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物志——何澹》

🍄

人物简介 <p>  <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何澹</i>(1140--- 1219) ,字自然,号小山,龙泉上河村(今兰巨乡)18岁入太学,南宋乾道二年(1166) 进士及第。官任秘书省正事、武学谕兼太子教授、国子监司业、国子祭酒、兵部侍郎、谏议大夫等职。至庆元二年(1196) 自御史中丞任同知枢密院事。同年四月,又任参政知事。当年六月任枢密院事兼参政知事,也就是副宰相。因此民间称何澹为何丞相,又称何相国。</p> 住丽时间 <p>  何澹曾<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三次</i>居住处州,最后在此病逝,墓葬在通济堰周边的凤凰山的东面。三次住丽的时间是:</p><p>1.开禧元年(1205)七月至嘉定元年(1208)八月;</p><p>2.嘉定二年(1209)六月至五年初;</p><p>3.嘉定八年(1215)初至十二年(1219)病逝。</p> 伟大贡献 <p><i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何澹三次居住丽水,共约10年。10年中为故乡做了突出贡献:</i></p><p><br></p> 通济堰&洪塘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①主持修建通济堰,修筑洪塘。</span>开禧元年,何澹以母老养亲为由,奏请奉祠,以提举临安洞霄宫,不改金紫、二品阶居家丽水。他凭借这种特殊的身份为家乡做了一件流芳千古的好事一-修建通济堰: 将容易腐朽、每年都要修理的木筱堰坝改为坚固的石砌坝,并浇灌铁汁,至今仍在使用。开禧三年,韩伲胄北伐失败,宋金议和,双方撤兵,宋遣散招募的忠义兵(民兵)归农。何澹乘机奏请从遣散的洪州(今江西南昌)兵中调3000名到处州疏浚通济堰,并在保定村修筑水塘,广3顷70亩,蓄水灌溉农田3000余亩。</p> 宝贵书法艺术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②为处州应星楼书碑,留下州以星名的记载和宝贵书法艺术。</span>开禧三年,处州知州王庭芝拆除应星桥上的旧屋,建立应星楼。楼成,由丽水人朝散大夫叶宗鲁撰写《处州应星楼记》,何澹书碑。这是处州命名缘由最早、最有权威的记录。碑虽已佚失,但留有拓片。2009年 丽水市政府重建应星楼,根据拓片重镌《处州应星楼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书协理事、市书协主席王迅先生在《何澹〈应星楼记碑〉述考》中指出:“何澹 书法取法二王,融会唐宋楷行,其书风疏瘦劲炼,自信果敢,既有柳公权瘦硬清挺、道媚劲健之体势;更有米元章振迅天真、神气飞扬之笔意,砥节厉操,自成一家。....这是千年处州文化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p> 《龙泉县志》:记载香菇发源史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③主持修撰《龙泉县志》,记载香菇发源史。</span></p><p>嘉定二年,何澹回乡守孝期间,主持编纂《龙泉县志》,开创龙泉方志之先河。尤其可贵的是,《志》 中记载了香菇砍花法栽培技术全过程,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精确、最完整的人工栽培香菇的记录。这段文字被明代浙江参政陆容(1436- 1494)转记于 《菽园杂记》;明嘉靖四十年(1561)被黄佐编的《广东通志》引用;清雍正九年(1731)又被郝玉麟引入《广东通志》。1796年日本林学家佐藤成裕(1762- 1848)从 《广东通志》抄录这段文字,编入其著作《五瑞篇》(又名《惊蕈录》)中,被日本视为“国宝”,认为人工栽培香菇源于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龙泉籍食用菌专家张寿橙先生在国际权威专业刊物和菇类会议上,发表了何澹关于人工栽培香菇的文字,引起轰动。经过国际菇类专家实地考察和多次研讨,国际菇类权威机构确认香菇之源在中国浙江龙庆景,从而结束了争议。何澹记录香菇起源史的文字,意义非凡。</p> 万象楼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④建万象楼,山因以名。</span>道光《丽水县志》:“万象山,在县治西南,城中之山,此为最高,宋参政何澹建万象楼于其上,山因以名。元改为崇福寺。”此山原名已无考,或许本来就无名。山“俯临城邑,近挹溪光”( &lt;府记〉)居高临下,环视四野,气象万千;山中林秀草茂,景色宜人,何澹名之为“万象”,名副其实。</p> <p><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家长历史长河里,无论人、事,都值得怀念。也或有不少何澹这样的杰出人物,如同璀璨的星星为我们在不断摸索的道路上点灯。</i></p><p><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愿这些故事、回忆如奔涌的河,永远不朽,经久不息…</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