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右玉边墙古堡

星辰

<p><b>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明外长城内,为草原民族进入中原的重要通道,因此明王朝在这里修筑长城、驻守重兵,长城是一道高墙,不具备生活条件,因此在长城沿边又修筑了许多军堡,平时敌楼和边墩只有少量人马驻守,军队都驻扎在军堡中。据记载右玉共有七十二座堡,号称中国古堡之乡。</b></p><p><b>2020年十一期间,我们驾车来到右玉赏秋,在金秋时节寻访了右玉的边墙(古时称长城为边墙)古堡。</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三十二边长城</b></p> <p><b>三十二边长城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西南大约十公里的桦林山上,因其边上的三十二村得名,三十二村又得名于明长城进入右玉境内的第三十二个敌楼,是明长城的一段,现存较完整的边墙和烽火台,是山西明长城遗址其中一个很好的观赏点。</b></p> <p><b>我虽然年近七旬,但作为长城粉,仍尽力登上三十二边长城,行走在长城上,饱览中国古代最伟大国防工程,此时此刻,为勤劳勇敢睿智的中华民族而骄傲和自豪。</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十三边长城</b></p> <p><b>十三边长城,位于右玉县城西南杨千河乡境内,长城外的内蒙境内有一座当地人称圣山的山峰,传说修筑此处长城时,主持修筑的官员想要把圣山围进长城里面,但白天围进来,过一夜到第二天,圣山又到长城外面去了,反反复复十三次都没有成功,由此得名十三边。</b></p><p><b>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沿三十二边向十三边方向走了几公里便返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破虎堡长城</b></p> <p><b>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原称破胡堡。据《三云筹俎考》载,堡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筑,万历二年(1574)砖包,堡城“周二里,高三丈八尺”,城向南开有一门。明时驻守备,分守长城“十四里,边墩十七座,火路墩五座”。破虎堡城包砖早已被拆毁,黄土夯筑墙尚残存,城南砖砌券拱城门亦存。</b></p> <p><b>边墙内外,左边是山西,右边是内蒙。</b></p> <p><b>为了方便交通,把边墙豁开个口子。</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杀虎口长城</b></p> <p><b>杀虎口,也称西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交接处,杀虎口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建于明朝,古称参合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杀虎口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铁山堡</b></p> <p><b>铁山堡是明代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之一,位于今右玉县城西北五十里处的杨千河乡,扼守在苍头河崖的古道边上,西高东低,南北东均有河沟,成为天然的护堡之壕,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军堡。</b></p> <p><b>铁山堡分为东西两堡。据说东堡为军堡,西堡为民堡。</b></p> <p><b>西堡</b></p> <p><b>东堡</b></p> <p><b>东边的堡修筑了高高的瞭望台,几百年过去了,只留下几个土柱子,不同的角度看着,挺美的,旁边还长了一株榆树,搭配起来很入镜,爱好摄影的人都在这里取景。</b></p> <p><b>清代军堡变民堡后,堡内已被开垦种上了庄稼,堡墙上修凿的窑洞很多,里面墙刷白了,有的还残留有炕。据传每至风雨夜响雷的时候,堡内便传来千军万马的厮杀声,人们害怕所以迁到距堡约二里处另修房屋居住,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铁山堡村。</b></p> <p><b>古堡南面原来有条水渠,用来保障生活用水。现在是绿化带和太阳能基地。</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杀虎堡</b></p> <p><b>杀虎堡位于山西省右玉县,沿着西口古道向南走大约500米就到了古堡遗址。它曾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贸重镇。</b></p> <p><b>实际上现在称作杀虎堡的堡城呈长方形。主要由杀虎堡、中关、平集堡三部分组成。杀虎堡在北,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城周二里,高三丈五尺,万历二年(1574年)又用砖包筑整个堡墙,成为异常坚固的军事堡垒。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杀虎口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使其成为雁北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b></p> <p><b>古堡南门</b></p> <p><b>古堡西门</b></p> <p><b>古堡人家</b></p> <p><b>古堡南门外的广义桥</b></p> <p><b style="font-size: 20px;">无名堡</b></p> <p><b>在去三十二边长城的路上,我们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小古堡,我估计可能是有人值守的烟墩或哨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