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老兵足迹,探寻迁安上午村

赖京力

<p>  2020年10月3日上午我驱车到迁安上午村寻访原八路军第四纵队31大队(晋察冀第6团)的战士刘勋。</p> <p>2018年夏天的一天我在整理父母亲原来的写字台左侧的柜子里药品,发现里面有一捆信扎。打开来看,主要是我们子女当兵时给父母亲的信件,正在感叹父母亲对子女细腻的情感时,发现中间夹着几封来自迁安上午村的信,印象里我家没有亲戚朋友在迁安,就好奇的打开来看。从信中质朴的语言里得知,此人叫刘勋。</p> <p>他曾在1938年8月邓华率领的第四纵队31大队打下迁安,建立了第一个迁安县人民政府后,八路军扩军,迁安县周围有近2000人学生,警察、农民等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刘勋是其中之一。他开始编在冀东第五支队,支队长赖富。之后,宋时轮带领两个支队进发都山,准备开辟都山根据地。在青龙县狮子坪一带突遇一队日军重兵轰击,部队当时武器匮乏,至少有一半人没武器,又没有得到训练,损失惨重。回平西后整编为晋察冀第6团他在二营任给养员,营长赖富。他和父亲一起有2年的时间。信是他1974年退休后回乡,一直思念抗战时期的战斗生活,总梦到父亲给他下命令一起去征粮。想念首长。</p> <p>  狮子坪92岁杜书记给我讲了1938年那场遭遇战,他说,很惨。</p><p> 所以去迁安上午村探访就成为我的一个心愿。今天终于来到了上午村,在村边遇一50多岁的长者,向他打听刘勋,他直摇头说,没听说过。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再次确认这是上午村吗?回答是肯定的。我诧异的说道:“他是1938年参加八路军的老八路了,您没听说过?”他不好意思的又很热情的说:“你去大队部打听一下。” “过节会有人吗?”我半信半疑的问,他又肯定的答:“有!”</p> <p>我怀着一线希望到了大队部,果然看到一屋子有近10个年轻人伏案紧张地核对着什么。说明来意,所有人都摇头说没听说过此人。我更诧异了:”他可是38年的老八路啊!可能去世有30年了。”他们也一脸狐疑,更不知如何答复为好。我不甘心接着说:“我60多岁了,开车从北京跑了300多公里特地来探访。他好像没有子女,但说有4个侄子。”一听我这么说,年轻人都放下手上的活,帮我搜寻着村里可能的人家。</p> <p>村里有将近2000人,村干部热情的搬来椅子,又赶紧打电话询问,几个电话下来,终于有一头传来,刘勋是我大爷啊!大家听到这里,几乎欢呼起来,我看到所有人都感到一阵轻松,抓紧忙着核对人口普查。原来刘勋的4个侄子也已经不在世了,加上刘勋无后人,查起来确实费了一番周折,非常感谢村干部和一群有爱心的年轻人。我看到门口挂着一副牌子,“党群服务中心”。</p> <p>刘瑞春,刘勋的大侄孙。他告诉我“他大爷去世时,他也就6,7岁,约是80年代初的事情。他大爷和他爷爷兄弟俩,都很能干。身高都在1米8以上,很魁梧。他太爷爷让他大爷上了私塾,读了3年后来参加了八路军。把他爷爷留在身边学手艺干农活等。也许就是因为大爷读过私塾,接触了外界,所以那会参加了八路军。”刘瑞春反复说的一句话是:“最遗憾的是大爷没有后代。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那么多好故事就都被他带走了。”</p> <p>“小时候听爷爷说,大爷有把手枪。文革时说弄丢了。这么珍贵的物品,大爷不可能丢掉,很有可能埋在哪里了。有机会我找找看。大爷的宅子自从他去世后就一直锁着,从没有人进去过。”</p> <p>他说:“大爷回乡后不久生病了,他第一个老伴是病故的。后来都是他爸爸照顾他,负责生活,他6、7岁,每天负责给大爷送饭。那时小,走在路上,看着手里的饭,就一边走,一边玩,一边吃,虽然没多远,有时吃的多了,剩下的少了,就赶紧找爷爷去给添点,再送去。大爷有时也逗他,招呼他爬到炕头,然后猛的按住他,说,你都吃了!就这样他天天负责给大爷送饭,可突然有一天,我送饭回来,到自家门口上台阶时,那个盛饭的小瓷盆突然从手中滑落,打碎了。没几天大爷就走了。”</p><p> 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上午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