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芽成长记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天 豆皮起皱</span></p> <p>  前几周,儿子的语文老师给全班孩子布置了一篇观察日记,儿子选择了观察绿豆芽的成长过程,为此我带他上抖音搜了绿豆发芽过程的视频来看,觉得挺有趣。正巧国庆长假不外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也来记录一下黄豆芽的成长过程(本想用绿豆,因绿豆所剩无几,就选了黄豆),心动不如行动,我赶紧去厨房找出从湖南带回来的黄豆,抓出一小捧,放进保鲜盒里,黄豆大小均匀,颗颗饱满,我先用水将黄豆淘洗干净,挑出浮在水面上的坏豆,再倒入清水,开始浸泡黄豆,干燥的黄豆在水中浸泡十几分钟后,豆皮开始起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今晚就让豆子们在水中尽情喝饱吸足水分,明天早晨期待它们长胖的样子🙃(10.4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天 体积膨胀</span></p> <h3>  备注:早上起来上网查了一下黄豆的各部分组成,才知道昨晚提到的豆皮,准确的叫法是“种皮” <br>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昨晚泡下的黄豆,经过足足9小时的浸泡,昨晚保鲜盒底刚铺够一层的豆粒已膨胀至昨天的两倍大!已远不是一层铺得下,豆粒已堆积至昨晚的近三倍厚。每一粒豆子都吸足了水分,种皮光滑细嫩,就像少女脸上细腻的皮肤,富有光泽,吹弹可破的样子。 </h3> <h3> 用指甲盖稍用力一摁,种皮上顷刻留下深深的指甲印,两指一捏,两瓣厚实的子叶迅速脱离开去,指间只留下半透明的种皮。</h3> <h3>  每一颗黄豆上的胚根清晰可见,呈细长状紧贴在子叶上,被种皮包裹着。</h3> <h3>我找来一个“脆香米”巧克力盒(完全形同方便面盒),先用牙签在盒底钻了密密麻麻的小孔,然后在盒底和四周铺上白色的纸巾,接着将黄豆撒在盒内,再用透明盒盖盛满浅浅的水,将盒子置于装了水的盒盖上,黄豆可通过盒底细密的小孔吸收水分,最后用一个泡沫盒将整个盒子盖住,让黄豆处于一个无阳光照射的环境中,等待他们静悄悄地长出嫩芽。</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三天 第一根浅芽</span></p> <h3>  今天是第三天了,一早起来照例去阳台上看黄豆,心想着应该都长出两三毫米的浅芽了吧,可是揭开泡沫盖后,发现和昨天相比没啥变化,看来黄豆远不及绿豆生长快,赶紧盖上泡沫盖,也没拍照。晚上临睡前,打开手机电筒再去看,好像还是没变化,我不罢休,睁大眼睛👀仔细找,终于发现一根浅芽😀,赶紧打开闪光灯拍个照,期待明早有大变化。</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四天 破皮而出</b></p> <p> 今天早上起来去阳台上看黄豆,发现变化不大,心里有点小失望,回到餐桌前一眼瞥见那天浸泡后没用完留在保鲜盒内的豆子,竟然大部分都抽出嫩芽,长的已超过一厘米,短的也有五毫米左右。</p><p> 倍受关注的没有长成我期待的样子,冷落一旁的反而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心里有点疑惑。</p> <p>  早饭后我把疑惑跟儿子说,小家伙帮我分析:“餐桌上的豆子没用泡沫盖盖住,更透气,生长更快,阳台上的被泡沫盒盖着,不透气,所以长得慢。”我觉得他分析的还有点道理,索性揭掉泡沫盖,这样观察起来还更方便,随时可以瞧一瞧,午饭后再去看时,发现胚根在努力顶裂种皮,嫩芽儿眼见就要钻出来了。晚上临睡前再去看,很多豆芽都已破皮而出,看来豆子们大口大口地呼吸了新鲜空气,生长的力量更大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九天 长相颇丑😂</b></p> <p>  长假过后,好多天没看这些豆粒了,长得比较难看,有几分嫌弃,还是晒一张,大概植物和人一样,从娘胎出来那刻,都是小老头、小老太婆样,长到清秀可人需要时日。一眼可见种皮脱落明星,种皮的保护使命已完成,慢慢腐化成养料,为豆芽的成长作最后的牺牲。两瓣子叶已透出嫩绿,芽茎由蜷曲慢慢挺立起来。现在感觉豆子太密,得倒出一部分,给每一颗豆子腾出足够的生长空间。</p> <p>  长得比较长的从盒子里取出,放在泡沫盒的一角,希望它们能尽快适应新环境,仍然倔强地向上生长,盒子里留下稀稀落落的豆芽,这下它们该有足够的成长空间了吧,等待你们好好表现哦(´-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