丽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撒尼族装束,肩背背篓,昂首望天,似在呼唤,又象在期待,给传说中的阿诗玛又增添了许多想象和期待。</p> <p><b>咏梅石</b></p><p>石上刻有毛泽东主席所作诗词《卜算子·咏梅》,故名“咏梅石”。</p> <p><b>莲花池</b></p><p>莲花池位于大石林与小石林之间。池上有凉亭和曲桥,池中有成群游弋的观赏鲤鱼,池畔的石峰林立,倒映在水面上,风景壮观迷人。</p> <p><b>千姿百态的岩石造型</b></p><p>石林有许多天然的象形石,鬼斧神工,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除了大石林和小石林的岩石造型外,其它片区也有不少象形石。</p> <p><b>母子偕游</b></p><p>在外石林,一高一矮两座石峰,犹如母子二人,手牵着手向北游去。石峰造型逼真,脸庞、服饰都清晰可见。母亲盘着高高的发髻,昂首挺胸,身后跟着孩子,两人正兴致勃勃地游石林呢……</p> <p><b>苏武牧羊</b></p><p>在外石林,一石峰形若一位老人,手执牧鞭,头戴风帽,周围遍地是不到1米高的小石快,宛若羊群觅食,意取汉代外交使节苏武的坎坷经历。被迫滞留在匈奴的汉朝使者苏武,一身汉服,遥望远方,思念家乡。</p> <p><b>望夫石</b></p><p>在石林环路旁,有一个石峰象是一位妇女在翘首远望,等待归家的丈夫,因而取名“望夫石”。中国不少地方都有望夫石,但象石林这尊两头看都像女子望夫的奇石却很少。</p> <p><b>漫步从容</b></p><p>这是一位书生、路人、游客,还是石林的守护者?一尊石像,只有大致的轮廓,悠闲的姿态,徐徐慢走。也许他已经在这里走了上百万年,看尽了沧桑变幻和时代的娈迁。</p> <p><b>万年灵芝</b></p><p>万年灵芝景区位于大石林西南侧,竖立着一些上大下小、磨菇般的石峰。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阿诗玛在这里发现了一朵大灵芝,舍不得采摘,想等灵芝长大后送给村里的老人延年益寿。然而,贪婪的土司想把灵芝占为己有,结果,灵芝越砍越高,最后长成了坚硬的巨石。其实,这些“灵芝”的形成,是由于石柱上下岩石成分和厚度不一,经过风雨剝蚀,最后才变成上大下小的磨菇般的形状。</p> <p>云南石林堪称“天下奇观”,此次我已是第三次游览石林了,但仍然使我浮想联翩,感受颇深。为此,写下一首小诗:</p><p>风雨亿万秋,沧海成岭丘。</p><p>遍地奇峰立,满目曲谷幽。</p><p>千姿神工琢,百态鬼斧修。</p><p>林中心有悟,美在石上收。</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