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西安昆明池

小军

<p>  “双节”合一,假期八日。天不作美,雨雾濛濛。足不出户,手机刷屏。直至七日,天始放晴。奔昆明池,放风解闷。</p><p> 昆明池在西安城西的沣水(即沣河)、潏水(即潏河)之间(今西安西南斗门镇东南),现约10余平方公里。</p><p> 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在上林苑之南引丰水而筑成昆明池,周围四十里,原是为了练习水战之用,后来变成了泛舟游玩的场所。后历代几次修浚, 唐大和时干涸为陆。</p><p><br></p> <p>  从昆明池北大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旅游地标,就是云汉广场的汉武大帝雕像,真可谓是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彰显了汉武大帝雄才大略,开彊拓土的雄心壮志。威武高大的汉武帝雕像,耸立在大船之上,身披坚执锐,指挥庞大的军队方阵所向披靡,再次精彩演绎了汉武大帝“不叫胡马渡阴山”的强大军事实力。</p><p><br></p> <p>  汉武大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其魔下战将如云,谋士千万,降匈奴、平南越、独尊儒、举贤良,富国强兵。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p> <p>  过汉武大帝雕塑,一直向前,便到达云汉商业步行街,恰蓬国庆、中秋“双节”,街道两边布置的非常喜庆,绿色的植被,五颜六色的花卉,让景区的色彩更加浓郁,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让美好的瞬间定格在记忆中,留下旅行的最美好时光。</p> <p>大汉水师面。</p> <p>非遗捏面人。</p> <p>美人鱼捏面人,栩栩如生,熠熠生辉。</p> <p>各种花卉竞相绽放。</p> <p>景观树婀娜多姿。</p> <p>昆明池。</p> <p>柳树成荫,游人如织。</p> <p>游人鱼贯,落雁长廊。</p> <p>湖水清澈,惬意泛舟,轻轻摇橹,心旷神怡。</p> <p>  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为训练水师,在长安斗门镇一带,开凿了昆明池,池中刻置石鲸,两岸刻置牛郎、织女,以象征天河。</p><p> 两千多年来,象征“牛郎”和“织女”的石爷和石婆隔昆明池遥遥相望,见证了千年昆明池的盛衰。由于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此,加之当地七夕文化源远流长,因此,昆明池项目在规划和建设中,大量融入了七夕和爱情主题,故也称作“七夕公园”。图为鹊桥。</p> <p>  昆明池景区中心中央部分,鹊桥,是最大的旅游地标,整体连接了昆明池中心以及两边的核心位置,可以穿越近1/3的水域面积,在这里拍照打卡,可谓是最佳的取景位置,可俯瞰整个景区。</p> <p>鹊桥上的喜鹊,栩栩如生,其状仿佛一飞冲天。</p> <p>从鹊桥上远眺湖景,美不胜收。</p> <p>留仙长廊,人山人海。</p> <p>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p> <p>  贺牛生日。“贺牛生日”是七夕节的习俗。传说西王母用天河隔开牛郎织女后,金牛星是下凡的“老牛”,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飞渡天河,与织女相会。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七月初七这天为老牛庆生的习俗。</p> <p>  婚俗雕塑“手婚”。结婚七周年为“手婚”,《诗经》中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表达爱情的真挚与美好。</p> <p>月老雕塑。</p> <p>  以爱情为主题的七夕公园景区,布置的非常喜庆,相关的历史主题元素,都在这里可以得到全面观赏,非常的漂亮。</p> <p>  公园内部的园林景观也布置得十分到位,丰富的绿植与花卉,让景区的氛围更加喜庆,提升了游客参观的体验度,并使之得到更好地参与。</p> <p>拍照的游人。</p> <p>叁天的白杨树</p> <p>唐人的诗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