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孟良崮战役遗址

如一

<p> 孟良崮地处山东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地带。</p> <p> 9月17日下午参观了沂蒙红嫂纪念馆,一行人驱车直奔孟良崮,到达已是下午4:30左右,此时若去孟良崮遗址或参观纪念馆,都已来不及。索性就在孟良崮纪念馆外,陈毅、粟裕雕塑像前先拍照吧!</p> <p> </p><p> </p><p> 到镇里找旅店住宿。当地一部分旅店因疫情而关闭,可供住宿的旅店极少,一行人就在镇里的“孟良崮宾馆”住下了。</p> <p> 第二天清晨,消除了一身的疲惫,简单进早餐,就继续前往孟良崮战役遗址。</p><p> 仲秋的时节,秋阳温润,河山从容。孟良崮,因1947年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而名扬天下。</p><p> 73个春华秋实,孟良崮战役遗址得以保存维护,并且修建了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以告慰和纪念牺牲的烈士,明示一段史实。今天亲临孟良崮战役遗址,要登上主峰瞻仰孟良崮战役纪念碑。</p> <p>笔者在英雄孟良崮红旗下留影。</p> <p>英雄孟良崮主题公园景区欢迎您</p> <p>孟良崮战役作战沙盘</p> <p><br></p><p> 走上台阶最先看到的是“英雄孟良崮”的石碑,粟裕题词。1947年已进入解放战争阶段,孟良崮战役使国民党整编74师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被击毙。解放军用两天的时间战胜了美式装备的国民党精锐部队,真是迅雷不及掩耳。誉为“英雄孟良崮”是名至实归。</p> <p>“英雄孟良崮”出自粟裕将军手笔。</p> <p>上台阶之后,在平台区域眺望。</p><p><br></p> <p>就从这里,前往孟良崮战役遗址和纪念碑。</p> <p>树荫下一马平川的道路,遥想当年孟良崮战役攻坚时的山麓,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p> <p>上山的路,不再荆棘坎坷。</p><p><br></p> <p>蓝天、丛林、石阶、帅男美女,构成丛林中一幅宜人景色。</p> <p>半山腰小憩</p> <p>过了半山腰继续向上,见有一个坍塌的山洞,洞口近在山顶之下,此洞是当年华东野战军六纵击毙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地方。</p> <p>山体自然风化及水土流失,山洞已变形。但1947年孟良崮战役中一段历史瞬间就发生于这里,张灵甫指挥部本设在半山腰,当华野将直捣指挥部的时候,张灵甫及其随从逃向孟良崮主峰,在山洞被六纵击毙。</p> <p>孟良崮战役纪念碑</p> <p>到达主峰山顶,纪念碑屹立,“孟良崮战役纪念碑”是胡耀邦同志1984年为立碑题词。</p><p>纪念碑的造型设计新颖独特。碑身30米高,灰色花岗石筑成形状如刺刀的造型。象征解放军、地方军、民兵三种武装力量团结一致,而底座是三棱状构成一个枪托,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p> <p>一行人中的同学元军,其父亲当年是华野八纵的,参加了孟良崮战役主攻战斗。我们到达纪念碑,他第一个拍照留念,他要告慰曾与父亲并肩战斗且牺牲在孟良崮的战友,在共和国71周年华诞前夕,后人们终于来到孟良崮看望他们了!</p><p> 孟良崮烈士,英名垂千秋!</p> <p>  瞻仰了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从山顶顺势而下,去往半山腰的“张灵甫指挥所遗址”。</p> <p>到达半山腰张灵甫指挥部旧址</p> <p>旧址是个山洞。内有张灵甫简介,反映张灵甫指挥作战和个人生活的图片。</p> <p>张灵甫简介</p> <p>“弹击石”,当华东野战军主攻孟良崮时,其密集如雨的子弹射向孟良崮,周围奇石群被子弹击中,七十多年后累累弹痕依然可见。</p> <p>下了山,一段平道原路返回,走出孟良崮战役遗址大门,和平鸽纪念碑雕塑令人眼前一亮,不禁心头一热,湿了眼眶。战争与和平是历史和现实的话题,象征和平、圣洁的和平鸽纪念碑,一个展翅翱翔的和平鸽身姿,呼唤着和平,昭示着未来,碑体上刻着“和平万岁”,底座是“孟良崮战役遗址”。</p><p> </p>