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十三年的再聚

多田野、老牛

<h3>我们都是五十多年前居住在西北角春德大街47号院内的胜似亲人近邻。我们决大部分是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出生的。47号院是我们人生的起跑线,47号院哺育我们吃苦耐劳积极向上无私奉献优秀品德,47号院回荡着我们童年少年的笑声,47号院影印着我们五六十年代生活的酸甜苦辣,47号院的情景是我们每个人脑海里不可丢失的信息。</h3> <h3>2020年10月3日上午10点半在复兴路《伊蘭餐厅》 <br>我们时隔五十多年的发小欢聚一堂,回忆当年在47号院胜似亲情、合協、温馨、平静的生活。回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童年,回忆从幼年到进入社会之前共同甜蜜生活。互相诉说由于社会背景,造成各奔东西,造成吴家在沧州落户,为各自的生活辛勤劳作酸甜苦辣。各自尽显家庭美满幸福生活。最后大家互相鼓励在现阶段老年生活不掉队,养护好身体,调节好精神状态,保持好一个良好的体态,年年都欢聚。<br>在此感谢吴氏姐弟们专程来津,满怀知恩感恩纯朴善良的心情与急于和大家相聚热情和送给每人一份礼物。同时感谢佟氏家族为这次聚会提供资助。<br>由其感谢佟丽琴为这次聚会穿针引线,尽心尽力。<br>并对末能参加聚会佟文洲(五哥)和佟国强、佟国静,表示遗憾。下次见。</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一家遣返一家疏散,两家遭遇了近似的磨难,历经沧桑。但练就了一身永不言败的的精神。各自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安享晚年。有了这个聚会平台各诉五十多年来的酸甜苦辣,分享各自快乐和美好。姐俩从心里发出甘甜的笑容。</h3> <h3>现在47号院最年长者佟文江(四哥),在吴家遣返第二天,冒着政治风险,赶到沧州看望慰问吴家,成为一段佳话,人人赞颂。吴家姐弟在聚会上再次表示知恩,感恩。也成为这次聚会的一个议题。</h3> <h3>滨江风光 佟家老哥俩:佟文江、佟文滨</h3> <h3>47号院年长者:佟文江(78岁)常福生(71岁)张士玲(71岁)佟文滨(70岁)</h3> <h3>乌金双闪 47号院肤色最黑哥俩:常福生、吴炳宇</h3> <h3>铃声清脆 张家(金杰大奶奶侄女)姐妹 :张士玲 张士芬</h3> <h3>知恩图报 吴氏(金鸿宾外甥女)姐弟:吴淑敏、吴淑英、吴炳宇</h3> <h3>双琴齐奏 佟家佟文年(大哥)之女:佟丽琴、佟爱琴</h3> <h3>萍旗招展 佟家佟文恵(二哥)之女:佟国旗、佟国萍</h3> <h3>四十多年前金杰大奶奶一家</h3> <h3>前两年张士安大哥九十大寿合影。</h3> <h3>前几年吴家合影。自左向右:前排金鸿宾(吴家舅舅)吴家老娘。后排1吴炳昆、2吴炳宇、3吴刚6吴淑恵7吴淑敏。</h3> <h3>五十多年前哥俩合影,佟文滨与常福生。</h3> <h3>既近邻又同窗 吴淑敏、张士芬、佟丽琴</h3> <h3>即近邻又同窗 吴淑英、佟国旗</h3> <h3>吴氏姐弟专门为在津47号院的亲每人一份土特产礼物,香油与小枣。以表达她们暖暖的心情。此份礼品也寓意着她们早(枣)想(香)相聚。在津的亲接受礼物后,万分感谢,激动不已。</h3> <h3>依依不舍</h3> <h3>五个多小时的聚会,把大家的心紧紧溶到一起,要分手了,每一位亲都是恋恋不舍,一次又一次的道别,一次又一次的握手,难舍难分。音频最密的一句话是"抓紧再聚,沧州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