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去年8月,历经8000km的行程西藏归来后好像把心遗留在了那片神圣的土地上,以为再也没有了自驾的欲望。可经历了几个月的疫情,经历了人间种种磨难后我这个不安分的心又蠢蠢欲动了。人说进藏会上瘾,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心理挣扎外加分析考量了大量数据后终于决定趁着十一长假来一次甘南之行。</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天濛濛亮出发至夜幕降临时按计划到达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古称河州,记载称大禹治水极地。大河之州也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而坐落在黄河流域的河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底蕴。</span></p> <p>趁着夜色逛一逛八坊十三巷古城,尝一尝临夏美食,感受八坊人的民族风情。夜晚的八坊十三巷没有那么喧嚣和热闹,灯光映射在街道上,显得静谧又柔和。宽窄不同的街上带着白帽子或者围着头巾的穆斯林最为显眼。“围寺而剧,围坊而商”,各种商铺、小吃摊、庭院错落有序,展现出穆斯林和谐祥和的生活画卷。</p><p> </p> <p>经过精选细品后大杯自制奶茶、大块儿羊肉串赢得了我们家小馋猫琪仔的好评。吃饱喝足间踏着月色步行至八坊街东门王寺街打车回酒店,2.2公里的路程,打车费5.5元,在琪仔的目瞪口呆中付了车费😂</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坐落在夏河之滨的拉卜楞寺,是一个以寺院为主体的建筑群。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有世界最长的转经廊和最完整的佛学体系。</span></p> <p>拉卜楞寺面积堪比县城,寺内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所有事物都由寺内的喇嘛来管理。正在寺庙对面闲逛之时忽闻“城管来了”小商贩们快速的收起摊包,所谓的城管其实就是寺院的喇嘛。</p> <p>喇嘛们悠闲地闲聊中……</p> <p>我不曾见过盛夏的甘南,但是有幸来到了秋天的甘南。九色甘南,人间绝地,桑科草原的秋天有多美呢?蓝天白云山青水碧,草原上的绿色还没有完全褪去又渲染出金黄色来,牦牛是黑色的,还有漫山遍野的羊群,这是藏族人民天然的牧场,不经意间会看到藏民骑着马儿赶着牛群,身侧还跟着不甘落后的藏獒。</p> <p>话说草原上开满格桑花的时候是盛夏最美的时节,秋天 虽然格桑花已谢但是厚厚的草甸子还在,还有缓缓流淌的夏河,一眼望去茫茫草原连着远处的山丘,好一副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好画卷。</p> <p>驱车向前,途中美景尽显眼前,几次挪不动脚步,停车取景。</p><p>九色甘南好风光,</p><p>一汪秋色染山河。</p><p>五彩经幡伴千里,</p><p>万顷草原流画卷。</p>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尕海湖,进入藏区后最常见的“尕”字,特意去查了字典,藏语意思为“爱”或者“喜欢”。一开始,尕海湖并不在我的行程计划里,它是沿着国道213向郎木寺方向行进时必经之地。庆幸,头脑一热调了头偏离路线3公里处,遇见高原明珠尕海湖,它是南迁北返的珍稀鸟类在此落脚和繁殖的地方,国家保护湿地公园,真正的香巴拉。</span></p> <p>秋天,尕海湖的天空深邃如潭,云如裙裾。镶嵌于草原之中的圣湖像一面明净的镜子,倒映出蓝天白云草甸和远处的高山丘陵。走进湖面鸟飞鱼跃草木横生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p> <p>向扎尕那行进的路上,甘南的秋景~</p> <p>迭部扎尕那——本次旅行的向往之地,爸爸去哪儿第五季拍摄地。藏语意思为“石匣子”,天然的石头城。因19世纪20年代被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发现而闻名于世,他评价<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到“我平生从未见过如此绚丽的美丽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到迭部的美景,就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如此可见,扎尕那遗世独立的景色。</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span></p> <p>话说,进入扎尕那必过三道石门~</p> <p>初见扎尕那是在斜阳西下的余晖中,再见扎尕那是在秋雨绵绵的清晨中。为了看扎尕那的日出花“巨资”住在东哇村的观景房里(山上海拔2652米),可惜了我的真金白银,因秋雨的临幸未能见到日出🌅😂但是,不愧是人间仙境,小雨绵绵中的扎尕那才是最美的,云雾缭绕在半山腰上显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景色。若隐若现的拉桑寺的金顶,仿佛近在眼前又远在天涯。</p> <p>观景台上石寨的全景尽收眼底~</p> <p>郎木寺并非是寺,是地域名称。郎木寺 ,一条白龙江为界一步之遥、两省对立、两寺向望。甘肃省的赛赤寺,又叫“达仓郎木赛赤寺”,四川省的格尔底寺,又叫“达仓郎木格尔底寺”。这是个佛门净土,镇内常住喇嘛千余人。</p> <p>天葬台,处于青甘川三省交界处。为了去天葬台花了70元大洋雇了个藏民兄弟的车,请了个解说员。(因去年入藏时未能见到天葬台,特意去补了一下缺憾。)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在人死后将尸体运到天葬台上,让秃鹫吞食。听完讲解临走时飞过来一只秃鹫瞬间被我抓拍,听藏民师傅说明早6点之7点之间有可能有天葬,想看的话让我们过来等,因实在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第二天假装睡到了8点钟,然后很自然的醒来……</p> <p>琪仔发现的公交站——招呼台</p> <p>郎木寺镇不大 ,但是有一条出名的酒吧街。顺着这条长度约1.2公里的街道两侧藏地主题酒吧,各种客栈宾馆,特色纪念品店琳琅满目。傍晚的时候可以在酒吧街上走一走,走累了随便走进一家酒吧来上两杯青稞酒,说不定可以偶遇你的前世今生……</p> <p>郎木寺镇内念着六字真言步履坚定地开启一天朝圣路的藏族老阿妈~</p> <p>偶遇小喇嘛,飞奔的脚步,红袍底下裸露的脚踝,突然间让人心酸~</p> <p>寺内转经筒长廊上,藏民、红衣喇嘛以及游客一次次、一圈圈地不懈地行走,不断推动着一个个经筒。从他们虔诚的表情里、纯净的眼神里,看到了心灵深处的安祥与期待。</p> <p>纳摩峡谷中</p><p>传出远古的呼唤,</p><p>白龙江拐了个弯</p><p>诉说着动人的传说,</p><p>天葬台上盘旋的秃鹫</p><p>昭示着生命的轮回,</p><p>红衣袈裟的僧侣步履坚定的信徒们</p><p>传递着信仰的力量。</p> <p>沿着潺潺水声</p><p>向纳摩大峡谷探去</p><p>寻觅白龙江源头~</p> <p>马帮帮主~</p> <p>莫问</p><p>朝圣的路有多远,</p><p>看我坚定的目光和虔诚的心。</p><p>莫问</p><p>远方有多远,</p><p>总有一天我会与他不期而遇。</p><p>这就是是信仰的力量~</p> <p>那一年 我匍匐在山路</p><p>不为勤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p><p>那一月 我听了一宿梵音</p><p>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p><p>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p><p>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p>那一天 我穿过人山人海</p><p>忘却了所有 只为感受你的风姿!</p><p>此次行程2868km,</p><p>九色甘南 再会!</p><p><br></p> <p>摄像:嘿 嘿</p><p> 萨娜娜</p><p> 小琪仔</p><p>编辑:萨娜娜</p><p>歌曲:嘿 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