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在心窝里的爱

化蝶

<p>文字:化蝶</p><p>摄影:化蝶、快乐</p> <p><br></p><p>题记:这个国庆撞上中秋的假日,得知特朗普也新冠病毒中枪,为了躲避病毒,姊妹们相约,一起开赴石家庄市赞皇县黄连沟村一日游。听说所去之家的崔叔,曾经是北京知青,我兴趣大来……且听到崔叔眼眶红红串起的往事,听到崔婶含泪细数的过往,我也感动的想哭,但这是那种搅在心里,想哭而又哭不出的挣扎和难受……五味俱全的泉涌,直让我心潮起伏的感悟,这世上真有一种爱,不是说在嘴上,而是捂在心里的暖。</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 (一) </p><p><br></p><p>有些往事,是那种每每说出来,次次都会让时间也感伤流泪的过往。</p><p><br></p><p>崔叔出生在北京。三岁的时候,就死了娘,成了穿衣没人缝补,吃饭没人温热的可怜孩儿。邋邋遢遢的服装不整,面黄肌瘦的外表,邻里中都认为他是野孩子。家长不让孩子与他靠近,孩子也不愿意与破衣烂衫的他接触。为了证明他在世间的尚存,小小的年纪的他,只懂选择不怕死的拳头出击,用勇者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用孩子王的荣耀弥补内心深处的自卑。</p><p><br></p><p>这种有娘生而无娘养的日子,让他偏离人生正常的轨道,向着随心所欲的方向行驶。初中没有毕业,他只能走上山下乡之路,只能与十名北京知青 ,奔赴石家庄赞皇县黄连沟村,成为当时轰轰烈烈大形势下的第一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p><p><br></p> <p>&nbsp;&nbsp; </p><p> (二)</p><p><br></p><p>黄连沟村,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中段东麓。那时,该村没有公路,生活中,没有电灯电话,没有公厕,垃圾遍地,人畜混居,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山区。老一辈人们都说:这里之所以叫黄连沟村?就是因为他们的日子比黄连还苦。</p><p><br></p><p>当地的村民,只能世代靠山吃山。崔叔来到以后,只能入乡随俗,靠伐木砍树维持生计。那个时候,他才不到15岁,小小的年龄就得上山伐木,没白没黑的在深山里苦熬。</p><p><br></p><p>下放到这里,村里对他们唯一的善待,就是把他们纳入了林业工人之列,让他们在艰苦之中,每月有27元的工资收入。崔叔为了多收入补贴家用,就每次争取扛200多斤的木头,多挣工分。所以,他每个月的收入比别人多两元钱收入,一共29元。</p><p><br></p><p>崔叔说: 黄牛由于扛货物,后背形成一个很大隆起的背,而他由于扛木头,终身,后背也隆起了一个大大的包。</p><p><br></p> <p> </p><p> </p><p> </p><p> (三)</p><p><br></p><p>原本,国家对他们这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原则上是四年以后,就可以回到北京,但是四年以后发生了举世闻名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就再也没有人关心他们的一切了。</p><p>我们无法与命运的无常抗衡,命运的不测,人是不好把握,也是无可奈何,他们只好继续扎根黄连沟村 ,没白没日没有希望的熬着。</p><p>伐木虽苦,但是超强的重体力付出,让越来越能吃的崔叔,最后却长成一个肌肉发达,浓眉大眼的壮小伙,成为姑娘们心中的爱慕。</p><p>守着绿色海洋似的大山,人就像一个孤舟,是那样的渺小,小到不如一个棵草,不如一朵花。看着年复一年的春华秋实,改变不了亘古不变的贫穷,看着日复一日的日出日落,改变不了人的情感寄托,崔叔的心在一日一日中下沉,在一日一日之中感到更加的孤独无助。</p><p>人就是这样,想的时候,只想看上一眼,感觉很暖,牵挂的时候,只想问候一声,感觉心里踏实,孤单的时候,只想聊上一会,感觉非常踏实。这种孤独无助的日子,这种回不了北京的痛苦,这种望不到头的等待和绝望,这种青春期的懵懵懂懂,让崔叔稀里糊涂就走进了第一次婚姻。</p><p>但这种没有充分思想准备,毫无根基的婚姻时间很短,毕竟是大地方和小地方人的差异,在时间中明显对比冲突,毕竟是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的较量,在生活中无法调和,使这场婚姻以很短的方式结束。</p><p><br></p> <p> </p><p> </p><p> (四)</p><p><br></p><p>崔婶是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黄连沟村人。按当地人的话说,出生在黄连村的人,一出生就是带着黄连的苦而来的。崔婶三岁上就死了娘,还没长大成人,又死了爹,小小年龄就成了孤儿,寄养在两个叔叔家。</p><p><br></p><p>接二连三的亲人离去,让她那一颗本身就脆弱的少女之心更加封闭,在艰苦岁月中,她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成了这个大山里最孤独,最苦命的人。</p><p><br></p><p>苦命里挣扎长大的人,对温暖的向往是压在心里的 ,她把越来越善良,越来越纯朴的内心隐藏起来,成为最孤独的等待,直到二十八岁还躲在闺中。</p><p><br></p><p>崔婶的姑父是崔叔所在林场的副场长,平日对崔叔给予极大的关心和帮助,两个人在岁月里形成深厚的情感。他总对崔叔说:崔婶是一个苦命里泡大的善良女孩,是一个被快乐遗弃的可怜人,他希望崔叔能帮帮这个苦命的孩子,他希望他们在岁月之中结为连理,相依为命,共度难关。</p><p><br></p><p>有着相同经历的崔叔,听到崔婶苦命的经历,内心也被深深的扎痛,正像古语说的那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那种在生活磨难中存在的共识,那种心里同苦的呼唤,一下子击中崔叔那一颗温柔善良之心,他萌发出对弱者的拯救和世间温暖的大泄……</p><p><br></p><p>但是,他知道他是来自哪里,又要回到哪里!他知道他们之间的种种差距,种种未来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是生活的高压线,为此,他困惑了,他迷茫了,他在痛苦的挣扎……</p><p><br></p> <p> </p><p> (五)</p><p><br></p><p>北京的家里,自母亲去世以后,父亲又组成了新家。后母对崔叔十分苛刻。</p><p><br></p><p>正当崔叔那颗徘徊的心,举棋不定,在痛苦的挣扎的时候,他的父亲突发心梗,急需要人照顾。</p><p><br></p><p>而崔婶知道这以后,毫不迟疑,心急火燎的赶到北京,一心一意扑在病床上,不遗余力的照顾崔父。</p><p><br></p><p>那些日日夜夜,崔婶没白没夜守在病房里,每天就是冷粥冷饭,一块咸菜的极简度日,但是她对崔父却是热饭热粥,高营养地极到。她对崔叔爸爸擦脸洗脚,端屎端尿,凡是能想到的都做到了,凡是能做到的都做到细致。护理期间,累了,她就靠在床边靠一会儿,困了,就守在床头打个盹儿,就连感冒发烧到39度,也不肯离开病床,至始至终用自己那颗热心去温暖病人的苦心,用自己的善心诠释大爱。直到崔叔爸爸半年以后去世,她才疲惫不堪的回到了黄连沟村。</p><p><br></p><p>崔婶这样的善良之举,是崔叔骨子里一直渴望的,这种爱人之心也是他一直盼望祈求的,这种从小命里缺少的温暖,这种成长过程中的爱的缺席,让他在那一瞬间,那一时空,一下子被感动了,一下子被叫醒了……</p><p><br></p><p>一但有着共同痛苦的过往,被心底存放着的善良和渴求所打动,一但被岁月深深压抑着,埋葬着的情感,撞到一个突破口,一切情感就迫不可待地迸发出来。</p><p><br></p><p>崔婶从北京回来的那一日,崔叔看着在医院忙碌半年的崔婶,累得面黄肌瘦,黯然失色,走路都晃晃悠悠,突然,一阵压在心底的柔情,如江水崩堤般猛然暴发,这是一种长久压抑到了极限的情感,终于无法再压抑而暴发了。就这样,崔叔和崔婶,终于在一个花好月圆的日子里,在没有亲人的喝彩声,在没有他人的祝福声中,一个多才多艺的北京知青和一个大字不识的农家大龄女人,终于在共同的需求和渴望之中,终于在共同的相知相怜之中捆到了一起。</p><p><br></p><p>几年后,他们相依为伴的家,有了两个儿子。崔叔能干,崔婶能吃苦,日子也一天好似一天的活起来。</p><p><br></p><p>崔叔和崔婶是方圆几十里山户人家有目共睹,有口相传的善良和敦厚之人。</p><p><br></p><p>崔婶本家,有一个亲戚不仅穷的揭不开锅,而且女方还是聋哑人。在他们的孩子十几岁时,得一种怪病,鼻子里总是不可抑制的流鼻血。有时,一觉醒来,枕巾都会全部流满。</p><p><br></p><p>为了让个奄奄一息的女孩能活下去,崔婶就把这个女孩,接到他们也非常拮据的家中抚养。对此,崔叔不仅没有反对,还带着这个女孩到处医治。他们把北京的大小医院都跑遍了,也查不出女孩得的是什么病。但崔叔不放弃治疗,终于在千辛万苦的医治中,寻找到一个祖传偏方,通过中医慢慢治好了女孩的病。</p><p><br></p><p>&nbsp;&nbsp;</p> <p> </p><p> </p><p> (六)</p><p><br></p><p>因为善良,所以开始;因为执着,所以坚守。上世纪80年代初,崔叔根据政策终于可以回到北京了。但此时彼时,他已是拖家带口的中年人,政策只允许崔叔和孩子回京。</p><p><br></p><p>想念了多年的北京,等待了多年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崔叔梦里都能笑出声来,他恨不得一下子飞回北京,再成皇城脚下的京城人。</p><p><br></p><p>可是,形势已不允许崔婶进城,所有的快乐都变成了纠结的决策,所有的梦想都将付出代价!崔婶为了崔叔实现梦寐以求的进京梦,纵然有千万般的不舍 ,她也主动果断提出分手,决定一人带一个孩子日后度日。</p><p><br></p><p>善良而又忠厚的崔叔,想到这一别,也许是他们婚姻的终止,想到他的进京,无疑会让苦命的崔婶雪上加霜,再次命运多舛,所以,他苦思了一段,徘徊了数日 ,终于断舍自己的大好前程,决定扎根农村一辈子,守护苦命的崔嫂。</p><p><br></p> <p> </p><p> </p><p> (七)</p><p><br></p><p>崔叔为崔婶无怨无悔的留在了黄连沟村,这一辈子,这一举动,崔叔就住进了崔婶的心里, 崔婶所有的活着,都是为了崔叔的存在。</p><p><br></p><p>从那时起,崔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睁眼都在房外忙忙碌碌不愿休闲。她超常勤快的干着家务,一整天都不进屋休息片刻。勤劳的养成,已使她闲不住,一但没活的时候,为了让崔叔吃到环保的蔬菜,她就种各种瓜果。而她家种的所有的菜,她都不让打一次农药,都是她不怕麻烦的蹲在地里,戴着眼镜,把虫子一个一个寻找出来消灭掉,让她家的蔬菜成为最彻底的环保食品。</p><p><br></p><p>崔婶的这一辈子,崔叔就是她心中的太阳,这种温暖普照,让她动力无限,大爱无限。她承揽了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她不让崔插手一点家务事,她不仅为崔家哺育了两个儿子,带大了两个孙子,她还为崔叔送走了那个比较难伺候的后妈。</p><p><br></p><p>后妈婆婆在临终无人照料的情况下,是崔叔一家为她养老送终。一生对崔叔不好的后妈,后期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被崔叔接到黄连沟村以后,一直放不下来自大城市的架子,对崔婶居高临下的百般挑剔,对默默忍受的崔婶得寸进尺,生活中处处给崔婶脸色看,并且对生活中的细节挑三拣四,喋喋不休,但崔婶从不计较,毫无怨言。</p><p><br></p><p>为了照顾好婆婆,崔婶建议崔叔,在石家庄市为婆婆贷款买了房子,尽量把她生活安排到她最满意。</p><p><br></p><p>崔叔的后妈,在临终的最后半年内,患病瘫痪在床上,是崔婶一把屎一把尿,没白没夜全身心地照顾她。一直不爱在大城市居住的崔婶,毫无怨言地搬到石家庄去陪婆婆,天天忘我的精心伺候婆婆。病中的婆婆,更是矫情地一会儿让她做这,一会儿让她做那,她都是毫无怨言的去完成,没有半点怠慢,直到婆婆去世。</p><p><br></p><p>一生操劳的崔婶,为了崔叔,为了这个家,为了那份曾经的感激,她把自己活成了崔叔的影子,崔叔的点点滴滴,她都放在心上,崔叔的所有爱好,他都毫无条件的去成全。</p><p><br></p><p>崔叔喜欢雕刻,崔叔喜欢画画和书法,平时连炒菜,油都不舍得多放一滴的崔婶,硬是让他购买了所有的必备 ,使崔叔的日子,虽在黄连沟村,却有了诗和远方,使崔叔成为远近闻名的文人和多才多艺的才子。</p><p><br></p> <p> </p><p> </p><p> (八)</p><p><br></p><p>崔婶心中的大爱,一直感动和激励着崔叔,崔叔也让自己的工作,从最终的林业局,调到了县旅游局和县民政局,让自己的家成为了村里最富有的家庭。</p><p><br></p><p>面对越来越好的日子,每年崔叔都要拿出3000多块钱,资助那些家庭困难和残疾的儿童,就是今年的新冠疫情,他们在家底不是殷实的情况下,还拿出1000块钱支援武汉。</p><p><br></p><p>崔叔总是不计成本的为村民们雕刻和画画。就是在他今年心脏装了五个支架的情况下,他还是不声不响地为村民雕刻木雕,写家谱,写书法。他和妻子把存在心里的爱,积累成小家,大家无限的厚爱,成了彼此善良最好的演绎和释放。</p><p><br></p><p>现在已经高龄76岁的崔叔,对崔婶非常依恋,非常关心,家里有一口好吃的,也要给崔婶留着,并亲自夹在她的碗里;有什么好事儿也心心念念惦记着崔婶。为了减轻崔婶的家务量,他为她购买了所有齐全的电器产品。</p><p>岁月无言,大爱有声。听着崔叔京腔十足的话语,猜听崔婶地方方言及浓的表达,看着多才多艺,气质不凡的崔叔,看着哈腰驼背,外貌平平的崔婶,我的心,真有一种情感在挣扎,有一种世俗在断裂……崔叔和崔婶的爱情故事,让我的耳畔想起《寂静的夜空》中那首歌里唱到的:“找到一种幸福足以悲伤,沉默的祈祷只为安抚执着的灵魂”……</p><p><br></p><p>现在,看到他们在岁月中的温柔以待,看到岁月对他们的彼此真情打赏,我深深的为他们的爱情沉思,为他们的大爱陶醉……这真是一种捂在心里不语的爱,所有的文字和语言表白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唯有心心相印,物我两忘,唯有心无旁鹜、更无纤尘……</p><p><br></p> <p>这是崔叔和崔婶。</p> <p>这是崔叔的根雕作品</p> <p>这是多才多艺崔叔画的画</p> <p>善良的崔婶 ,每次家里来人,都要用柴火烙饼。</p> <p>这是崔叔的书法作品</p> <p>这是崔叔帮他人设计的家谱图案。</p> <p>瞧:崔叔脖子上扛木头 ,留下的大包。</p> <p>为了我们能吃上新鲜的玉米碴子粥,崔婶从早上就用柴火熬上了,不知要用多少柴火?</p> <p>七十四岁的崔婶,饭后,还是勤劳的不让我们插手一点家务活。</p> <p>家里来了一个腿疼的邻居,崔婶热心的帮她贴自家的治腿药膏。</p> <p>劳累让崔婶的手已经变形。</p> <p>直不起背的崔婶 ,细心的趴在车窗,嘱咐随我们一同出行的崔叔一路注意事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