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

海涛

<p>自孩子上了初中,做父母的,对于长假不敢再有过高的奢求。</p><p><br></p><p>这个国庆,我和儿子虽是正常休假,无奈妻子只放了四天,所以,短暂的回乡探亲后,我们便匆忙返城,继续回到各自熟悉的日常生活节奏中。</p><p><br></p><p>孩子学习,妻子忙着工作,而我也在为自己的专著忙碌着。</p><p><br></p><p>偶尔也会无聊。</p> <p>某个时刻,看着孩子弯着腰,爬在桌子上不停地“奋笔疾书”时,不免有些心疼,便问他:儿子,带你看场电影吧?就我俩,可以吗?</p><p><br></p><p>孩子没有任何迟疑,冲我点了点头。</p><p><br></p><p>这倒令我颇感意外。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单独带孩子看电影。按说,没有他妈妈的陪伴,他是极少答应我这种邀请的。</p><p><br></p><p>妻子常跟我说:孩子已处于青春期,你该好好想想如何与他相处?别总用一种“命令”的口吻去教育他,多尝试和他做朋友。</p><p><br></p><p>我们这一代人的脑子里:大概都有一种“严父慈母”的烙印。时过境迁,和孩子做朋友,对于很多父母,不是没想过,只是每到临界点那一刻,早将一切抛之脑后。一顿“酣畅淋漓”的言语说教后,心中稍感“舒爽”,孰不知,在孩子的心中,与父母距离愈发疏远。</p><p><br></p><p>我曾经也陷入这样的怪圈。幸好,爱人时刻提醒我,充当我和儿子之间的润滑剂,没有让父子之间内心的距离渐行渐远。</p> 邀请孩子看电影,其实还是有些私心的。因为选择的是《夺冠》而非孩子喜欢的动画类题材《姜子牙》。目的还是想通过这样一部体育励志电影让他感受奋斗的价值和意义。<br><br>当然,这些我并没有事先和他说,原因就是希望他自己领悟。<br><br>买的是上午九点钟最早的场次。找到座位坐下后,才发现整个电影院里,除了我俩以外,只有四人:一对年轻夫妇领着两位老者。<br><br>儿子问我:爸爸,这个电影是不是最能勾起你们这一代人的回忆?<br><br>我笑着说:爸爸还没那么老,严格意义上,应该最能勾起你爷爷他们那辈人的记忆。 当电影开始还不到十分钟,我已发现,这次有“私心”的选择击中了儿子心底最柔软的那个东西。<br><br>电影《夺冠》前一个小时讲述的是以郎平为代表的老一代中国女排是如何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最终站到世界最高领奖台的。<br><br>对于一个中年人,整部电影,我几乎是噙着眼泪看完的。而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孩子亦是如此。<br><br>电影散场后,在路过《夺冠》海报处时,儿子说:爸爸,给我拍个照吧! <p>中午妻子下班回来问孩子:电影好看吗?</p><p><br></p><p>儿子“嗯”了一声后,转身问我:爸爸,中午我想玩会电脑,可以吗?</p><p><br></p><p>我和妻子相视一笑。</p><p><br></p><p>电影《夺冠》中,郎平执教中国女排除了对其要求严格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细心、贴心和沟通。</p><p><br></p><p>这不正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吗?</p><p><br></p><p>我想它大概就是这次“私心”的初衷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