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厦门同安一铜鱼池,孔庙,梅山寺。

李錫栋

<p>  厦门同安区,俗称银城(同安)东南双溪汇处,溪浒三石形若鱼而色如铜,随波浮沉,似鱼戏水。朱熹首任同安县主簿时号曰“铜鱼”,并留“铜鱼水深,朱紫成林”谶语。于是同安县城除称“银城”又有“铜鱼城” 别名。铜鱼门(南门)、铜鱼桥(南门桥)、‘铜鱼馆’也皆以“铜鱼”冠名。形象“鱼”,又色呈“古铜”,"铜鱼"---同安之由来吔。</p><p> 同安铜鱼池在银城作为同安城的别称早已为许多市民所熟悉,但知道它另一个别称“铜鱼城”的人并不多。历史上,这三尾铜鱼一度深埋地下70年,2009年,重新建造的铜鱼池景观与新的面貌和市民见面。如今,铜鱼池成为展示同安古城风采的标志。也是古同安文明的象征,是同安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span>同安孔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明代以后多做县学,故也称文庙。同安孔庙坐落厦门市同安区城东溪西畔,始建于五代,后毁。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建大成殿,面积1050平方米,1987年重修。同安孔庙当年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周围学子求学的课堂。</p> <p>  </p><p> 梅山寺,始建於隋朝,与岭下黄佛寺、轮山梵天寺同为隋朝同安三大古寺。寺庙依山而筑,寺后南麓岩壁上有宋代朱熹以朱砂手书“同山”两字的摩崖石刻,字迹苍劲飘逸。</p><p>梅山寺,有全省最大的摩崖石刻和宋代镇守西安桥的婆罗门佛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